APP下载

红豆草种植技术

2015-12-15孟祥君

甘肃畜牧兽医 2015年4期
关键词:干旱地区混播盛花期

红豆草种植技术

红豆草,又名驴食豆、驴喜草。是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强,喜温暖半干燥的气候条件,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3℃、年降水量350~500 mm的地区生长。在海拔3 500 m左右的甘南高寒牧区也能种植。茎秆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因含丹宁,家畜采食后不得臌胀病。干草产量可达600~1000公斤/亩,为各类畜禽所喜食。被誉为“牧草皇后”。

土地整理

杂草严重时可采用除草剂处理后翻耕。在农田种植,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秋耕宜深,春耕宜浅。翻耕后须及时耙地和压地,粉碎土块,平整土地。翻耕前施有机肥1000~2000公斤/亩和过磷酸钙100~150公斤/亩作基肥。在酸性土壤上应增施石灰。土壤瘠薄时,播前还可施尿素5~10公斤/亩、磷酸二铵5~6公斤/亩。

水肥管理

红豆草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在年降水量为500mm以上地区可以不灌水。在干旱地区视降水情况每年须灌溉3~5次。返青期、每次刈割前10天左右和入冬前各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以30~40立方米/亩为宜。

高产红豆草草地须在生长初期或每次刈割后结合灌水施肥。可追施尿素5~7公斤/亩、磷酸二胺7~10公斤/亩,氮磷比以1∶1最佳。北方土壤中大多富钾,可满足红豆草生长需要,一般不再施用钾肥。

播种技术

播种春秋皆宜。一年一熟地区宜春播,一年两熟地区宜秋播。干旱地区可在雨后抢墒播种。用0.05%钼酸铵溶液处理种子会提高根系有效根瘤数。播前种子可用红豆草专用根瘤菌接种,也可用捣碎的根瘤带土拌种。单播收草田播种量3~5公斤/亩,干旱地区3~4公斤/亩,湿润和灌溉地区5~6公斤/亩。种子田播种量2~3公斤/亩。湿润和灌溉地区播种行距20~30 cm,干旱地区30~40厘米。种子田行距50~70 cm。带荚播种不影响发芽,去荚反而可能会伤害到胚。覆土深度3~4 cm,播后镇压,以利出苗。红豆草与苜蓿、老芒麦混播可用于刈牧兼用草地。与苜蓿混播时红豆草种子用量1.4公斤/亩,苜蓿0.5公斤/亩。与老芒麦混播时红豆草种子用量1.4公斤/亩,老芒麦1公斤/亩。播种后如遇降雨表土板结时,须适时耙地。

病虫杂草防控

红豆草易感染锈病、白粉病和菌核病。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生长后期发现病害应提前刈割。锈病防治可采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硫磺粉、代森锌、福美双、萎锈灵等,自发病初期起,每7~10d喷酒一次。白粉病用胶体硫、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来特和十三吗啉等。菌核病可采取土表撒施五氯硝基苯预防。害虫有苜蓿叶象甲、青叶跳蝉等,可喷洒敌杀死、速灭杀丁等药物。刈割前20d内禁止用药。

红豆草从出苗到封垄40~50 d,为杂草盛发期,须及时中耕除草。返青前和每次刈割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及时中耕除草。

收获利用

青饲或青贮时在现蕾至盛花期刈割,调制干草在盛花期刈割。温暖地区年可刈割两茬,高寒地区年刈割一茬。再生草可放牧利用。初花期刈割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可达18%左右。初花期刈割可刈割三茬,但产草量不及盛花期,而且影响草地使用寿命。机械收获时留茬高度根据地面状况调至最低,人工收获可齐地面刈割。

文|孟祥君

猜你喜欢

干旱地区混播盛花期
丽水市桂花盛花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花海泛波春意浓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花海泛波春意浓
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效应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稿约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设计思路分析
东祁连山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杂草发生规律
印度干旱地区男子纳妾 专为家庭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