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崛起与文化安全

2015-12-14郭凤海

党政干部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道德文化

郭凤海

(国防大学,北京 100091)

文化是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层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安全,多次强调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要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文化安全状况还不容乐观,文化领域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大国崛起的深层根基是文化崛起

从本质上讲,所谓文化安全,就是在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如何保持和延续自身的文化特质,而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离开了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也就没有了文化安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家崛起。

1.近代以来欧洲文化大解放,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持续崛起

从世界近代史看,一个国家的崛起,并不单纯表现为经济现代化,而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要素联系在一起,相互联动、相互推动形成的综合效应。其中,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兴盛繁荣,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深层底蕴。历史表明,近代西方国家的发达史不仅是一部扩张、掠夺史,还是一部技术、文化创新史。比如当年的德国,俾斯麦曾说: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胜利,早在小学课桌上被决定了。当时,从国王到民众,德国人都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再如英国,丘吉尔说过一句名言: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意味着滚滚财富。宁可失去滚滚财富,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把文化的重要性看到根子上去了。崛起破土于自我完善进取的能力,奠基于与时俱进、阳刚向上的文化精神。历史表明,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型,对西方工业文明异军突起,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用康有为的话说,就是“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1]

2.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大转型,有力地支撑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孕育形成了古代世界最发达的农耕文明和王朝盛世。但是,以儒学为主脉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是维护专制王朝社会秩序的文化形态,到了近代并没有随着时代巨变实现整体转型,没有转化为适应中国现代化要求的民族 “本土文化新体系”。所以,它在应对西方工业文明、坚船利炮的残酷挑战中全面失效,无法从思想文化上解决中国救亡自强的时代课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代中国发生了三次文化大转型:第一次是引进西学,从传统儒学向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转变;第二次是既批判传统儒学,也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文化转变;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向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三次文化大转型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相联系,这个奋斗目标就是从思想文化上推进中国救亡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当代世界文化大变局,使中国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文化时代

把握时代大势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了解当下,了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与以往相比,中国发展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主要是三化:全球化、资本化、网络化。

全球化推动了多样性地域民族文化的大汇聚。人类文化原本就是多样的。但在全球化时代,这种多样性并不是通过一个个特殊民族形态直接呈现,而是汇聚在一起,在不同文化形态的比较、交流、冲突与融合中呈现的。今天,尽管我们保持着中华民族原有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习俗,但同以往相比,情况有了极大不同。一方面,民族文化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2]276另一方面,时代大变局、社会大转型又使每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在普遍交往中得到彰显,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竞争在普遍交流中全面展开,使人类社会的活力空前展现。

资本化推动了人类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大转型。文化大汇聚必然蕴含着文化大转型。近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展国家,从西方坚船利炮中见识到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性人权、开放竞争等适应资本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见识到资本尽管充满血腥欺诈,却是激活资源的最有效杠杆,只有做驾驭资本的强者,才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不被淘汰,于是纷纷推动本国文化特别是价值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中国看,为应对西方资本挤压,追赶现代化,我们不得不放弃许多古老传统价值和生活方式。马克思说:“看到这无数辛勤经营的宗法制的祥和无害的社会组织一个个土崩瓦解,被投入苦海,……是会感到难过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 ”[2]765转型带来巨痛,但我们别无选择。

网络化推动了人类内在精神和活力的大迸发。网络化、信息化晚于全球化和资本化,但它对全球化、资本化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倍增加速作用。它以虚拟符号化交往超越时空、血缘和身份限制,使大量熟人、陌生人,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往;使世界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呈现在个体人面前,人们由此可以通过比较,自主选择确立信仰、信念和行为准则,使传统依赖型价值观向自主选择型价值观转变。它完全突破了传统社会精英对文化的垄断,使大众、流行、消费、娱乐文化空前发展,使网络影视、网上聊天、电子游戏、网络文学、网上购物成为消遣娱乐的必要方式,使文化在交织碰撞中展现出多极、多元、多样、多维、多彩的发展局面。

历史上,从传统农耕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是一次大转型、大升级,而网络化及其引发的人类文化全方位变革,则使全球资本流、信息流、知识流、人力流、物资流有条件进一步整合优化,加速推进农业集约化、管理柔性化、城乡社区化、交通实时化、教育远程化、医疗会商化、公务透明化、金融电子化、商品网购化,使人类文化的内在活力在相互融合与激发中连续迸发,轮番升级。

二、中国崛起的深层危机是文化危机

如前所述,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大发展、大变化,对大国崛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球化、资本化、网络化给当代人类文化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积极影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文化发展状况还不容乐观,文化领域还面临许多严峻安全挑战,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1.文化建设存在“三大缺失”

