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微创脑组织活检诊断老年颅内病变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2015-12-15杨华荣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贵州贵阳550003
杨华荣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贵州 贵阳 550003)
立体定向微创脑组织活检诊断老年颅内病变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杨华荣(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脑组织活检诊断老年颅内病变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近2年收治的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的317例老年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分析影响诊断率的主要因素以及二次活检情况。结果首次立体定向活检术后,286例得到明确病理诊断,诊断率为90. 22%;其中肿瘤性病变251例;非肿瘤性病变35例。31例患者未得到明确病理诊断。非强化病灶的诊断率明显低于强化病灶(P<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强化为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 006)。31例未确诊的患者中,7例患者1年内行二次活检或开颅手术,其中6例患者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1例患者二次活检仍显示为胶质增生。结论病灶是否强化为影响老年颅内病变患者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主要因素,强化病灶的诊断率较高;对未确诊的老年患者建议行二次活检术来提升诊断水平。
〔关键词〕立体定向;活检;颅内病变
立体定向活检术广泛用于老年颅内病变患者的病理诊断〔1〕。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通过立体定向活检无法得到确诊。为进一步提升其诊断率,本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活检诊断率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317例患者中男197例,女120例,中位年龄68岁(60~79岁);病灶部位:脑叶184例,幕上深部91例,幕下42例; 137例病灶位于左侧,180例位于右侧;深层病灶264例,浅层病灶53例;病灶数目:单个201例,多个116例;病灶体积中位数10. 95 cm3(0. 31~117. 58 cm3)。233例病灶明显强化,84例非强化。入选患者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手段均无法明确病变性质,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引导下的立体定向病灶活检术获取脑活检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包括有框架立体定向活检294例,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17例,神经导航引导活检6例。收集入选患者一般资料、术式、病灶位置、大小、深度、病理结果等病例信息。
1. 2手术方法有框架立体定向活检:局麻状态下固定Leksell-G型立体定向头架,行1. 5T MRI薄层扫描定位,采用图形工作站(iPlanCranial3. 0,德国)导入扫描图像,根据三维重建图像确定靶点和手术入颅点;确定靶点X、Y、Z三维坐标值,弧角、环角相关数据。局麻状态下用与定向仪配套的细颅钻颅骨钻孔,采用Sedan侧方开口活检针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以3~4个维生素E丸在头皮作为定位标志物进行1. 5T MRI薄层扫描定位,采用CAS-R-2型机器人系统工作站导入扫描图像,联合三维重建图像确定靶点和手术入颅点。标记点注册和机械臂关节参数的设定根据手术具体计划进行。局麻状态下采用细颅钻颅骨钻孔,活检针取组织。
神经导航引导活检:术前行1. 5T MRI薄层扫描定位,采用神经导航系统(Chlondroff,德国)导入图像制定手术计划,根据三维图像重建,标记出靶点和入颅点,选取最佳的穿刺路径。全麻状态下以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依据患者头部的解剖特征点进行注册,根据手术计划设置机械臂各关节参数。采用细颅钻颅骨钻孔,活检针取组织。
1.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 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全距)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
2 结果
2. 1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结果首次立体定向活检术后,286例得到明确病理诊断,诊断率为90. 22%;其中肿瘤性病变251例(79. 18%),包括B细胞淋巴瘤48例(15. 14%)、间变性星形细胞瘤47例(14. 8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40例(12. 62%)、弥漫性星形细胞瘤32例(10. 09%)、生殖细胞瘤29例(9. 15%)、转移瘤27例(8. 52%)、间变性少突角质细胞瘤6例(1. 89%)、其他22例(6. 94%);非肿瘤性病变35例(11. 04%),包括脱髓鞘23例(7. 26%)、脑炎3例(0. 95%)、血管炎3例(0. 95%)、脑脓肿2例(0. 64%)、其他4例(1. 26%)。31例患者未得到明确病理诊断(9. 78%),其中胶质增生25例(7. 89%)、脑组织6例(1. 89%)。
2. 2立体定向活检诊断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确诊和未确诊病例之间,只有病灶强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1);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强化为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 = 2. 851,95% CI 1. 248~5. 636,P = 0. 006)。见表1。
表1 立体定向活检诊断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 3未确诊病例分析在31例未确诊的患者中,7例患者1年内行二次活检或开颅手术,其中6例患者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1例患者二次活检仍显示为胶质增生。
3 讨论
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立体定向活检已逐渐被用于颅内病变疑难病例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尤其适用于脑干等特殊部位病变的定性诊断〔2〕。目前关于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确切描述仍存在较大差异,如病理描述中胶质增生能否为一种确切诊断在相关研究中仍未统一〔3〕。本次研究中所讨论的诊断率以“能够为诊断建立提供必要信息的可能性”为基础进行定义〔4〕。炎症、肿瘤等病变均有合并胶质增生病理表现的可能性,其病理诊断对于后续治疗无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次研究将胶质增生定义为未确诊。
目前虽然已经确立了立体定向活检术的标准化手术流程,但仍有较多影响诊断率的因素,相关研究显示病灶大小、病变部位等均为影响诊断率的可能因素〔5〕。本次研究中上述因素并非影响诊断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病灶是否强化为影响诊断率的主要因素,其中强化病灶的诊断率明显增高。原因可能与非强化病灶的边界较为模糊,多数质地不均匀,不利于活检靶点的选择〔6〕;同时非强化病灶可能正处在病变发展期,最终病理性质的确定较为困难〔7〕。
本次研究显示,病灶深度也是诊断率的潜在影响因素,虽然深层病灶和浅层病灶的诊断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浅层病灶的诊断率较低,可能重浅层病灶活检穿刺操作过程中更易发生靶点的位移〔8〕。
4参考文献
1张振光,李宗芳,余化霖,等.立体定向活检在颅内多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 34(11): 80-3.
2田增民,王亚明,于新,等.立体定向脑内病灶活检的临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0; 48(19): 1459-62.
3廖声潮,黄玮.无框架立体定向脑活组织检查术的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0; 90(33): 2371-3.
4杨春春,魏祥品,牛朝诗,等.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无强化效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 16(11): 496-8.
5褚建成,刘灵慧,项永生,等. 16例脑立体定向活检术的临床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 30(2): 201-3.
6石键,郑喆,傅伟明,等.颅内病灶立体定向活检术附35例报告〔C〕.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240-1.
7韦可. 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多发占位诊断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8赵忠赢,白杨,王世强,等.老年颅内胆脂瘤临床特点及神经内镜辅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33(7): 1704-5.
〔2015-04-25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基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No.GZWKJ2014-1-090)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0-5784-02;
doi:10. 3969/j. issn. 1005-9202. 2015. 20. 047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651. 1
第一作者:杨华荣(1979-),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科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