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9年安徽人口统计数据考察*
2015-12-13石庆海王倩
石庆海,王倩
(巢湖学院a.思政部;b.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1945—1949年安徽人口统计数据考察*
石庆海a,王倩b
(巢湖学院a.思政部;b.艺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从梳理纷繁复杂的人口统计数字的来源入手,探究了1945—1949年间安徽省的人口调查与登记的推行情况,尤其是学界引用较多的1946年、1947年等年份的人口数据,且以1947年怀宁县人口调查的实施方法和过程一窥安徽省当年的人口调查全貌;利用人口性别比、人口年龄结构等人口学方法对1947年的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1947年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安徽省1945—1949年间相对较为完整、可靠的人口统计数据,但与当时实际人口状况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使用这些数据进行历史研究时需要谨慎甄别。
安徽省;人口统计;1947年
人口数量研究是历史人口研究的主要方面,是研究人口其他方面变化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国时期,由于官方统计事业的起步与发展,以及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各种社会团体和学者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留下了大量的人口统计资料与研究成果,为我们探究民国时期安徽的人口数量提供了不少宝贵的直接或间接素材,使得这一研究成为可能。但是,民国时期的人口统计数字来源复杂,结果互异,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在有关中国近代的各种统计资料中,人口数量是最不准确的。因此人口研究的第一步,应该尽可能对统计数字搞准确。”[1]笔者曾对民国不同时期的安徽人口数量做了一定的梳理和考证①。本篇论文是这一系列论文的一部分,拟着重考查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安徽人口相关的统计数据,并对其间调查统计执行较为彻底而得出的1947年人口数据作分析。
一、1945—1949年间安徽人口调查与登记的推行
抗战胜利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急需户口资料,国民政府便令各省在收复区举行户口清查作为户籍登记的准备。并通电各省市政府根据办理户口清查或户籍登记结果,将每年1月及7月的资料整理上报,以汇编全国户口统计。
1946年12月内政部统计处编印出版了《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安徽省3 428 149户,21 842 039口,其中男11 577 014人,女10 265 025人,户均口数6.37,性别比112.78。其中桐城等3县以局部控制区户口填列,怀远等3县户口则是1936年的统计,宣城等14县是1944年的统计,其它为此年7月数[2]。1947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的《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也记载了这一数据,材料即来自于《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
另外,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省府关于本省人口及粮产盈虚状况与农林部的来往文书》也记载了1946年安徽人口数,乃是1947年1月安徽省上报农林部的材料,见表1。
表1 1947年1月安徽上报农林部之1946年安徽人口数
说明:宣城、宿县、桐城3县尚有局部户口未清查,本表所列仅系已清查区域数字,泗县、盱眙、天长、怀远等4县情形特殊,户口清查未办竣,本表所列系其1936年户口数①。原表为21 816 560,但男女人数总和应为21 815 560。
第三种1946年安徽省人口数字为杨子慧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所载为22 122 093人,文后注明是来自于内政部户政司1946年左右的调查[3]。
以上三种人口数字可能是这一年不断公布、上报、修正人口数字的结果。但是每一种数字都不完全。可以看出,此时安徽省的户籍登记与人口清查仍然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
1947年安徽继续推行户籍登记,1943—1947年安徽办理户籍登记情形暨收复区实施户口清查情形如表2、3所示。
表2 1943—1947年安徽办理户籍登记的概况
说明:历年已办县(市)局数系累计数。各省所辖县市局旗数系根据1947年12月份内政部方域司统计数填列。
表3 安徽收复区实施户口清查的概况(1947年12月)
