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以微信使用为例

2015-12-13

科技传播 2015年15期
关键词:热点心态社交

张 霞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以微信使用为例

张 霞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12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大学生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无疑会对其社会心态产生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因其独特的群体性格和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心态也受到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而微信作为大学生群体主要使用的社交平台,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在微信中广泛传播的社会热点典型案例的具体研究,分析得出通过微信传播的热点事件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进行正确引导提出了相关建议。

网络热点事件;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微信

本文以“议程设置”“守门人理论”为理论模型,分析在微信舆论场中大学生对于热点事件的立场和观点。目前关于社交平台对大学生生活和交往方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博等其他社交平台,其中针对微信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研究尚属空白区域,因此本项研究也就更有意义。

1 大学生通过微信关注社会

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关注社会的渠道转向手机客户端。而在移动互联网中,大学生群体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平台就是微信。同时因为微信具有及时、方便、移动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使社会热点的传播渠道越来越便捷和畅通,整个社会的透明度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和国家热点事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或朋友圈获知新闻和社会事件,并且通过观察公众号和朋友圈的立场观点来形成自己对待新闻事件和社会事件的立场和认知。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微信中传播观点的影响和煽动,进而影响其对社会和国家的认知和心态。

从趋势上看,在微信和一系列社交平台上,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宽广度和纵深度也会越来越大,影响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在影响的程度上也会越来越深。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和转发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社会认知,然后进一步影响社会行为。

2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大背景下热点事件传播的特殊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环境也进入了“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新时代。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微信成为大学生群体最主要使用的社交平台,经由微信平台传播的社会热点,以及大学生们的关注焦点变化更迭速度加快,往往一个事件发生的初期会获得爆炸性的关注度,但是很少有人会关注其后续的发展和进展。

相对于传统渠道来说,通过微信传递社会信息扫除了信息的中介渠道,从新闻的发生端到阅读端的距离被缩短,最重要的是,微信还有极强的互动性,大学生们在阅读了相关信息之后可以进一步对社会信息进行评价反馈和转发,进一步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宽度和广度。因此,微信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接受信息和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大学生们接触世界认识社会的方式。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微信中传播的信息往往没有经过专业人士解读、编辑核对和官方部门的审查等关卡,因此其中某些虚假或不良信息的传播,将对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产生消极影响。

3 调查问卷分析微信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采用社会学上的思维结构理论,将社会心态分为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意向,进一步将这四个维度划分为社会焦虑、社会冷漠、社会浮躁、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社会信任感、国家观念等几个方面。本项目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使用微信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问卷来源覆盖全国14个省,总计发放问卷518份。通过调查分析得到以下数据,有50.889%的被调查者焦虑现象较为严重,突出表现为就业焦虑;当被问及“在微信中看到各种反腐的消息后的态度”46.65%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将越来越公正,但也有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不确定;有51.48%的被调查者安全感较差,担心自己个人信息的泄露。这几个方面分别反映了通过微信的传播,对大学生的社会焦虑感,社会安全感和社会公正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改变。

4 具体案例分析——以“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为例

以网络上争议极大、观点阵营极其分裂的“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微信朋友圈转发或者评论进行宏观分析,并且和随机抽取的个别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之后不难发现,当这个热点事件通过微信呈辐射状散开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的深度关注和思考。大部分同学和新浪、腾讯等微信媒体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立场相一致,即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坚持正能量方向不动摇。同时受一些深度评论文章的影响,又让大学生们对当今的社会信任危机有了新的见解。他们会质疑这个社会的信任度以及这个社会的包容度,从而不乏有一些消极的社会心态和认知。很明显,微信的使用特别是朋友圈相关文章的浏览会使大学生对某一热点事件的看法和见解产生相关的变化,进而对社会的认知和心态发生变化。

5 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客观看待,共同营造良好微信舆论空间

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正处于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接受网络热点事件中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往往会受到网络热点事件中负面心态的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热点事件,形成正确的社会心态和社会认知已经得到的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一,要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发布前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包括自我审查以及第三方审查,发布后对受众的反响要形成一个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其中对一些官方认证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很多高校的官方微信平台和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关注的微信平台,因为其所承担的舆论导向作用更为重大,因此需要更强的监管和督查。

第二,关注量超过一定数量的公众号的地位和影响力就像是微博上的大V,在传播学中也就是所谓的“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有着很强的引导性。不管是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还是人类天生喜欢抱团的心理,大家的观点和看法都会朝一个方向一种声音走去,如果是错误的方向,即宣扬错误的社会价值观的观点和推送,就会呈指数型的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态和社会认知。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在整个社会中,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要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对事件的认知进行正确引导。

第三,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广告推广功能来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社会认知。微信的操作系统能推广广告,那么也可以利用此功能进行一些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推广。

第四,从长期来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在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中加强教育,适当举办关于社会价值和积极社会心态的讲座或者展示,逐步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公民素质,推动形成更客观积极的社会心态和社会认知。

[1]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基于SWTO模式的中美两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实施的对比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3(2).

[2]罗敦雄.网络社交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心态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2).

[3]刘鑫.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即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G2

A

1674-6708(2015)144-0078-02

本研究为2015年大学生创新项目课题“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以微信使用为例”成果之一,负责人:张霞,参与人:侯慧铭、马孝宇、李昊、齐佳惠

张霞,吉林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013级本科生,新闻专业,研究方向:自媒体和新媒体背景下的舆论传播模式

猜你喜欢

热点心态社交
社交之城
热点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社交距离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还是“看掐架”心态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