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国学童沐清风

2015-12-14袁南生

清风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童津巴布韦总统

文_袁南生

苏国学童沐清风

文_袁南生

我在苏里南工作期间,感到苏国的中小学生们真幸福,真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苏里南的孩子们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享受到社会无微不至的关爱,得到国家全方位的补贴;是因为学童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是因为对任何儿童、任何学生,包括孤儿、艾滋病死者的后代、残疾、智障的学子,都活得有平等感、尊严感。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

刚出生的小孩,不管有无母乳吃,每个月国家都会补贴从荷兰进口的优质奶粉8厅,每厅400克。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一律免费就读。全国中小学生在校读书时,午餐一律由国家免费提供。苏里南的中小学生虽然不存在“被自愿”买这买那的现象,但是,对校服之类的用品,确需学生家长自费的。然而,苏里南人认为,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不是赚钱的对象,在赚钱上,不能打孩子们的主意。所以,对于孩子消费的物品多是物美价廉。据悉,苏里南小学生最近定制的一套的校服,质量很好,设计新颖,一套价格只有35苏元(70元人民币),在苏里南,只相当于5斤大白菜的价钱。

苏里南没有重点学校,没有实验班,没有重点班,对孩子们来说,成长的环境从小就是平等的,从这个学校转到另外的学校,完全自愿,完全免费,不需要找熟人,不需要拉关系,不需要找有权有势的人写条子、打招呼,更不存在学生家长给学校提供赞助费,如果要提供,必须写一个自愿赞助的字据。

苏里南的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过得有张有弛、有滋有味。他们7点就前往学校,整个上午都是正课。但到了下午,则是打球、跳舞、唱歌、拉琴、班会、演讲比赛、参观等,这些活动保证了孩子们十足的天性,所以,苏里南的学生戴眼镜的极少,没有特长的极少,只要高中毕业,对多数学生而言,苏里南语、荷兰语、英语就都能朗朗上口了,如果是华人华侨的孩子,十之八九在中文学校还学会了汉语,印度裔、印尼裔、巴西裔的学生,通过各自民族语言中心的培训,也分别掌握了印地语、爪哇语和葡萄牙语。

这就是只有50多万人口的苏里南,却有苏里南语、英语、荷兰语、印地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汉语、爪哇语等不同语种的28个电视台的原因。同样,苏里南足球人才辈出,中小学生从小就踢足球,从苏里南中小学生中,走出了克鲁伊维特、里杰卡尔德、古力特、温特、西多夫、戴维斯等世界级足球明星。苏里南中小学生花大量时间学习唱歌,这里几乎人人都是歌唱能手,苏里南任何正式国家活动,国歌都不是乐队演奏,也基本上不播放唱片,而是清唱。这是同苏里南中小学生不是读死书,不死记硬背,而是能接受到多样化的教育分不开的。

苏里南儿童学从来不需要在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以后,还让家长掏钱补课,放学回家后,几乎没有任何家庭作业,也从来不需要家长配合老师督促这个、关注那个,从不需要家长为这为那签字。当然,更不存在过年过节要记得谢谢老师,给老师送礼的现象。

特殊的学童受到特殊的照顾。例如,三胞胎的家庭受到国家特别的关心,苏里南法律规定:国家每月给三胞胎家庭3750美元的补贴,连续补贴3年,也就是说,一对夫妇,如果生个三胞胎,每月可以得到国家相当于23600多元人民币的补贴,一年下来就是283000多元了。至少在3年内,一家人靠这三胞胎就衣食无忧了。2011年,驻苏里南大使馆举行中国援助苏里南200套低造价住房交接仪式,总统费内西安、议长苏摩哈尔乔、外长克拉赫等高官,邀我一起,特意把第一套低造价住房的钥匙,交给了一位三胞胎的母亲。那一刻,我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了苏里南这个国家对特殊小孩的关心。

苏里南中文学校第17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

“中专毕业”照样当总统

在苏里南,按照惯例,总统夫人是国家慈善机构的“负责人”,在关注、扶助弱势学童方面,总统夫人总是走在最前面。我担任驻苏里南大使以来,先是陪同费内西安总统夫人到孤儿院慰问,邀请总统夫人带着近20位残疾人到官邸做客,后应鲍特瑟总统夫人的要求,动员当地华人华侨、中资企业为孤儿、残疾学童上学提供帮助,进行了3次大的扶助弱势学童的活动:一次是和总统夫人及7位部长夫人一起,驱车到内地落后地方一个已建立了近100年的孤儿院,为生活在那里的70来位孤儿提供电脑、空调、文具等用品,由当地华人妇女提供赞助;一次是推动中资企业为生活在丛林中的贫穷的黑人小孩提供了100套学习用品和营养品;还有一次是陪同总统夫人出席华商义卖活动,将义卖一天的利润捐赠给残疾学生,总统夫人和残疾学生代表都坐在现场,我陪总统夫人将捐款和物资直接交给残疾学生代表。

有一个细节使我对苏里南社会对特殊学童权益的保护感慨不已。2011年,我陪费内西安总统夫人一起到一家孤儿院慰问,大连国际合作集团为孤儿们送去了玩具、食品和学习用品,并为孤儿院修理门窗,修整道路,2家华商公司也送去了学习用品和食品等,当随行的中文媒体记者和使馆人员、中资企业人员想拍下有关照片时,总统夫人说:请大家只拍老师等成人的镜头,不要拍孩子们的镜头,以免社会上的人知道他们是艾滋病孤儿,我们要尽量避免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受到的伤害。总统夫人的这番话,说明了苏里南真把艾滋病孤儿当回事。

