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自我的生成:困境与超越

2015-12-15闫修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3期
关键词:超越困境道德

闫修蕾

摘要:人是道德存在,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还具有道德属性。德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道德是出于自主、自愿的,是建立在自由和自主基础之上的。学生道德的养成是在外部条件影响下,在实践与交往活动中自我生成、自我建构的。学生道德自我的生成具有自主性、引导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道德教育面临现代教育的技能化,德育的工具化、功利化与知识化的困境。在认清德育困境的基础上,从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学校和社会等角度提出学生超越现实困境,实现道德自我生成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自我生成;困境;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34-02

如何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人的德性是如何生成的?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以及德育都过分强调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塑造、改造。实际上学生的德性是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各种自主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真正实现道德的自我塑造、自我生成的。

一、人,作为道德的存在——善的追求

1.人,作为道德的存在。人是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更是道德的存在。人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与道德存在是相互影响的,“人的完整性就在于人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道德存在处于互动的状态,人的道德存在才是人的社会性本质所在”。[1]“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道德存在”[2]。作为一种道德存在的人是追求道德自我的塑造与生成的,强调人的道德内化。“德育即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道德的教育。简言之,德育就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3]

2.道德是一元的,其终极追求是善。①西方伦理思想中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是人的理性合乎德行的活动,人的德行合乎道德就是善;人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行动高尚的目的就是善。德国康德认为,“善”是依着理性通过单纯的概念使人满意的,善“含有一个目的概念”,是说善追求符合道德的内容意义,凡是符合道德法则的就是善的,否则就是恶的。真正的善不是符合人的物质利益,而是符合人的思想利益,是精神的绝对自由。席勒认为“善”是符合理性和良心的要求,出于“纯洁意志”的、以忘我为条件的道德行为。黑格尔认为善是人的主观意志变为外部现实,是实现自己的自有本质(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体现着对善的追求。《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其中“止于至善”体现了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道德要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虽然“善”的概念不同于“道德”的概念,但是,古代教育也是一种使人向善的教育。无论是古代德育、近代德育还是现代德育,都是使人向善的,德育的终极追求是善,价值是多元的,但是道德或是善是一元的,因为所谓的“元”,即是最根本的。总而言之,道德是一元多层的。

二、学生道德自我生成的特征

1.自主性。学生德性是自我生成、自我塑造的,也就是自我建构的。学生道德自我的生成有赖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道德是出于自主、自愿的。德育的本质是个体道德的自主建构。在道德自我的建构过程中,学生是有自主性的主体,是有自由和自律的理性主体。人的生成是建立在人的自由和自主之上的,学生道德的自我生成也是建立在学生的自由与自主之上的。学生的自由与自主有理性规定的特性,即强调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是理性赋予的自主性,它指向人的自我实现,并提高人在自我实现中的自我导向的能力。

2.引导性。“引导”即带着某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包括“指引”和“导向”两个方面。“引”指一种价值观的引领,“导”是具体的方式、方法的导向。“引导”内含着一种价值引领与价值预设,即体现着一种对良善生活的追求。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就是说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行的。

3.实践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实践是人的发展的基本形式,人是在活动中、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人的道德自我生成也是在社会生活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与实践中实现的。“道德自我是以德性品质为标志的,德性是一个人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稳定而高尚的人格特质。德性是在生活的历程中获得的品质。因此,德性是通过践行而”我有化“,成为”我有化“的品格,品格是”我“作为”我“特有的精神,因此也就是道德自我”。

三、学生道德自我生成的困境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每逢社会转型时期就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都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德育在现代化过程中也经历着新的发展,但也面临着新的困境。

1.现代教育的技能化。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让位于知识技能的教学。但是,德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是求真,不是学生对事物的知与不知,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善、行善,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现代教育的技能化正在促使教育成为“中立”的除道德的过程。这使得善成为教育无法面对的虚无,道德在教育中成了无关紧要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教化因此不再是教育所应关注和实现的使命。

2.道德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与知识化。当今极力倡导德育回归生活,德育引导“幸福生活”的建构或是德育建构“可能生活”,这从一定角度体现了德育的责任与使命,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恰当地理解道德生活。要恰当理解道德生活,就必须理解伦理规范与道德两条原则,“伦理规范的目的是建立并维持社会的合作,而道德的目的则是创造并维护美好的生活意义或感觉”。反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德育,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德育中的社会价值,强调道德底线以及道德规范的遵守,仅仅把道德看成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忽视人在德育中的发展价值,忽视甚至否定道德自我的生成。“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这一价值引导活动是一个过程,是一持续性的状态,也就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在德育目标上,我们仅仅依据社会的需要来塑造“社会人”;在德育教学上,不是为了促进学生德行的发展,而是为了牢记道德知识、取得好的分数;在德育活动中,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获得某些证明、利益。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失真”的教育,也是失去其本身意义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往往成为对学生道德知识的灌输,道德教育并没有指向学生的存在、发展与完善,忽视甚至否定学生道德自我的生成。

四、学生道德自我生成的超越

1.社会德育价值的引导。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一个与特定社会所持的基本道德观念分不开的,不同的时代所赋予人们的道德观影响者道德教育的基本存在模式。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道德教育无疑是培养有德性的人,这是针对人的精神的整体品质而言的,也是这对完整的生活而言的”。道德不是获利的工具,“人们为了逃避‘恶报而不为恶,不为恶只是外在的条件性行为或强制性要求,而非内心的愿望与选择;为了追求‘善报而为善,‘善行是换取自己所偏好利益的‘工具而已”,那么道德就失去了道德的价值,就是不道德。道德是要培养有德性的人,道德教育是使人成为道德人,这一道德人不只是道德规范的遵守者、道德行为的评价者,而是一个拥有道德自我的人。这也需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德育功能。

2.价值多元时代,寻求道德共识更需要教师指导。价值体现着主体与客体的特定关系,“核心价值”是最根本的、第一性的,对其他价值具有指引与统摄的作用,其他价值的实现要以此为前提和重心。核心价值既有其内在根源,又有其外在需要。向善是人类的潜在力量。“‘善的影响,使人善良是教育的本义;使个人完善发展为教育的转义;使个人成为完善发展的社会人为第二义的转义。”德育形成人,是使人具有德性、理性与个性,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人的本真自我,人的价值与自由。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德性需要。德性需要可以被理解为人对自身道德、内在精神品质的依赖和要求。应该看到德性源发的生命性和自我性,任何道德内容的展现及其德性的形成都包含着与个体生命发展逻辑相一致的个人的选择和谋划,是个人追求美好和幸福生活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是在交往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学校应建立平等、双向交往和理解的主体间师生关系,创设道德情境并引导学生在道德情境中学会体验、实践、反思,积极开展各种德性自我生成的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

3.在社会实践与教育实践中养成学生的德性。道德教育是培养有德行的人,这种有德性的人在道德自我指向中守望自我,在这一基础上为他人的福利守望。学生德性的生成强调了学生自身在德性生成中的作用。学生的德性是在各种形式的道德体验、道德实践活动中逐渐生成、发展、完善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道德是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人。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产生并发展于人们的交往中,学生德性的生成必须在交往、体验与实践中进行。鲁洁、王逢贤教授认为:“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道德体验、道德实践可以使学生立足于道德生活的实际,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其道德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以实现道德自我的生成。学校道德教育应指向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可能生活”的建构是学校德育的价值本然。

参考文献:

[1]张康之.道德存在:把握完整的人的必要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6,(3):1.

[2]约翰·洛克.理解能力指导散论[M].吴棠,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

[3]孙峰.现代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猜你喜欢

超越困境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跨界与超越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