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论英语否定转移的原型形式

2015-12-13石修堂苏梅涓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否定句实用主义语篇

石修堂,苏梅涓

(凯里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一、引言

英语中的否定转移历来为英语研究者所关注。R.Quirk及我国学者章振邦先生对否定转移下的定义大同小异,都是指按语义本应出现于从句的否定词not被移至主句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否定转移的原型形式(prototypical form)。除此之外,英语中还有其他非原型形式的否定转移,例如:“All people can not be scientists.”[1]

据笔者了解,人们对原型形式否定转移的形成理据所持的观点并不一致。为什么是“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而不是“I think you are not right”?从事语用学研究的人说这是出于礼貌,“I don't think”表明了说话人的主观判断,你是对的(you are right),只是“我不认为”(I don't think)你对,算是给对方留了面子。杨联平也有类似的观点,“转移否定比不转移否定在语体上不那么正式。因此,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转移否定。另外,这种否定由于将否定词转移到了主句中因此弱化了从句中的负面评价,所以转移否定具有交际的语用功能。”[2]她还举了如下两个例句:

I don't think he is a good teacher.

I think he is not a good teacher.

并说“很明显,后者的否定语气强于前者。在语用中可能损害别人的面子(face),如用转移否定,在语言交际上便显得策略得多了。”[2]

张会平、刘永兵试图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隐喻理论对英汉否定转移现象作认知视域下的解读。但在笔者看来,该文有两个不足:试图以为基础的理论比较杂,表述逻辑欠明晰。他们借用Halliday的观点试图说明I think that dish never will be prepared(直接否定)和I don't think that dish ever will be prepared(转移否定)都是Propably that dish never will be prepared的情态语法隐喻的人际隐喻形式,这是没问题的。但对于否定词not的前移,作者只在2.1.2节里说“转移否定”是“直接否定”进一步隐喻的结果,“这种隐喻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说为:‘否定’转移到主句中。”至于直接否定为何要“进一步”隐喻化成转移否定,并没给出透彻的解释。在2.4和3.2两节中,我们又看到了类似杨联平的观点:否定词not靠近哪个动词,哪个动词的否定意义就会“迅速增强”。按这个思路理解,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中not一词移至think前,提升了you are right的可能性,结果就是给“you”留了面子[1]。

这样的语用、认知分析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把被投射句you are right换成you are wrong或you'vemet my wife这样的“中性”表达,否定词not的位置前移是对对方面子的照顾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如果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及文化学的角度去剖析,或许会更令人信服。

二、人际功能理论视角

功能语法中句子的语气(Mood)由“主语”(Subject)加“限定成分”(Finite)构成,如下表所示:

Mood语气Subject主语Finite限定成分Residue剩余成分Mood语气Finite限定成分She The boy wasn't Subject主语she?I I was won't don't[present]shopping in town write the report think you areright think you are not right

其中“主语”表明了说话人想要使之对句子所承载的命题的有效性负责的是什么人或事物,有如句子的脑袋;限定成分则卡住了关于命题的有效性的协商要道,表达了说话人的态度,恰似句子的咽喉。具体说,限定成分从三个方面对命题(proposition)的有效性(validity)实施“管制”:时态(tense)、归一性(polarity)和情态(modality)[3]。所谓归一性,就是要么是肯定,要么是否定。归一性跟情态一样,可是说话人态度的直接体现,关乎整个命题指向的问题,和时态一起筑成了整个命题的有效性。如上表所示,“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中“I+don't”构成了该句的语气,控制了整个命题的主旨。这样的句式让说话人一开始就得以亮出自己的(否定)态度,体现了斯科隆(Scollon)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中所指出的实用主义语篇体系之下人们普遍具有的“时间紧迫感”(time urgency)[4]146;如果“not”放在内包句中的“you are”之后,那么整个句子的语气就变成了“I+[一般现在时的常规性缺省]”(表肯定),也就是说,句子的限定成分显示的是肯定的语气,但后面内包句中却又出现了体现说话人个人判断的“not”一词,这只能表明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故意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态度,如此迂回,不符合生活在斯科隆所言之实用主义语篇体系内的人们的思维范式。在此,关键就看not这个词,对一个命题的有效性作出肯定(没有not)/否定(有not)的“裁决”就是一种明确的表态。对自己即将要说的内容先表态,评论在先,陈述在后,这与斯科隆所述之实用主义语篇体系内人们惯常采用的演绎(deductive)修辞策略是相吻合的。此句翻译成汉语则通常是“我认为你是不对的”,表明说话人态度的“不”字就分明后置了,相比之下保守含蓄了许多①“我不认为你是对的”也能让人听懂,但属于marked version,即有标记的翻译,应当是欧化的结果,此话题当另著文探讨。,体现了汉语惯有的“含蓄”特色。

三、文化学视角

事实上,直到15、16世纪,英语的否定句都还可以在肯定句末尾直接加一个否定词not而构成。如:

I love thee not.