当前,从文化地位作用、核心价值体系和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舆论引导和网络建设、文化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文化走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看,我国文化建设在实践操作层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缺失”:

缺失一: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主流价值不彰,信仰选择面临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局面,理想信念出现选择性裂散。文化问题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信仰作为人心所信的指向,是人对某种文化价值体系的选择和持有。问题是,在当代中国,过去官方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社会上同时存在多种文化价值体系,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价值观念要素;建党以后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价值观念要素;中国古代“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等儒学价值传统;西方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等等。这些价值体系同时作用于社会,给人们的信仰选择提供了巨大回旋空间,使大众价值选择呈现一种明显的分散性。价值观选择日益相互疏离,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和对立,必然使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主流价值得不到充分彰显,人们的信仰选择纷纷游离于官方提倡的理想信念,转向其他思潮,信仰趋于多样化。

缺失二: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新兴道德不彰,内在道德良知与外在道德环境处于紧张状态,导致道德行为错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一系列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对人的正当利益的肯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个性的肯定、对人权的肯定;改革开放意识、进取竞争意识、自由民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和谐包容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等的增长,无不是社会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的表现。”[3]问题是,上述新道德并没有得到充分张扬,没有广泛渗透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中去。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旧道德交织,新兴道德建设滞后。由于道德标准错乱,一些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甚至也引发案件,其正义性常常得不到司法支持。这意味着积德行善有风险,致使人们的内在道德良知与外在环境处于紧张状态,多数人即便具有健全的道德感,也会成为“道德沉默者”,使诚信、善良、安全感等成为社会稀缺资源。

缺失三:与世界潮流相契合的民族精神不彰,在西方强势文化挤压下出现巨大文化赤字,国家软实力明显不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严重入超,赤字巨大。当国内许多企业挺进世界五百强时,文化企业却拿不出多少世界级品牌;当美国利用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创意产业才蹒跚起步。其他“走出去”的文化项目,比如戏曲、武术、书法、饮食文化,基本属于平面维度的文化,无法在垂直维度上,在信仰和道德高度上,彰显当代中国在发展中升华出来的核心价值和精神风貌。两千多年前,先人孔子在文化上很自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然而,今天我们不能不承认,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软实力十分有限。

2.文化发展面临“三大危机”

历史表明,文化是价值观、信仰、道德、软实力开出的花朵。价值观、信仰、道德、软实力是文化兴盛的命运所系。如果我们文化属性自相矛盾,文化体貌不伦不类,不能充分彰显顺应时代、进取世界的伟大民族精神,那么,我们的价值观、信仰、道德、文化尊严和软实力都将陷入错乱和危机。毫无疑问,我国已经进入深度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发展进程已经深深融入全球化、资本化和网络化国际大循环之中。从目前中西方文化竞争态势看,中国崛起至少面临三个方面的深层文化危机:

危机一:西方文化同化危机。全球化推动了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大汇聚。但是,在这个大汇聚中,各民族文化并不都处在同一个层次上,有的处于传统农耕文明层次,有的处于现代工业文明层次,有的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则处于后工业化和信息化层次。

在人类文化史上,高值文化同化低值文化、强势文化兼并弱势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鲁迅说过,历史上“我们为什么能够同化蒙古人和满洲人呢?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比我们的低得多。倘使别人的文化和我们的相敌或更进步,那结果便要大不相同了。……我们不但不能同化他们,反要被他们利用了”。[4]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大面积摧毁传统农耕文明,就在于它是一种强势高值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国家或民族如果不想灭亡,就必须大力追赶新兴文明。170多年来,我们始终把西方作为参照物,奋力追赶现代化,就是要避免被同化。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避免被开除“球籍”。习近平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质上也是讲,只有实现这个梦想,才能避免被西方同化,避免被“西化、分化”,避免亡国灭种。

今天,西方特别是美国,凭借经济、军事和文化优势强势挤压中国,用“三片”(好莱坞大片、薯片——快餐文化、芯片和微软操作系统)影响、“演变”我国。看看我国几十年反“西化、分化”、反“和平演变”的效果,再看看现在国内少年到底喜欢什么?是喜欢中国传统,还是喜欢好莱坞大片、薯片和芯片?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用细加论证,多数人心知肚明。这是什么?是很现实的被同化危险。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然而当中国文化真正融入世界时,我们却发现,文化世界与自然界一样,同样存在“丛林法则”。尽管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声称要保护文化多样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旦我们文化因落后于时代而失去竞争力,就必然沦为外来强势文化同化效应的牺牲品。

危机二:资本文化物化危机。资本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资本化、市场化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化效应。资本化伴随着对金钱和利润不知疲倦的追逐,极易使人的精神发生变异,诱发金钱欲、拜金主义,带来马克思所讲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的廉价商品是摧毁一切万里长城的重炮。它会衍生一种弱肉强食的掠夺价值观、以金钱和权力为底价的赤裸裸的人际关系。对此,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述:“金子啊,多么神奇的力量!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那么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尊贵,老人变少年,懦夫变勇士。它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窃贼获得高位,使恶棍受到敬爱;使歪脸的流氓得到少女青睐,使鸡皮黄脸的寡妇再做新娘;即使她满脸都是流脓的恶疮,也会被认为是娇艳无比的美娇娘!这就是金子,这就是金子的伟大力量!”

