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5-12-14胡翠芳
佟 颖 胡翠芳 李 璐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呈加速之势,各方面的竞争愈发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对健康的威胁已超过生理疾病。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面对就业竞争和现实挑战,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的四年集体生活对于大学生是一个挑战,不会与人相处,面对集体生活不知所措,有时候他们会把文学中、电影里、脑海里稀奇古怪的想法付诸于现实生活。他们沉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对其他方面容易忽略,容易自我满足,无法正视自身缺点,自我认知不足,这样非常危险。因此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将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分解,具体化,就可以得出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依据此方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有充分的安全感、与现实环境相适应、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的情绪控制和表达等多个标准。而我国则有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我评价正确、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现实等。其实不难发现,这正是当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对现实生活缺乏认知与发现,在人群中会丧失安全感。他们不能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处理不好与老师、同学、家庭、友情、爱情和亲情的关系,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且较为严重,具体概括为五个方面。
1.适应能力差。适应能力具体包括:对新地理环境的融入能力、对新环境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遇到逆境时的自救能力、对大好环境下的把握能力和疲劳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现在的全日制大学生而言,适应新的环境是一个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能够享受的物质条件普遍较好,但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甚至家庭贫困的农村孩子,一步跨入城市,会觉得自己吃饭、消费、欣赏水准都跟不上寝室室友的节奏。刚刚入学彼此完全陌生,独生子女,尤其不习惯过集体生活,他们也很难相互适应。这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在每一类学生身上的表现不同,在农村的孩子眼里我们会读到孤独、寂寞、无助、不满等,在条件优越的孩子眼里我们会读到自我、高傲、强势、炫耀等,其实这些都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不安的表现。
2.人际关系不和谐。大学生在寝室面临与室友的关系、在课堂面临师生关系、在学生会中面临与学生干部的关系、在老乡会中面临与家乡人的关系,这些关系单一的维系起来并不难,但是,生活中叠加出现,交织在一起,加上舆论的作用,会让学生之间出现不和谐的现象。人际关系不和谐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大因素,马加爵、张超、黄洋都是因为与室友同学关系不和谐,导致矛盾激化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其不和谐具体表现为拉帮结伙、排外、孤立等。一个人在没有朋友的时候是最可怕的,大学生若情感丰富细腻,长期缺乏交流,就会形成抑郁、焦虑和不安的心理状态。
3.幸福指数低。在大学生活要独立完成很多事务,很多大学生缺少了家庭关心,因此会对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产生低落感,产生落差,郁郁寡欢,缺少朋友和亲人的陪伴,性格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加之社会上有很多不良诱惑,耳濡目染而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让大多数大学生看到,搞特殊,做特例成了与众不同便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他们开始疯狂比吃比穿比身材,完全忘却了自己的专业。付出了金钱、时间最终却什么都失去了,在这样的过程中,便会和家长、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大家疏远了。因此幸福感全无,闷闷不乐的情绪会让其一蹶不振。
4.情绪化严重。而今情绪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可是大学生的情绪化是稍有不同的。大学生的情绪化主要表现为对影视世界和对现实生活的模糊,从多年在院系工作经验总结得知,有的时候他们的想法较为偏激,在影视的世界里可以完成看起来虚幻的艺术创作,可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自己不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他们就易怒、易躁、迷茫。这是大学生特殊的情绪化之所在。
5.逃避生活。大学生对生活的逃避主要表现为以“象牙塔”为借口,不按现实生活的常态来发展自我。具体表示为,他们因为不想面对现实生活,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的优缺点,便会自己凭空地想象一个事情的存在,他们称之为“创意”,而这些创意的背后,包含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本土文化的误解,对于自有文化的不了解和对国外文化的夸大。
综上,这五个心理问题,是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五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下大学生的产量和质量,尤其关系到我们中国梦之文化复兴的进程。
二、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题的文章有5729篇,整体呈大幅上升趋势。中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态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成果的上升与实际问题更严重同时存在。基于此,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美国大学心理辅导工作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高等院校都设有学生咨询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学习咨询、职业咨询。咨询遵循“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指导思想,放松与鼓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叙述问题,由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是,对于那些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心理咨询人员还有义务为之联系到学校医院,或校外医生的精神科或心理门诊部就医。受美国的影响,日本大学心理咨询界也十分重视如何结合日本大学的实际有效地开展工作的问题。
相比于国外大学,我们的心理咨询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传统心理学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主要是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减少因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行为和违纪违法行为。如果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锁定为约束其不良行为,那么,容易滋生更多的心理问题。现今并没有针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机构。在网络时代的冲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之下,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锁定为确保大学生的人格健康。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其1952年发表的《文化的概念》一文中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社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调查研究显示,社会文化,作为一股无形的力量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更易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应当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便利,例如在固定场所设立“压力释放间”、“隐密倾诉间”等,这样的场所切忌明文标出“心理疾病患者”才可使用这样的标识,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进出,这不仅是一个让大学生发泄的地方,更是一个预防机制,不仅绿色健康,而且可以重复循环使用。
