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生产工天核算成本控制办法的探讨
2015-12-14罗志远贡学安杨腊梅
罗志远 贡学安 杨腊梅
(1.陕西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陕西西安 710054;2.西安高新区竣策勘测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
1 引言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加快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意见,特别是地理国情普查等任务的实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按要求完成生产任务是生产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民为食为天”,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好单位内部生产分配机制和成本控制的问题。测绘生产单位内部分配和成本控制办法归纳起来大概分为两种,即测绘工天核算办法和项目承包核算办法两种。其管理机制既有相似的部分,又有不同的地方。不管哪种办法,遵循按劳分配,体现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合理控制生产成本,有效调动各方面因素,实现内部分配公正、公平是核心问题。本文就工天核算成本控制办法进行探讨分析。
2 工天核算成本控制办法
测绘工天核算成本控制办法是按照生产任务要素核算生产直接成本,核算任务相关人员工天的测绘生产管理分配方法。其中生产直接成本核算是根据成本控制要求核算除人员工资以外的其他生产直接支出;工天核算是根据工天核算办法计算生产任务生产、管理、检查、辅助工天,进而转化为人员绩效工资。以上两部分涵盖了测绘生产单位内部成本费用核算的主要科目。
2.1 生产直接成本控制
生产作业部门依据任务量、作业工期、作业人数、设备、地域等因素预算生产直接成本,经生产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执行。生产期内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建立支出登记账簿,原始票据符合财务规定。生产结束后,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报销。超出预算部分,作业部门应做出说明。
生产直接成本支出,包括材料费、住宿费、车辆燃油费、车辆保养、车辆维修费、交通费、路桥费、停车费、邮寄费、手续费、通讯费、雇工费、人员补贴等费用。
住宿费实行定额标准核算,如住宿费实行每人每天50元标准,经济发达区和艰苦地区适当上浮等。车辆燃油费以作业计划天数、车辆数为基础,按项目内容核算单车日行车里程,结合当地当时燃油单价核算。交通费是指人员进出测区实际人数所发生交通费用预算;材料费按项目工作量预算材料费用,逐项计算累加。人员野外补贴参照差旅标准实行定额标准执行,如每人每天80元核准。
2.2 工天核算
单位生产管理部门经过实地踏勘,参照多年来类似任务各工序的“单位”作业效率,兼顾考虑因海拔高低、居民地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而划分的测区困难类别,依据现有技术、设备,按一个工作日 8小时制,计算完成任务各工序所需的工作日,统计完成任务的总工日,据此编制项目计划生产工天表,以此为基础,核算管理人员的管理工天,检查人员的检查工天,辅助人员的辅助工天。
对于有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改进的工序,在计划生产工天基础上,依据作业部门生产记录、管理部门一线调研、生产人员作业率等因素,调整计划生产工天,并为今后类似项目预算提供依据。
生产工天主要指作业人员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天。管理和检查工日依据生产工天,按照生产任务管理和检查工作量,按比例下达,一般为15%~20%。辅助人员主要有驾驶员工天、辅助人员等,驾驶员工天为作业人员平均工天的0.8~1.2系数确定,辅助人员为作业人员平均工天的0.5~0.8系数确定。
工天乘以工天值为相关人员的绩效值,而每工天值多少货币价值,则由生产单位的效益决定。
3 项目案例
3.1 案例1
2012年6月某作业部门承担某县域的1∶2000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面积约20平方千米。具体工作为E级GPS控制点选点、埋石、观测、计算,四等水准观测计算,1∶2000全野外数字化采集及编辑工作。作业工期为75天。
作业部门根据任务量及工期计划投入作业人员14名,驾驶员1名,检查员1名,项目负责1名。投入仪器主要有双频GPS接收机6台套,光学水准仪2台,全站仪7台套,面包车1台,计算机、打印机等必要的设备若干。
生产管理部门经实地踏勘确认困难类别为Ⅲ类。通过审核的成本支出预算明细表及计划工天明细如表1、表2:
表1:成本支出预算明细表
表2:预算工天明细表
本项目因工作量变化等原因,实际作业时间为80天,实际生产直接成本支出231544元。完成工作量为GPS选埋、观测、计算22点,四等水准观测由于起算点较远,实测里程为144千米,1∶2000地形图共测绘面积 21.45平方千米,最终生产结算工天为1382工天,生产作业率1.23工天/天,检查管理工日为242工天,司机工日为79工天。
3.2 案例2
同期另一作业部门承担该县域1∶1万地形图调绘项目,涉及图幅67幅,作业工期为70天。作业部门根据任务量及工期计划投入作业人员10人,检查人员1名,项目负责1名,驾驶员3名。投入越野车3台,手持GPS 10台,计算机、打印机等其它辅助工具若干。生产管理部门经实地踏勘确认困难类别为II类。通过审核的成本支出预算明细表及计划工天明细如表3、表4:
表3:成本支出预算明细表
表4:预算工天明细表
本项目按期完成,实际作业时间为70天,共支出成本184352.3元。生产工天为1031.8工天,生产作业率为 1.47工天/天,检查管理工日为 180.6工天,司机工日为309.5天工天。
4 分析与思考
4.1 合理性
(1)生产成本可控
