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5-12-13宫全震郑晨飞刘雨东

科技传播 2015年15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关怀对象

宫全震,郑晨飞,刘雨东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辽宁沈阳 110159

体育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分析与对策研究

宫全震,郑晨飞,刘雨东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辽宁沈阳 110159

在如今的体育新闻报道中,“胜者为王,金牌至上”意识依然存在,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漠视采访对象的现象时有发生。体育新闻记者人文素质差,竞争激烈的体育媒介市场,以及当下的浮躁社会导致了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要提高体育新闻报道质量,提高体育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寻求新闻报道与职业道德的平衡等方式体现体育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体育;新闻记者

新媒体时代,在收视率,点击率导向、娱乐至上,经济效益至上的背景下,人文关怀缺失,庸俗化、媚俗化的现象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人文关怀在学术界较系统的表述是:“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条件的肯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体现出对人类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方面的问题。”[1]笔者通过探讨体育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及原因,认清体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做出相应的努力等问题做较为系统的论述。

1 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形式

1.1 “胜者为王,金牌至上”意识依然存在

在竞技体育领域,为强者和智者的竞争,胜者为王,这符合竞技体育的规律。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实行举国体制,“金牌至上”意识根深蒂固。体育新闻报道中,对冠军,对金牌获得者的报道充斥了各大头条大篇幅的版面,对为了同一个目标顽强拼搏,同样付出艰辛努力的失利者的关注笔墨甚少,舆论导向一致向金牌看齐,向胜者看齐,体育报道也成了政治宣传,偏离了体育精神的本质。同时,由于受制于广告商和市场因素,各类型体育媒体对普及程度不高的弱势体育项目缺乏关注,报道焦点多集中在职业化程度高,商业效果好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员身上。

1.2 娱乐倾向化日益严重

如今,暴力和娱乐化成为体育新闻报道的卖点,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体育明星的隐私,花边新闻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体育竞赛中所体现出来的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追求提之甚少。追求娱乐性休闲性是体育新闻的本质属性,但娱乐应适而有度,不能把娱乐化和虚假新闻、恶性炒作混为一谈,追求猎奇,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主动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对所报道对象的情感及隐私等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1.3 忽视“人”,漠视采访对象

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人”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同时也为传播的受体。通过人对新闻的“处理”,从容使得枯燥的新闻开始变得具有思想和感情,并实现对思想的传播。而在当前的体育新闻的传播中,缺乏一种人文关怀,缺乏对人的在情感、生存状态方面报道的思考。尤其在采访新闻事件人的处理上,体育记者对运动员比赛失利,教练员下课等新闻事件报道中,一味追求独家,追求新闻效果,经常漠视报道对象的存在,忽略报道对象的感受,偏离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2 体育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2.1 体育媒体从业者人文素质差

人文素质,是记者人格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新媒体时代,为了抢头条,提高关注度,一些缺乏人文素养的记者开始失去职业的底线,将体育新闻看成为简单的报道,忽视体育新闻内在的价值和内涵,凭空捏造,报道失实等,从而迎合广大用户的口味。人是体育新闻关注的主体,体育新闻报道是人的文化,理所当然应该表现出人的情感,具有人文主义情怀。作为一名记者,其同时也为自然人,除了要具备从事新闻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更是广大体育媒体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情感,同时为他人所尊重。

2.2 体育媒体市场竞争驱使

传媒经济其实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只有电视、报纸、广播、网络收看和收听率和点击率高,才能吸引广告商,赞助商,从而获取可观经济收益的资本。为吸引读者对新闻的注意力,部分体育媒介片面的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并对事件进行大肆的渲染与夸张,完全脱离了新闻实际,忽视对人的人文关怀,这种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的舆论导向,不仅会误导体育运动的参与者与受众,同样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2.3 当下浮躁社会的缩影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实用性与功利性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社会风气浮躁,如何兼顾物质与精神同步协调,如何扭转人文精神的弱化和消解,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体育新闻的传播在新的时期,也难免地受到时代的影响,导致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弱化,媒体的表现形式为轻浮,急躁,没有大局意识,急功近利,责任淡漠。

3 体育新闻报道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策略

3.1 提高体育新闻报道质量

无论是“读图时代”还是“读标题时代”,受众都需要主旋律,专业品质,人文情怀用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这就要求体育新闻工作者提高报道的品位,创作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在实际操作中,新闻媒体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平衡。通过对体育比赛和人物的描写反映和宣扬体育精神,把握体育新闻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要一味追逐“轰动效应”,不要任意炒作和渲染,避免低级庸俗的内容,冷热有度把握适当。

3.2 加强体育人员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

体育新闻从业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完整地人格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在新闻报道中坚持真实公正客观,杜绝假新闻炒作,杜绝哗众取宠的言论,真正基于事实、基于采访,进行报道要切实提高体育新闻记者人文素养,不挖掘被采访者的隐私,以宽广的胸怀和态度,给予教练员运动员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不做对胜利时过分吹捧,失利时落井下石的舆论发声者,给予普通运动员的更多的关注度。

3.3 寻求新闻报道与职业道德的平衡

体育记者要把握好报道的度,必须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体育事实,同样,要求把人的生存、人的权益、人的发展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要注意人文关怀意识与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受众知情权的冲突,既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也要充分行使言论出版自由赋予记者的义务权利。特别是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注重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以同理心维护报道对象的尊严与人格,规避报道对象的隐私,给予报道对象充分的宽容与理解。

[1]王莹.体育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及其体现[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2]管文娟.对体育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分析与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9,30(1).

[3]柳淑丽.怎样在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J].新闻传播,2006(9):47.

G2

A

1674-6708(2015)144-0007-01

宫全震,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本科

郑晨飞,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本科

刘雨东,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本科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关怀对象
神秘来电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体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