He saw you not[5].

至于后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否定词前移,个中原因比较复杂,非某单一原因所致,语言学家们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一语言层面上的变化应该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层面的变革,进而导致人们心态、思维的变化,最终体现到表层的语言的变化。其基本“流程”如下所示: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人们心态、思维的变化→语言的变化

简言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给人们的心态、思维带来的冲击乃至变化之一便是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越来越高,也就是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的心态变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务实、干脆,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倾向于把包括说话人态度在内的最重要的信息往前移。所以,标志着说话人态度的选择的not在如上两个例句中就从句末前移了,变成了人们现在所习惯的I don't love you和He did not see you了。人们现在用“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而不是“I think you are not right”与此同理。

依据斯科隆对跨文化交际语篇的分析,西方人的说话风格并不是历来都倾向于“开门见山”的,清楚、简洁、真诚(C-B-S:clarity-brevity-sincerity)的说话方式并非他们历来的追求。例如,在中世纪时,他们表达思想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还是归纳式(inductive)的,这是一种比较绕的修辞策略。倡导并引领C-B-S行文(说话)风格的是17世纪英国的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随着科技的兴起,商业的逐步发达,这种实用主义语篇(Utilitarian discourse)风格逐渐成为人们进行有效交际(effective communication)的主流方式[4]99。在实用主义语篇体系内,人们开始用“实用原则”(principle of utility)来评判一切。在语言使用上,祛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夸大、绕弯和累赘。这正如马克思主义学说所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进而带来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包括语言使用者心态上的变化。只要观察比较一下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沿海生产力比内地发达,别说人们办事的效率比内地高得多,就连行人走路都比内地匆忙,尽量避免啰嗦也就成了人们说话时的一种自觉选择。斯科隆还指出,“时间紧迫感”并非美国文化之特色,随着商业及政务的国际化,它早已在全世界蔓延开来[4]146。这种“时间紧迫感”是生活在实用主义语篇体系内的人们所具有的典型心态。

以上论述,主要是想说明否定词not从句末前移的现象并非任意、偶然、微不足道的纯语言习惯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18、19世纪)“发酵期”的17世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四、余论

否定词not在句中位置看似简单的变化实际上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仅仅从礼貌策略的角度去理解未免过于肤浅,甚至有牵强、臆断之嫌。若从人际功能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则能够使我们看得更深更远,更能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

当然,本文的推论也只是一种尝试,英语否定结构实际所经历的历史演变要比我们认为的复杂得多。从叶斯柏森(Jesperson)的否定句循环理论(Jesperson's Negative Cycle)[6]来看,英语否定句的演变似乎是“变化无常”的。或许就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有循环往回的时候一样,否定结构的演进过程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来变去,但总的趋势是,包括否定句在内的诸多语言表达方式都在随着人类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步趋快而变得越来越符合实用主义语篇模式了。

蒋志娟对古英语、中古英语以及现代英语否定句的句法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比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英语否定句在由古英语到现代英语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否定标记由弱变强和否定标记由后向前转移两种变化。文章继而从认知的视角对此作出了解释:英语否定句中否定标记由弱变强和否定标记由后向前转移这两种变化规律都是受突显观(prominence view)这一认知规律支配的。文章认为,否定句是一种有标记句式,否定词即为否定句的标记,英语否定句中否定标记由弱变强和否定标记由后向前转移即是为了突显否定标记所表达的否定概念,进而满足人类普遍的根据标识认知的认知需求,最终达到认知的省力效果,体现了语言运用中的经济原则[7]。这个解释比“礼貌说”更合理一些,也与本文从文化学视角的解释“殊途同归”。

猜你喜欢

否定句实用主义语篇
现实与虚拟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We Know Someone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
学写双重否定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