截至1947年,全国只有14个省户籍登记办理完毕,安徽是其中之一。这一时期,户籍登记的项目除了乡、镇、保、甲数之外,还有户数、口数、户均口数、男子数、女子数、性别比6项内容。由于当时已经“实施干部训练,确定事业经费,加强督导考核结果,各省办理情形已渐趋切实”。调查统计方法也有改进,调查“均有‘调查日’,全县同时办理”。资料整理“则由县政府集中办理之,并废弃划记法,改用条纸法,该法手续较为繁重,而结果则较为正确。”在各项统计数字中“当以户籍登记结果为最可靠,根据年来各级督导人员抽查结果,其误差率多在百分之二以下,户口清查材料,则误差稍大,至于各种补充材料,则多历时已久,不能代表现状”[4]。
1947年安徽省的人口数字也有多种来源。1947年7月内政部人口局编制的《全国户口统计》记载安徽3 412 482户,21 705 256人,其中男11 501 405人,女10 203 851人,户均口数6.36,性别比112.72[5]。此系保甲清查或户口登记数,除了霍邱为1946年7月数,其余均为1947年1月数,时间一致性较好。另外,1948年的《中华年鉴》记载,安徽在1947年7月有3 547 328户,22 293 288人,其中男11 769 892人,女10 523 396人。此系内政部根据各省市政府呈报内政部资料在1948年1月公布之数[4]。此外还有两种1947年的安徽省人口数据为22 493 143与22 489 842。
1948年内政部人口局编印了《民国三十七年上半年全国户口统计》,安徽省大部分县份的数字都为是年1月数,乃户口调查与登记的结果。安徽3 595 732户,22 462 217人,男11 869 001人,女10 593 216人,户均口数6.25,性别比112.04[6]。其中,临泉、亳县为1946年数,太湖等16县为1947年4月数,寿县为1947年7月数,其余为1948年1月数[6]。
综上可见,抗战胜利后,安徽省各年上报及公布的户口数据中,无疑是1947年的数字时间统一性较好。此年安徽人口数字有不同来源,但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明确说明数字来源于全省性的户口调查,笔者将以此为准。
安徽省本来准备将1947年3月12日午时作为全省户口总清查的标准时刻,但后来因为“各县表册均未能如期印制完竣”③,便改为4月15日午时为标准时刻。省政府曾电令各县切实举办此次户口调查,各督导员、乡镇长认真执行,“户口清查为实施宪政之基本工作,举凡国家今后一切设施均有赖于户政为之参考,故中央三令五申严饬注意。兹此本省户口总清查业已开始,惟兹事体大仰各级主办人员应本事事求实之精神,革除以往照旧腾新,闭门迭契之陋习,并不得有遗户漏丁等情事,如各地经清查后发现再有上项情事时,除该管乡保甲长按情节轻重予以撤职或送法院惩处外,该县县长及民政科长均应从严议处。”④
1947年安徽省户口调查的具体执行情况,由于资料的缺乏,现在已经难以复原,但是从当时怀宁县执行此次户口调查的过程仍可窥一斑。怀宁县为了“为加强各级编查人员了解户籍法令及填表等手续起见,特准备召开户政讲习会二周,俾免错误,藉收事功。”⑤并且拟定了《召集户政讲习会办法》。在“召集户政人员讲习时曾剀切详明指示并严令各乡镇长切实赶办,暨派员分途督导”⑥。可见怀宁县对这次户口清查十分重视,为了切实举行此次户口调查,事前做了准备,事后也进行了检查。这次户口调查,怀宁县政府特地制定了《怀宁县府关于本县户口清查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1.确定经费。费用由县政府统筹,不得向乡镇摊派。“国民身份证及门牌均应依规定向人民收取工本费”,“督导人员派费应由县府旅费内匀支,编查人员应由乡镇保甲长及学校员生充任,毋庸另列经费预算。”⑦
2.调查人员。以乡镇保甲人员为主干,以乡镇民代表、学校公教人员及地方公正知识分子或热心公益人士为协办。
3.时间安排。一周,不得逾限。
4.调查方法。调查人员以回避本保为原则,免生弊端。县政府指派职员分赴各乡(镇)督导,各乡镇公所全体职员应分途督同各保甲遵照规定办理。须挨户调查,革除乡保任意送报之弊。调查时以保为单位,每保成立一调查组,由保长兼任组长,保代表及保校教员及地方知识分子为组员,另由乡镇公所或学校指派职员一人会同督促各甲甲长挨户清查。调查员应依表内规定各栏逐项询问,照被调查人所答填入,每户查填完竣应在该户门上书写‘查讫’二字。户口调查完竣后,县政府派出的督导人员应督同乡(镇)长将各项统计报告表漏夜汇编完成,亲带回府,不得空手消差。
5.注意事项。调查员不得接受人民任何招待。
6.奖惩。各乡镇保甲长及调查人员若有借端需索等不法情事者,依法惩处。能依限完成且查报确实之乡镇,所有出力人员分别予以奖励。不能如限完成,经抽查有错误者,按照情节轻重,分别予以不同程度的处分,并负担复查费用,无现职可撤者,暂不录用。凡人民有意规避或拒绝查记或故意妄报,如一经查出,依法严惩。
人口调查完竣后,怀宁县检查时“发现漏户漏丁及不确实情事颇多”,便强调“各级人员应体斯旨,切实督导所属,认真执行。”并且声明内政部专员即将视察怀宁县户口调查工作,县长也“将亲临各乡镇轮流抽查,如抽查时再有上项情事发生,各级主办及承办人员均应受严厉之处分,各督导人员并应负连带之责。”⑧
1947年11月15日安徽省政府致电内政部:本省“除亳县因匪军窜扰未能遵办,临泉、潜山两县户口查记甫竣即被匪军窜据,统计尚未完成。及婺源本年八月方划归本省管辖正督饬编查保甲及办理户籍登记,俟办竣再行转报外,其余合肥等六十县市初次户籍登记六种人口统计表业据先后送到,相应汇编总表随电送请查照核备。”可见,1947年安徽的人口总清查各县办理时间相对一致,人口数字也较为齐全,颇具参考价值。