2.加强教育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师生建立良性沟通。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队伍的素质,无法满足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所以,心理咨询在人员配备方面应执行严格标准,突破传统的心理老师、教学老师和学生干部全体参与的模式,笔者建议应当只由一类人员组成,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前来咨询的学生,他们内心非常的痛苦,也不想让自己处在一个消极的状态,所以,当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抱着强烈的自救欲来咨询时,心理咨询室要呈现给学生一个权威、专业、认真的团队,学生会感受到有希望、有信心、有安全感。
要建立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所谓心理沟通,就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并且能够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促使师生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爱是师生进行良性心理沟通很好的润滑剂。因为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对学生有爱用诚挚的情感去和学生们进行彼此都充满信任的交流。从而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学习生活,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3.为大学生在人格最佳可塑期创造良好环境。“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五学教育是需要各高校付诸实践的,同时大学生也要自觉以“五学”要求自己。大学生人格最佳可塑期为入学初期即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两个学年。大学生做出极端事情,一般是在大三和大四,所以,大一大二这两年是引导、预防与治疗的最佳时机,最佳的环境是在大学校园。学校要培养的是“社会人”与“文化人”,社会人必然是具有健康心理的人。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积淀,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由身处高校中的大学生、教职员工所形成,因为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因素。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依赖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和学生会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校园文化包括学校历史、学校风气、学校氛围和学校精神。
增强大学生与校园文化的互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学校历史。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校是哪年哪月建立的,而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建校的初衷。在入学初期,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母校的校史,需要说明的是,对母校历史的了解不能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说教模式,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各个院系进行公开演讲,让学生自己去做PPT、开研讨会,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学校风气。学校的风气一般是社会人士对一所学校的整体的印象和看法。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让在校学生对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认可,才会安心地学习、生活,才会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学校的前途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愿意与学校同甘苦、共命运。同时,这种归属感会在群体中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违纪现象和不良现象自然会避免。并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因集体荣誉感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首要要求,更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3)学校气氛。学校气氛,一般与学校风气并存,学校气氛是学生身在其中的一个感知。具体说来是学生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一个客观与主观的评价,学生能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所呈现出来的这个学校的面貌与气质。学校气氛的确立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状态形成的,具有固定性与非固定性。这种情况集中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在艺术类大学生中,踏踏实实坐在校园里看书学习的机会相比非艺术类大学生少,他们经常需要到舞台上演出、到室外练习才艺、到社会中锻炼实践,所以,艺术类大学生会呈现出一个固定的态势,在学期的前四五个月,他们是奋力学习专业课的,即为气氛的固定性;气氛的非固定性,是针对气氛的固定性而言的,气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种学生老师共同作用下的沉淀。艺术类大学生,在每学期期末的时候会疯狂地走进教室,走进自习室,展开笔头上的专业课学习,这是在气氛内部的不固定性。学校的气氛就这样形成,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中,学校气氛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远大于对非艺术类大学生的影响。
(4)学校精神。独特的大学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追求,理想信念和个性品质。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到的校园精神,从不同的校训,到不同的指导理念,到不同的学术追求最后都是对学校精神的升华。大学精神往往在学生中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团结力和感召力,所以,大学精神的存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精神氛围。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以各种方式沟通彼此的思想,融合彼此的情感信念,培养和激发群体意识和团队归属感与自豪感。
总之,在新媒体不断带领新鲜的观念冲击传统信念的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面临全新的挑战,完善心理治疗与运作模式并加以创新,从而帮助其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的问题,他们直接关系中华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创新。90后大学生是全面接受新媒体的一代,是伴随网络一起成长的一代,是伴随中国传媒事业开始发展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思想与人生态度,直接关系未来我们国家在文艺事业中的竞争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要性,防患于未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迫在眉睫。
[1]李洪波.高校心理咨询模式构想[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学位论文)
[2]张菁.大学生心理咨询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学位论文)
[3]欧阳民.基于Web的高校校区在线心理咨询系统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学位论文)
[4]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体系构建[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学位论文)
[5]范春艳,陈海青.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03)
[6]李明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学位论文)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EB/OL].http://smile.ustc.edu.cn/show.php?contentid=1600.
[8]杨芷英.国外高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9]高美玲.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员的差异比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