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5-12-14钟家军张红洁许燕萍

企业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教学改革

钟家军+张红洁+许燕萍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面临课堂教学薄弱、课外教育指导局限、学生自助缺乏等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学改革;思路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目前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6号”文件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教育转型,招生数量的增长率在逐年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高等教育面临不少新的问题和困难,高等教育的这种超常规发展对正处于发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教育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等现状。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与表现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一些分歧,集中表现为理论化与技能化之间的争论。所谓理论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理论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状况。所谓技能化,是指强调课程教学的实践技能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时实践技能的提高,注重具体方法对大学生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这种分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及其质量的规格和统一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许多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授——受”式为主,教学方法则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该门课程同样也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但在具体表现上,相对于不同类型的师资表现的形式又有所不同。对于心理学专业师资,教学时是以理论串讲为主,缺乏案例佐证;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学时则又是以案例串讲为主,缺乏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疏理。这种教学方法单一化表现,必然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不科学。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从“评教”的角度看,许多高校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忽视该课程的专业特殊性,往往以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来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则主要关注纸加笔考试分数的量化结果,忽视对他们实际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致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发生方向性错误:只突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相关技能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事,也是整个学校的事。因此,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心理训练,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各高等学校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既面临着扩大招生的问题,也面临着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层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只是停留在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教育方案、无具体措施上。那么,当我们意识到新世纪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之时,首要的是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

(二)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尽管高等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很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好的效果。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并以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三)课题的理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还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四)建构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客观地给我们对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许多困难。且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个性的完善是人全部生活经历、经验积累的结晶,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完成的,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期望学生上几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就发生彻底改变,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评价中,反对以单一考试的量化手段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等划类的传统评价方式。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大学生经教学之后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2009,2:92-94

[2]廖壮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探索.梧州学院学报,2008,10:97-1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教学改革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