为了切实举行此年的人口调查工作,中央明令各县1947年度的中心工作就是整编保甲清查户口。另外,从1943年开始中央政府即拨款贴补各省的保甲编查与户口清查经费,1947年行政院核准在国家总预算“县市建设补助费”项下“划出三十亿元,补助各省市户政经费”[4]584,拨支各省市备用。安徽省也将户政工作作为本年度工作中心,为了督促各县市切实办理,令每县以一乡为户政示范乡,举办各县户政竞赛,并令各县将户政示范及户籍登记工作竞赛情形详报省政府。
1948年宿松、铜陵、当涂、南陵、舒城、凤台、石埭、霍邱、望江等县都有致电省政府报告示范镇户政工作情形,大多数县份都在办理中,其中宿松因中共力量的存在,无法进行,立煌所属各乡镇尚有多数未收复,也无法办理。也就是说,自1947年8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到全国解放前,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口数字。所以,1947年的户口调查是安徽省解放前最后一次真正得以执行的调查,这一年的人口数字也是抗战后至解放前安徽最具参考价值的数字。
二、1947年安徽人口数据分析
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安徽省政府财政厅36—37年关于工商、农、教育、财务、水利、土地、人口等问题的统计报表》、《各县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与省府的来往代电》与《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三个档案都记载了1947年安徽人口调查的结果,其中前两个档案所载各种人口项目数字较为齐全(表4)。
表4 1947年安徽的人口统计数字
说明:亳县因“匪军”窜扰1947年度户口查记未能完成,潜山、临泉户口查记甫竣即被“匪军”窜据,统计工作未能完成,婺源1947年8月划归安徽,尚在督饬赶办中,表4所列为该县1946年数字。
表5 1947年安徽人口分年龄组人口性别比
1947年安徽人口统计与地区性人口抽样调查中的分年龄组人口性别比如表5所示。从总人口性别比来看,1947年安徽的人口统计的数据为112.52,这与抗战前统计中的高性别比已不可同日而语(1928年的数据为128.49,1931年的数据为127.98)。有可能是因为经过抗日战争,“男子死亡的平均比率是妇女的数倍”[7],从而使男女比例降低。或者在调查中,女子漏报的情况有所改善。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份的人口性别比的统计数据中也表现出来,譬如江苏省1936年人口性别比为116.33,1946年为110.37,1947年为110.76[8]162;江西省1931年人口性别比为120.01,1946年为108.25, 1947年107.33[8]169-170;湖北省1931年人口性别比为122.65,1946年为112.74,1947年为110.78[8]174;湖南省1936年人口性别比为122.19,1946年为109.75,1947年为111.55[8]178。不难发现,抗战前中国各省份的人口性别比普遍较高,抗战后人口性别比则大大降低。因此安徽省1947年人口统计数据中总人口性别比大大降低符合民国时期抗战前后的人口变化规律。
但是,进一步对1947年安徽人口统计数据做分析,我们仍然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各年龄组来看,15~39岁人口性别比为109.72,该数据仍有偏高的嫌疑。1929—1933年间在安徽等22省进行的中国土地利用调查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期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抽样调查,其调查结果无疑是具有相当代表性与相当价值的人口学资料”[8]94。在这次调查中,1929—1931年间安徽省15~39岁年龄组的人口性别比为109.06。此外,1921—1925年卜凯在安徽省等7省16处进行的人口调查,统计出15~39岁年龄组的人口性别比为100.23。按照常理,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青壮年男子人口损失应较女性严重,因而15~39岁年龄组人口性别比仍然与20世纪20~30年代初的两次抽样调查如此接近,不合常情,应当更低。同时,根据表5,1947年安徽人口统计数据中40岁以上年龄组人口性别比不降反升,由1921—1925年卜凯调查数据的93.94、1929—1933年中国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97.77升为1947年的107.90,这也毫无理由。
由表6可知,1947年安徽人口统计所得0~14岁年龄组人口数占总人口比率与其它资料所载的平均值33.43%相比,相差不大。15~39岁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与其它资料所载的平均值41.63%相比,相差较大。而4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很高。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这种情况也有不符合常情之处。1928年安徽16~40岁年龄男子数为5 060 645人。而1947年安徽18~45岁年龄的男子数只有4 420 424人。如果这是因为战争中青壮年男子人口损失较大,那么的确可能使得15~39岁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降低,从而导致其它两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增加。但从1947年的统计来看,4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率的确比平常年份高出很多,而0~14岁年龄组人口却比平常年份低。