生产直接支出预算,由作业部门根据预算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经济情况等因素预算,管理部门合理审核,优化预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建立作业部门生产直接支出台账,通过有效监督等措施,不仅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还为日后项目定额核算提供可靠统计数据。
相对于人员补贴、住宿费等难以掌控的直接支出,采用定额预算控制方式。相对合理的野外津贴,可以提高一线生产人员每天的伙食标准。住宿可根据给定的额度费用,选择安全、卫生、信价比较好的商务型旅馆,改善外业住宿条件,改变测绘外业人员的形象。对于单位来说,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给定标准,体现单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任务开始前,生产管理部门下达部门生产工天,作业部门按难度采用打分制、岗位系数等细化措施,使得生产工天分配更符合实际。作业人员生产“一幅图”就明确自己的工天和绩效收入,有效调动一线作业人员的积极性。测区结束,作业部门根据人员工作量统计公布每个作业员的任务量及工天,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使得一线部门分配公正、公平、公开,职工收入明明白白。
(3)兼顾管理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管理人员和检查人员各司其职,按下达的管理和检查工天合理分配,不参与作业工天的分配,管理工天、检查工天与作业工天挂钩,管理好坏将直接和管理人员的收入相匹配,体现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团队作业如控制测量人员采用岗位系数制,对于观测、计算岗位可按1.2、1.1等来执行,其它辅助岗位按 0.8、0.9;单人作业中技术好、技能强的作业人员,完成的任务量较一般人员多,相应生产工天拿的也就靠前。体现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4.2 几点探讨问题
(1)成本支出与市场价格的联系
上例成本支出预算中,车辆燃油是按车辆在项目实施期间日均行驶里程和燃油单价预算,目前我国燃油价格体制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油价基本是十天一个调整期,就上例讲,一个作业期至少 6个调整期,单位价格浮动在 2%~5%之间,带来相应成本支出预算偏差。
另外现行测绘行业野外津贴参照财行[2006]313号文,按 80元每人每天执行。财行[2013]531号《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规定伙食补助费一般地区 100元每人每天,青海、西藏地区 120元每人每天,若参照执行,这块成本将增加 25%~50%,若不增加,近年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住宿费预算,本着改善外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在安全、卫生前提下,兼顾项目成本量力支出,但是对于偏远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住宿费支出超预算还是比较大。
以上问题总体反映出成本支出逐年递增趋势,因而需要结合市场物价变化,制定指标量化等措施,动态预算成本支出。同时期望在行业相关文件中能给出指导意见,减轻生产单位的压力。
(2)工种之间的工天平衡
测绘工程由于工种较多,加之我国地大物博,地区消费、气候差异较大,就给预算工天的准确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理论上存在不同工种、不同工序在同困难类别的情况下测算作业率的绝对不等性,从而导致工天分配不平衡。如上述案例 1和案例2,排除其它因素外,同样地区案例1生产作业率为1.23工天,案例2生产作业率为1.47工天,显然有差异。
实际工作中影响作业率因素往往是多样性的,责任、量化分析往往不好界定,特别是对于新项目、新工艺存在技术、质量要求的统一过程,作业人员操作培训、掌握、熟练过程,往往通过数期项目实施,达到稳定的作业效率,因而在前期需要必要的细微调整以避免客观因素产生较大的收入偏差,但要达到绝对一致是不可能的。
(3)项目经费差异的平衡
目前测绘单位的项目经费是多渠道来源,同样项目、不同来源,经费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往往是低价承接项目,生产管理部门在下达工天上有可能参照项目的总经费,引起预算工天不足,容易挫伤一线作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引发作业部门与单位的和谐关系。
(4)加班费
生产管理部门在预算生产工天时,一般依据作业员 8小时工作量核算。现实工作中,大多作业部门会加班加点,所以作业率会达到 1.0以上甚至更高的现象,间接地反映了加班费。而按照我国《劳动法》加班必须体现加班费,而测绘工天核算办法没有明确加班工资,这点需要在制度中完善。
5 结束语
本文用实际案例反映出工天核算成本控制办法的思路,分析讨论了该方法在测绘单位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和特点。在国家尚未出台针对测绘行业津贴、补贴规定的当前,测绘生产单位参照相关规定,采用直接成本预算、核算方式,增强了单位生产管理的科学性、民主化、合理性。工天核算总体上遵循按劳分配,管理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公平、公开,激励各层次的人员作好本职工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也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和建议。生产管理者若能在工天预算上做好统计分析,制定相应动态、可操作的《定额工天表》,相信工天核算成本控制办法在测绘生产单位会得到更好的应用。
[1]符英.浅谈测绘单位项目成本核算[J].财会审计,2011.4.
[2]陈毅民.测绘工作承包初探[J].西部探矿工程,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