为什么苏里南学童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能如沐清风?我觉得至少有如下原因: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书,把读书多少与人生幸福多少、成功机会大小、社会地位高低挂钩,苏里南人则从来没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他们的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告诉他们,读书多不等于“自有黄金屋”,不等于“自有千钟粟”,更不等于“自有颜如玉”。苏里南总统鲍特瑟只相当于读了中专,不少人没有读什么书,照样发财,照样当了部长、省长、议员。

苏里南资源极其丰富,只有50多万人口,人口规模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县,整个国家却拥有90%的原始森林面积,有大量的铝矿、金矿和石油资源。资源如此丰富,谋生根本不是问题,所以没有必要死读书,没有人会死读书。中国人口多,资源有限,生存竞争激烈,几千年来,读书一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主要手段,这是不少中国人读死书、死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里南各种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而不是官方来调节,苏里南没有一生做官的人,今天在台上,明天肯定在台下,所以,苏里南人从来没有“读书做官论”,从来没有所谓“公务员热”,谁也没有必要走读书当官的路。

苏里南人主张顺着人的天性去养育小孩,让孩子从小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条件去锻炼身体,去亲近家人,去熟悉自然,去结交朋友。因此,苏里南儿童戴眼镜的少,肥胖的少。在中国,不少国人骨子里信奉的还是自古以来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使儿童学子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整个中国起早贪黑最忙的是中小学生,那么,在苏里南恰恰相反,活得最轻松的恰恰是中小学生。

苏里南家庭混血十分普遍,白人、黑人、黄种人、棕色人等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居家庭多,单亲家庭多,信奉的是“此生潇洒是硬道理”,没有所谓“光大门楣”的意识,价值的第一判断是活得高不高兴,而不是小孩会不会念书,因此,要苏里南人牺牲“潇洒”,全家都围着小孩念好书去转,他们万万不干。中国人则相反,几千年来不是按照人的天性去培养小孩,而是要小孩光宗耀祖,小孩从小就背负为“家族争光”的责任,光宗耀祖的一个根本标准,在古代是中举,是进士及第,是名列三甲;在现代是考上重点大学,是考上公务员,端上铁饭碗。

教育支出在GDP总量占的份额很大,估计超过6%。苏里南2012年GDP总量约为46亿美元,财政收入约为13亿美元,仅每天免费供应中小学生85000份午餐,每份3.33美元,每天283000美元,每年上学250天,一年下来就是5827.5万美元,这并不包括老师工资、校舍支出、教学仪器设备支出等教育支出大头。

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苏里南学童如沐清风的情况是否是苏里南独有的现象?据我亲身观察,并不是。

来苏里南工作前,我曾在津巴布韦担任了2年半时间的中国大使,亲眼看到,津巴布韦中小学生的学习硬件虽然比苏里南要差,但学习的理念、方式,社会对中小学生的要求、期待和态度完全一样。到津巴布韦工作后,使馆官员和中资公司职员的一些子女在当地上学,他们告诉我,津巴布韦中小学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的比重比中国中小学要大得多。中国烟草津巴布韦天则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志涛的儿子在津巴布韦上高中,他对我说,每天上午除有数理化之类的文化课外,还有体育课,每次体育课教你学会一种体育项目,读到高中时,依次已学完了田径、球类、游泳等项目。

跟苏里南一样,津巴布韦中小学生下午也不上正课,而是每周两个下午搞体育锻炼,每次3小时,两个下午参加体育比赛,两个下午学习音乐,如学习钢琴、木琴等。津巴布韦教育大纲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择学习几个体育项目,当然也必须选择学习2个音乐项目。如李志涛的儿子虽只有15岁,高尔夫球就打得很好,80多杆就能打完18个洞。同时他的木琴也弹得很好。

我曾经疑惑,这么多时间花在体育上和其他课外活动上,苏里南和津巴布韦的教育质量到底怎么样?其实,如果按考入美国、荷兰等名牌大学的应届学生比例来比较,苏里南比中国的比例要高得多。因为中国学生基数大,能到国外留学的学生虽然数字很大,但比例很小;苏里南学生基数很小,出国留学的比例自然很大。当地华人华侨的小孩许多都到美国、荷兰等国家留学。

津巴布韦的教学质量也非常不错。津是非洲第一教育大国,受教育率达92%。每年南部非洲都有不少高中毕业生考入英、美名牌大学学习,如果讲升学率,南部非洲的比率并不比中国低。例如,津巴布韦副总理穆坦巴拉不到30岁就是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航天局高级工程师,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典型的体育迷,读中小学时经常泡在球场和田径场上。

津巴布韦华商石某的女儿在国内上的小学,在哈拉雷上的中学,也就是说,她在中学时虽然和黑人同学一样花了不少时间打球、跑步、弹琴、跳舞,但照样可以考上哈佛大学。这说明,相比于南部非洲的中小学教育,中国大陆的中小学教育的体育、音乐、美术等分量还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中国中小学生的负担太重,没有太多时间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同时,又由于多是独生子女,难免娇生惯养。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积极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一定会被夸张为孝顺。然而,笔者亲眼看到的却是,苏国学童沐浴清风的同时,他们在家里也乐于做家务,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反过来也增进了社会的清风建设。

苏里南、津巴布韦、美国等国家的家庭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特别是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然成风。美国的小学、中学时期是中小学生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时期,高中、本科、硕士、博士,学历越高,学习生活越紧张。中国刚好相反,中小学生比大人还忙,学历越高,学习生活反而越有弹性。这种情况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尽早找出解决的办法。

(作者系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此前任中国驻苏里南大使、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应邀为本刊撰写专栏稿件)

猜你喜欢

学童津巴布韦总统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换新币
XINMU/欣慕 XM001
HAOBAIBEI/好百贝 HBB-A
anyin/安茵 ABA601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总统过生日
津巴布韦的绍纳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