表6 1947年安徽人口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三、结语
综上,1947年安徽人口统计与当时实际人口数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所得人口数量不能直接作为这一年的安徽人口数。学者在利用1947年安徽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历史研究时,需要对其进行补充修正,不能不加辨别地引用这些数据作为当时安徽省真实的人口数字。以抗战前比较可靠的1928年安徽普查人口数据、1929—1933年中国土地利用调查所得的人口第一手资料和建国后1953年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基础,参照民国时期其它年份安徽省各县人口统计资料,应用历史学、人口学的方法进行检验、复原,应能重建1947年安徽省人口数量和人口的动态变化。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笔者相关的研究包括:《清末宣统年间安徽人口普查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928年安徽人口普查研究》,《安徽史学》,2010年第2期;《1936年安徽保甲户口编查数据的考察》,《南方人口》,2011年第3期;《20世纪30年代安徽的保甲户口编查与人口统计数字分析》,《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936年安徽保甲户口数据的分析与修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民国安徽人口史研究综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②22493143数字来源:L1·1(2)·382《各县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与省府的来往代电》,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84~85页《人口统计报告表总说明》记载为22493143,但第86页的人口统计报告表(一)记载了各县人口细数,总人口数却列为20699023。原因是:根据人口统计报表总说明,潜山、临泉、亳县因共军关系未报数字,表中也没有3县户口数,但3县1946年12月报数分别为230602、727456、494006人,宿县有十乡镇未报,人数大约为20万,由于婺源在1947年8月改划归安徽,户口查记尚未办竣,原表列出婺源县人口数,但计算总数时并未计算在内,若将潜山、临泉、亳县、宿县、婺源这些数字加入20699023则正是22493143。22489842数字来源:L1·1·49《安徽省政府财政厅36~37年关于工商、农、教育、财务、水利、土地、人口等问题的统计报表》,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262—266页。但其第262-266页安徽省现住人口年龄分配报告表与第271页安徽省现住人口籍别统计报告表记载人口总数却为20895722。原因是:潜山、临泉、亳县、婺源数未计入,宿县人数表列1252524(已经将L1·1(2)·382中宿县未报的十乡镇人数加入),将未加入4县人口以L1·1(2)·382中所列数计入,则合计数为22489842。实际上此表与L1·1(2)·382数据来源相同,各县数据也相同,导致差别的是宿县的人口数,因L1·1(2)·382中宿县有十乡镇未报,以20万的估计数填入,此处宿县人口完整,两个档案中的数据为同一来源。另外,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325页的安徽省人口统计报告表亦记载安徽人口数22489842。表中潜山、临泉、亳县3县为1946年所查数字,婺源县人口142056,宿县为1252524,可知三个档案数据为同一来源。
③《省府颁布全省户口总清查日期改为四月十五日开始代电》,1947年3月28日电,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20页。
④《怀宁县府关于切实清点户口代电》,1947年4月30日电,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1页。
⑤《怀宁县府关于饬派员来府讲习代电》,1947年2月18日电,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13页。
⑥《怀宁县府关于切实清点户口代电》,1947年4月30日电,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1页。
