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中的实验研究
2015-12-14黄从玲
黄从玲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中的实验研究
黄从玲
旅游业对旅游涉外人才的要求和旅游涉外人才对自身的要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高职学生的英语要求共同显示:高职旅游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但现行的3P法不能达此要求。因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将交际法运用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看交际法能否比3P法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交际法 交际能力 3P 法实验研究 旅游英语
引言
旅游业对旅游涉外人才的要求是“要具有英语交际能力”(李丽华,2007);旅游涉外人才对自身的需求是具有良好的口头交际能力;《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对高职学生英语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与专业相结合”,高职旅游英语属于英语教学中的“较高要求”,因此要集中于旅游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交际法运用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研究现状
交际法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英国的英语教学改革,随后经历了传统方法阶段(1960s末以前的方法)、经典交际语言教学阶段(1970s—1990s)和当代交际语言教学阶段(1990s—至今)(Richards,2007)。Howatt在1984年将交际法分为“强式”和“弱式”,前者强调语言通过交际习得;后者强调向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的重要性。如今在实践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是交际法的“弱式”说(束定芳、庄智象,1996)。本文运用的交际法是弱式交际法。
交际法在国内研究有30多年了,文献数量非常多。笔者统计了中国知网从1980年至2014年所有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中主题、篇名、摘要,或关键词中含有交际法或交际教学法的800多篇文献。这些文献显示交际法研究视角较丰富,从理论探讨、与大纲结合研究、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实践都有研究。但交际法在国内研究缺乏系统性,缺乏权威的、有影响的研究。交际法研究以理论探讨多,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以本科生居多,高职生较少;以商务和外贸英语为内容较多,以旅游英语为内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旅游英语为内容,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验研究为方法将交际法与旅游英语相结合,以期对交际法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作些补充,为旅游英语教学提供些实证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高职旅游英语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陈潇潇(2009)在研究中指出目前旅游英语教学和学习现状都急需教学改革的进行,笔者的研究恰是对此的回应。
实验
1.实验问题
与传统的3P法相比,交际法能否更有效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
2.实验对象
研究对象为本校旅游与管理分院旅管专业2011级22班和23班两个平行班的78名学生,每个班有39名学生。实验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旅游基础知识和一学期旅游英语,对旅游英语有一定的认知。学生在入学时被随机分配在两个班,研究时随机选定22班为实验班,23班为控制班。笔者对控制班继续用传统的3P法教学;而实验班用交际法教学。
3.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主要包括前测试卷,后测试卷,实验后访谈和统计软件SPSS19.0。
4.实验过程
(1)学生英语基本情况分析
笔者用SPSS软件19.0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了描述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1 控制班和实验班的高考英语成绩均值和标准差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班的高考英语成绩的平均分分别是58.4487。而高考英语的总分是150,这说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弱。
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进行了前测,前测试卷采用的是学校统一的旅游英语期末试卷,试卷的效度和信度都是检验过的。前测结果用SPSS19.0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如下:
表2 控制班和实验班前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表
表2显示的是前测测试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从两个班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平均分分别是56.2821和56.9231;两个班的Sig.(双侧)值是0.782,大于0.05。因此两个班的成绩差异不显著。这说明两个班在实验之前的旅游英语水平相当,两个班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
(2)教学过程
实验班用交际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交际法课堂教学模式有早期的三步模式和Allen的三步模式,本实验将这两种模式综合起来运用。即,第一步:用真实的旅游英语视频或场景让学生感受旅游英语真实的运用,然后让学生根据场景学着表达类似场景,教师提供要用到的词汇和功能句子;第二步:教师提供类似场景范例,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旅游服务程序并自己练习旅游服务程序,教师提供指导;教师灵活采用交际课堂活动让学生自由练习。总之,课堂教学活动遵循交际法的教学原则:一切活动围绕交际;尽量重现交际过程;不要总是纠正错误(徐强,2000)。
控制班采用传统的3P法教学,主要教学模式如下:
a.教师引入新的语言点,给出这些语言点使用的不同情境,让学生理解并认知语言点。
b.学生在给定的情景中联系使用新语言点,反复操练直到准确掌握。
c.学生在不同场景中自由练习新语言点。
(3)交际法教学效果分析
实验后笔者对两个班进行了后测,后测试题是根据Bachman(1990)的交际测试理论进行编制的,笔者对试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进行了检验。两个班的后测成绩通过SPSS软件的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3 控制班和实验班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表
表3显示的是实验后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后测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是65.1282,而控制班的平均成绩是56.2051。两个班的Sig.(双侧)值是0. 001,小于0.05。这表明两个班的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两个班在实验前的旅游英语水平是相当的,实验中使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都一样,授课教师也是同一人。唯一不同的是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两个班的成绩差异是由不同的教学法引起的。这进一步说明了交际法对旅游英语教学的效果显著。
(4)学生对交际法的态度
实验后在实验班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学生们觉得交际法能让他们的旅游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觉得这样的课堂很有意义,很喜欢。当然,也有个别英语基础特别弱的学生反映有点跟不上,要教师放慢节奏。
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前测和后测试题、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等方法发现了以下结果:
1.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进行了描述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实验之前的前测试题中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两个班在实验之前的旅游英语水平是一致的。实验后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的实验成绩。两个班的其他条件都一致,只有教学方法不一样,说明交际法的实验效果明显。
2.访谈分析发现,学生对交际法呈普遍欢迎态度。他们认为交际法课堂活动多样,内容丰富,更有利于自主性的发挥,学生认为交际法旅游英语课堂很有意思,很喜欢上英语课。经过一学期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也明显提升。学生认为交际法比3P法更适合于旅游英语教学。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基本完成了对研究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达到了研究目的,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研究样本不够大,实验时间不够长。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有一部分基础薄弱,对英语没兴趣,决定自己将来不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学生,他们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最后,教师本人的交际能力还没有达到本族语的水平,这也影响交际法实验的效果。
[1]李丽华:《导游人才的英语能力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5期,第310页。
[2]JackC.Richards,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Today,(People’sEducationPress,2007),p1-27.
[3]HowattAPR:AHistory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p76-79.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第186-190页。
[5]徐强:《交际教学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第3-148页。
[6]BachmanL,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 Test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p123-127.
[7]陈潇潇:《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第212-215页。
[8]《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12-12-19。
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管理分院陕西杨凌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J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