历史表明,只要存在商品货币、市场交易,客观上就必然滋生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的物化现象。外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里既有好东西,也包含着大量糟粕。自古以来,一些中国人嘴上虽然不爱钱,但骨子里却嫌贫爱富。这些年,资本物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结合,已经形成了共振效应。资本垄断产业,侵蚀公共权力,阶层贫富分化,一部分人对物质和金钱极度崇拜,人格货币化,人际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交换关系,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生蔓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诱导作用。

危机三:主流文化虚化危机。近些年,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反主流”思潮。所谓“反主流”,就是反传统、反权威、反中心,反对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文化。现实中,反主流的东西多了,主流就必然被遮蔽,被虚化。时下,在生活中特别是网上,戏谑历史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生活逆反主义等反主流文化现象很盛行,形成了巨大的虚化主流效应。

这种文化虚化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虚化历史传统。中国历史悠久,有众多人物、事件和厚重的文化传统。但是,近年流行的游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戏谑方式、恶搞手法对待传统和历史。二是虚化政府权威。这方面情况比较复杂。客观地讲,有的政府权威虚化,是由政府本身公信力弱化造成的。比如,在许多与政府或公职人员有关的负面事件中,往往是网络传言说一套,官方发言人或主流媒体说的则是另一套,而后续事实又证明一些政府部门自打嘴巴,无形中强化了民众对官方的不信任感,使政府权威弱化。而有的政府权威虚化,则与社会上一些人或势力尤其是敌对势力,制造网络无政府主义,对现政权恶意抹黑和攻击,直接挑战政府权威有着密切关联。三是虚化人的心灵。文化多样化有助于人们在文化比较鉴别中扩展视野、升华思想,但同时,也容易使人陷入迷茫彷徨、精神空虚。其主要表现,比如空荡,心灵空荡,精神飘荡,思想游荡,找不着北,定不了向;比如虚浮,思想虚幻,心志虚妄,心气虚浮,心态虚荣,没有着落,稳不住神;比如无根,文化无祖宗,思想无源渊,精神无主宰,生命无根本,缺源缺本,扎不牢根。由于心灵缺乏可靠寄托,心理脆弱、承受力低,自杀率、激情犯罪率上升。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干脆主张不要心灵寄托,不要人生价值,热衷推崇“无主题化”、“无灵化”、“碎片化”,宣传“无灵化、碎片化的逆反主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时下流行的所谓“无灵化文学”。“无灵化”文学现象,能够承载我们时代的心灵与价值吗?当然不能。

总之,在全球化、资本化和网络化时代,多样文化互动、碰撞和交融,既向我国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给我国文化发展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危机。其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同化效应、资本文化的巨大物化效应、反主流文化的巨大虚化效应,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成了严峻挑战。

三、立足时代有效推进文化安全建设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对发展先进文化的新要求,培养高度文化自觉,遵循文化发展特点规律,以前无古人的勇气和意志兴利除弊,推动文化创新,扎扎实实累积建设性元素,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增强文化创新力,彰显先进性

彰显先进性,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前提。彰显文化先进性,必须推进理论创新。当前,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提升思想文化领域理论创新和理论构建力。为此,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努力提高问题解释力。现在,我们思想文化领域面临问题很多,亟待从理论上作出新的回答。回答新问题,必须正视理论体系的不足,勇于自我修正。提高问题解释力,必须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努力提高理论层次和理论说服力。习近平指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关键要提高质量和水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精品意识。一切理论和文化精品,都应具有思想深刻性、不因时间延长而缩水、能永久引起群众思想和情感共鸣的精神产品。现在我们比较强调通俗化、大众化。但是,我认为,通俗化、大众化决不是浅薄化,而是要“深入浅出”地、更好地体现深刻性。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单单是因为它通俗,而是因为它深刻,能够深刻回答中国的现实问题。只有推出更多占领时代前沿制高点的理论精品,而不是搞一些陈旧老套的通俗读物和跟风作品,才能增强与其他社会思潮竞逐真理的能力,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2.增强文化整合力,彰显包容性