⑦《怀宁县府关于本县户口清查办法》,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24~27页。
⑧《怀宁县府关于切实清点户口代电》,1947年4月30日电,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1、3页。
⑨L1·1(2)·382《各县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与省府的来往代电》,安徽省档案局所藏档案,第81~82页。
⑩L1·1(2)·380《安徽省政府关于民国三十六年度人口统计表及各县户政工作的内部文件》,第325~327页。L1·1(2)· 380与L1·1·749各种数据一样。亳县、潜山、临泉、婺源人口数都是1946年数字补列。L1·1(2)·382各种人口项目各县数字都与前二者一样,只是亳县、潜山、临泉、婺源以及宿县十乡镇人口数没有计算在内。但是考察一些诸如年龄结构之类的比例关系影响不大。
[1]闵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6(3):69.
[2]国民政府内政部统计处.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Z].1946.
[3]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4]中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华年鉴:上[M].南京:中华年鉴社,1948.
[5]国民政府内政部人口局.全国户口统计[Z].1947.
[6]国民政府内政部人口局.民国三十七年上半年全国户口统计(全国户口统计总表)[Z].1948.
[7]葛剑雄.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8]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On the Demographic Data ofAnhui Province in the Period of 1945—1949
SHI Qing-haia,WANGA Qianb
(a.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b.College of the Arts,Chaohu University,Chaohu,Anhui 238000)
From the origin of the complex demographic statistics,the implementation of population surveys and registration in Anhui province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as explored.In particular,the population data of 1946 and 1947 which the academic circles frequently quoted were analyzed.This paper took the process of Huaining county population survey in 1947 as example to observe the whole Anhui province population survey.The demographic method of population sex ratio and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population survey in 1947.The data of population survey in 1947 was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reliable data of population inAnhui province.But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population status,these data still existed in some errors.So we need to be more carefully screened in the use of these data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Anhui province;population statistics;1947
C924.255.4
A
1673-1883(2015)04-0045-05
(责任编辑:董应龙)
2015-10-12
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1910—1953年安徽人口与社会变迁”(2013SQRW064ZD);2012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安徽省人口流迁与社会影响”(2012SQRW104)。
石庆海(1980-),男,安徽太湖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安徽地方史、区域人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