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锐观点

2015-12-14

清风 2015年9期
关键词:灾难

新锐观点

安不安全不能靠拍胸脯,要拿数据说话。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8·12”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强调,这是一次危化品爆炸,环保人员一定要24小时在线监测,有没有超标的有害气体,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都要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新华社8月18日)

李克强赴天津“8·12”爆炸事故现场部署救援处置工作

一些人惯常以今度古、以己度人,让理想、信仰、道德这些美好的德行在历史认知中步步退却,看不到在个人之上还有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因而形成了荣辱颠倒、是非迷失的历史观。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利益是历史的重要动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不过,如果把利益视为少数人对权力和财富的攫取,就难免戴上“个人利益”的有色眼镜分析一切。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历史观也是现实的投射。(《人民日报》8月12日)

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首先必须把公民的权利放出笼子,给公民松绑。

——法学家郭道晖说,放出笼子,就是形成法治社会,让公民社会来监督国家权力,监督政府。(《炎黄春秋》2015年第8期)

郭道晖

一定程度的所谓“炒作”是媒体的天性,认为很多工作可以在毫无舆论“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这是一种幻想。

——现在有的地方在出了问题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试图阻止媒体报道,一旦处理不当,就迁怒于媒体,宣称是媒体炒作导致了不良局面。《环球时报》发表评论称,这种逻辑的蔓延对全社会总结经验和教训相当不利。(《环球时报》8月12日)

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既要破又要立,但很多官员思想和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从而导致“不会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撰文说,一些官员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比较习惯依靠个人的直接体验与领悟来做事,其思维方式和工作路径还是老套路,对于经济社会的各种新变化,并没有真正地从理性的层面去认识和领会,由于原来所熟悉的工作套路不管用了或不能用了,他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人民论坛》8月上)

薛澜

允许不再认同党的主张和宗旨、离开党的组织多年、已经不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党员自动脱党或申请退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淑真说,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成员最多的执政党,单纯追求党员的数量不仅不会带来积极意义和价值,而且会有负面效应。因此,可以探讨使得不再参与政党活动的成员安心退出的机制。(《人民论坛》8月上)

周淑真

“灾难文艺腔”的泛滥中,看到的是一些人失去了用人话表达悲伤的能力,看到了灾难表达的话语贫乏、思维偷懒和情感枯竭。

——每一次灾难,都会冒出一些“借灾难表演媚态”的文学奇葩,评论人曹林说,当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灾难的真诚悲痛时,这样的表达就成了一场消费灾难和表演悲伤的、无耻的文学竞赛。(《晶报》8月18日)

人走了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

——学者顾伯冲撰文指出,一些官员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这种现象不仅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且导致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甚或拉帮结派、山头林立,搞得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开展,进而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人民日报》8月10日)

顾伯冲

个人的无意义感、无归属感、无认同感、孤独感,是许多现代人的精神心理状态。

——现代社会治理中,政治精英、制度学者容易强调制度建设及其功能,这是对的。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授葛晨虹说,我们在强调大力发展外在制度性规范建构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现代人的内在心灵秩序问题。(《北京日报》8月18日)

葛晨虹

如果看不住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权力,中央机关不能在从严治党上做出榜样,就谈不上以上率下,反倒会上行下效、带坏风气。

——《中国纪检监察报》发文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党内监督全覆盖。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地位重要、权力集中、影响力大,理应在加强党的建设、执行党的纪律上走在前列。(《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17日)

“国学热”不应该也绝不能突破现代政治价值的底线。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师伟撰文,在公民意识与能力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国学热”对旧道德、旧伦理的美化性表述及崇拜儒家经书、崇拜儒家圣人等经学化思维方式,不仅将极大地妨碍现代政治价值在中国社会的发育与普及,而且对主流意识形态所建构和依赖的现代政治价值也会产生极其明显的侵蚀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8月19日)

张师伟

刑法的去性别化,不仅是保护男性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两性平权的必然要求。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将刑法第237条的“猥亵妇女罪”改为“猥亵他人罪”,将“妇女”改为“他人”,意味着猥亵罪所保护的对象不再只是妇女。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仁文认为,这种修改是必要的,因为以前刑法对女性“过度保护”背后所隐含的 “物化”女性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南方周末》8月13日)

如果大家都用实用主义态度对待制度,各取一些、各舍一些,那么一个全面、完整的制度就会被肢解,最终导致制度彻底失效。

——云南省楚雄州委党校副校长李志昌撰文,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制度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好,制度实用主义是一个重要原因。(《学习时报》8月18日)

即便人们再心急,也应该清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目的,绑架了别人的行为,剥夺了别人的自由和权利。

——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开始到马云的微博“逼捐”。评论人李劭强说,认为自己的意图是善良的,就强迫别人做非强制性义务的事情,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心办坏事,个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保证。(《羊城晚报》8月17日)

猜你喜欢

灾难
雷击灾难
《鼠疫》:即使生活是一场灾难,也要用爱去抗争
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
灾难新闻采访中的人文关怀
SPECTER OFTHE TIANJIN MASSACRE
父母的溺爱是孩子的灾难
灾难与悲悯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
重量(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