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要点

2015-12-14唐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7期
关键词:公路网环境影响环境污染

唐黎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50)

论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要点

唐黎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650)

公路建设在带来生产生活便利和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根源上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工作程序、技术路线、评价要点等内容,为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意见。

公路网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要点

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在带来生产生活便利和社会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积极地开展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的局限性,很难对公路建设项目的选线方案和优化布局做出决策,仅仅是提出预防或者减轻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大比例尺空间范围的环境影响和累积效应等无能为力,而这可能对生态和环境带来更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1-4]。

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的是,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和决策的早期阶段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一问题,还能够在规划实施的区域合理均衡地分配交通污染,同时消除甚至减少在规划期公路网带来的生态破坏,这是因为规划环评考虑了环境影响这一重点因素。其次,在空间尺度上,大规模的公路网规划远远大于单一的带状公路建设项目,所以公路网规划环评更加注重宏观角度地评价以及环境合理性地分析评价。因此,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以及评价结论对公路网规划及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评价程序

根据公路网规划的开展过程和编制阶段,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即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以及跟踪评价。

2 技术路线

根据规划的特点、有关法规和技术导则的要求,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1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

(1)通过公路网规划分析以及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识别规划涉及到的重要利益相关方以及规划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影响和社会效应;其次,开展环境影响识别及建立评价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2)从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资源消耗、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同时提出了布局方案调整建议和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3)提出规划实施部门的公路网规划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开展环境管理能力评价;(4)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监测计划和跟踪评价方案。

另外,公路网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应该做到全程与公路网规划单位沟通交流,并提出公路网规划阶段的优化调整意见;同时,还应该做到与规划涉及的利益方进行全程的咨询和沟通工作,使得公众参与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之中。

3 评价要点

3.1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现状调查可以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当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评价要求时,应该采取现场调查、专家或部门咨询以及RS(遥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法。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见表1,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全面了解认识公路网规划实施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敏感区域等内容。

表1 环境现状调查内容一览表

在收集以上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确定公路网规划实施区域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结合规划分析、法律界定、环境资源、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环境风险等内容,识别出评价范围内对公路建设反应敏感的需要给予保护的具体目标和对象,并且提出相应的保护范围,保护等级以及保护要求;其次,分析区域内现有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3.2 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网规划实施以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可以用评价指标来衡量。根据规划特点,在规划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污染、资源占用、生态影响等角度提出了如下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

表2 公路网规划环境评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3.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1 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分析

公路网规划对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预测除了可以参考法定环境敏感区的数据库和公路网规划实施与布局的空间数据,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即通过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进行缓冲区分析和邻近度分析。这样一方面避免了环境敏感区的法律界定与规划布局之间的冲突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控制了公路网规划实施以后对敏感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通过公路网规划对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不仅为规划的布局调整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为以后具体路段的公路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信息。

3.3.2 生态影响分析

公路网规划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预测,是在分析规划实施对生态功能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判断路网空间分布对生态景观格局的影响程度和路网格局对生态景观结构要素的影响效应。通过系统地分析区域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功能区划,有利于针对规划实施区域内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同时,在明确区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服务功能,以进一步指导区域的环境发展。

3.3.3 环境污染影响分析

(1)公路网规划对大气环境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是在参考公路网交通量以及交通量空间分布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的空间统计与分析等功能,从区域空间的角度评价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水平和分布规律。(2)公路网规划对声环境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是在参考区域地形复杂程度、人口空间分布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公路网交通量以及交通量空间分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的空间统计与分析等功能,评价噪声对规划区域周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大气环境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不仅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建议,还能够为规划实施以后系统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噪声污染提供参考依据和信息。(3)公路网规划对水环境的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是在参考区域水系空间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统计与分析功能,将路网布局与水系分布相叠加,通过分析二者的交叉点格局空间分布,识别出与规划实施路段相关的地表水体及其保护功能、水质保护目标。

3.3.4 资源消耗影响分析

交通公路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环境资源的大量占用和消耗,其中有显著影响的是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因此,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该把资源消耗,特别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作为重点内容。

3.3.5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公路网规划环评的社会环境影响分析除了要分析城市化发展进程,还需要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岗位数变化,资源开发情况以及对人文景观的影响。

3.4 主要措施

通过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首先,提出与规划实施方案相关的优化建议,包括优化调整规划布局、调整主要控制节点、调整实施路段局部密度、优化空间和时间上的实施顺序、调整个别路段的技术等级等建议。其次,提出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预防性相关措施,包括工程选线对环境保护目标的避让措施、减缓生态破坏的相关措施、减少环境污染的相关措施、减少资源消耗的相关措施、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预案等相关措施。

3.5 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价

规划实施以后,需要监测、分析和评价公路网规划实施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用以进一步验证规划环评结论的准确性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跟踪评价,一方面能够及时修订或者调整实施过程中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布局和方案,另一方面能够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减少公路网规划的生态影响,提高环境效益。

[1] FISCH ER T B.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ransportplanning∶ Towards a generic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practice and developingguidance [J].Impact Assessment and Project Appraisal,2006,24∶183- 197.

[2]吴婧.城市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5.

[3]罗晓.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6.

[4]BINAO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transport corridors∶Lessons learned comparing the method of five member state[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Environment,2001.

唐黎(1989—),硕士,汉族,四川资阳人,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公路网环境影响环境污染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广西公路网全领域智慧监测一体化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系统实施效果评价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打造公路网运行的集成技术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