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土海峡之争,苏联终未能获胜

2015-12-15

环球时报 2015-12-15
关键词:杜鲁门黑海海峡

环球时报/2015-12-15/ 第13版面/史海回眸 /作者:候涛

在土耳其击落俄军战机后,一艘俄罗斯军舰通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有舰员高举防空导弹。此事让土耳其大为不满,甚至威胁要禁止俄舰通过该海峡。作为黑海沿岸国家。俄罗斯与土耳其曾数次争夺该海峡控制权。苏联时代在此地发生的争执,甚至直接催生着名的杜鲁门主义出台,土耳其也就此倒向北约。

对于土耳其以及黑海周边国家苏联、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而言,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两大入口——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非常重要,哪个国家控制了海峡交通,哪国海军才能顺畅地进出黑海。历史上,沙俄曾通过多场俄土战争,夺取黑海北岸的大片领土,并试图夺取黑海海峡,真正走向地中海。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让沙俄的企图遭受挫折。一战后土耳其沦为战败国,失去了对土耳其海峡的控制,但此时新成立的苏联也无暇他顾。

1936年,多国在瑞士蒙特勒召开会议,以确定从军事和监管两方面对土耳其海峡的处理。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土耳其恢复对海峡的全部主权,并获得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设防的权力。这引起苏联的强烈不满,斯大林多次提出修改《蒙特勒公约》,并提议由苏联和土耳其联合控制土耳其海峡,但均遭拒绝。

1945年苏联击败纳粹德国后,再次把目光转向土耳其海峡。在苏联看来,土耳其多次允许非黑海国家的海军舰船穿过海峡,严重违反了《蒙特勒公约》。1946年4月6日,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的到访进一步激怒苏联。美国解释说,“密苏里”号此行旨在把已故土耳其大使的骨灰罐送回家,但苏联反驳称这纯属巧合。8月7日,苏联向土耳其外交部发出照会,提出土耳其管理海峡的方式不再能够代表黑海沿岸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海峡体制不再可靠。苏联要求重新审核《蒙特勒公约》,并召开新的国际会议修改条约。

原本美国并不愿意插手土苏争端,美国总统杜鲁门曾表示,土耳其海峡问题是土耳其和苏联的国内政治问题,应该由两方自行解决。但随着土苏矛盾加剧,美国决定不能让土耳其海峡落入苏联之手,以防止土耳其变成共产党国家。8月8日,美国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发给驻巴黎外交官的一份秘密电报中称,“苏联的主要目标是控制住土耳其,美国不允许土耳其成为苏联侵略的目标”。8月20日,艾奇逊会见15名记者,说明土耳其海峡形势的紧迫性,并公开了美国政府支持土耳其的立场。

1946年夏季到秋季的几个月里,局势高度紧张,苏联不断向黑海增派海军舰艇,并频繁在土耳其海岸附近演习,还把大量地面部队部署到巴尔干地区。面对苏联不断增强的军事压力,土耳其只能请求美国给予援助。杜鲁门立即响应,派出一支庞大的海军特遣舰队前往土耳其。10月9日,美国和英国重申对土耳其的支持。在开战还是退让的两难抉择中,尚未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的苏联选择了后者。10月26日,苏联撤回召开有关土耳其海峡控制权问题国际会议的请求,随后撤走大部分军力。

土耳其海峡危机还促成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保住土耳其政权,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会议上宣读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结束及冷战的开始。此后不久,土耳其放弃中立政策,接受美国1亿美元军事和经济援助。1952年,土耳其正式加入北约,彻底投入西方阵营。受冷战格局的制约,苏联始终没有打破《蒙特勒公约》,该公约一直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杜鲁门黑海海峡
黑海深处时间静止
黑海里的水为何呈黑色
夜梦
最后的机会
最后的机会
海峡吟
德雷克海峡
魔鬼海峡
缺乏魅力者的竞选逆袭
冰冻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