在全球化、资本化、网络化时代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相对于其他各种文化的包容性。这里有个文化建设模式转型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到市场经济模式,有了根本转变。但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模式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旧的思维惯性还在,“宣传走空”、“批判走火”,缺乏包容力。历史上存在过两种文化建设模式:一是“一元主导、多样互补”建设模式;二是“以一元同化、兼并其他文化”模式。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化大革命”,前苏联斯大林以政治手段,强行介入哲学社会科学乃至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都是典型的文化兼并事例。文化兼并、千篇一律违背文化规律,结果必然适得其反。习惯于这种模式的人不懂得,思想文化最终要靠真理和魅力征服人,如果只是满足于使官方文化在人为的政治保护伞下,基本不会遇到真正的对手,因而总是不战自胜,结果必然自我蜕变,就像温室里的花草,逐渐丧失自然生长力,丧失与其他思潮竞逐真理的本能。因此,繁荣和发展文化,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引领其他文化,要慎用政治手段。即使需要运用政治手段,也要更多地体现法治精神。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适应和习惯众声喧哗中彰显法治尊严。因此,应当深入总结历史教训,通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通过全面落实法治,形成凝聚无数人个性文化创造的体制机制,把文化发展包括思想文化斗争纳入制度法治规范之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互动,达成求同存异,追求最大共识与妥协的目的。

3.增强文化传承力,彰显民族性

有效维护文化安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此,必须有效整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是进行要素整合。传统文化的不同思想要素,或者同一思想要素在不同历史情况下,往往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如儒学体系中的“民本”,在君主专制社会主要是在矛盾中展开的,既包含重视民生的有益成分,也存在“君为民之主”、“官为民父母”的反民主糟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对其不同思想要素,或同一要素的不同方面,进行批判性整合,把积极成分从旧体系中剥离出来,转化到新的先进思想文化中去。另一方面,进行体系整合。要批判地扬弃一切传统文化旧体系,释放其中包含的优秀成分,在此基础上充分体现“阐旧邦以辅新命”的时代精神,建设有别于旧体系的本土文化新体系,也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4.增强文化适应力,彰显人民性

在全球化、资本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必须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价值取向,充分体现文化对商品和市场经济、对新媒体时代、对人民群众现实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适应性。增强文化适应性,既有一般普及层次的要求,也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但最要紧的是要充分体现人民性、群众性和普及性。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平凡人道德,普及全民道德。中国传统社会讲“舍家报国”、“舍生取义”,这需要极高的觉悟,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邓小平曾说,靠觉悟,不计利益,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不行。所以,社会道德建设必须体现层次性,既要褒扬“讲大我,不讲小我”的崇高道德境界,还要大力普及平凡人道德,着力培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社会道德风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道德。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形成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如对人的正当利益、合理价值的肯定,还有进取竞争、公正、和谐等意识,都是当前社会道德积极、进步、向善的表现。但这些道德观念尚未得到充分张扬。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道德观念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受到重视,道德权利回报机制、法制保障机制不健全,积德行善有风险。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就是用新的道德观念充实、完善社会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着与传统道德一致的成分,也包含着与新道德观念相通的元素,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应当大力加以倡导。

5.增强文化感召力,彰显正义性

历史表明,某种思想文化的感召力,取决于倡导这种思想文化的人的行为感召力。张扬实践感召力,是增强文化感召力的根本。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担当者。文化和价值观不管在内容上多美好,但如果没有共产党人的实践来配合,理论与实践反差巨大,也难以深入人心。人心由共产党人的实践来点亮。文化强国建设的成效、成败,关键取决于共产党人能否以自身理论和实践的彻底性,以自身实际行为的示范性,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中国人早就有“听其言、观其行”的习惯。过去通过引用毛主席语录就能在群众中取得共识,是因为群众相信我们言行一致。当年有人问张爱萍,共产党与国民党有什么不同?他掷地有声地说:一纲领不同;二言行一致。正因如此,当年,《社会主义好》这首歌特别流行:“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说得到,做得到,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立功劳。”“说得到,做得到”唱出了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与价值追求的真谛。因此,维护文化安全,必须努力达成理论正义性与实践正义性的高度统一。达不成这个统一,文化即使被装扮得美若鲜花,也不能起到凝聚人心、引领人民的作用。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兴盛,从来都是其提倡和传播者靠言行一致“种”下的,不仅靠感人的言说,更靠感人的行动。这是文化安全的根本依托,也是文化强起来的根本所在。

[1]康有为政论集(上)[M].北京 :中华书局,1981:298.

[2]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秋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 [J].求是,2012,(1).

[4]鲁迅全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7)[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9~310.

猜你喜欢

道德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