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12-13崔珊珊
崔珊珊
焦作日报社,河南焦作 454000
新闻可信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崔珊珊
焦作日报社,河南焦作 454000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生态的改变,有关新闻质量问题日增,无论是在国内或国外,新闻可信度议题成为新闻学理与实务讨论焦点之一。研究显示,电视与报纸新闻可信度均有随时间迁移而降低的趋势。网络的兴起,虽然改变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形式,但线上新闻的可信度同样引发不少讨论,包括网络信息中过多的匿名来源对其可信度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探讨新闻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新闻;可信度;影响因素
1 新闻可信度及影响其高低的因素
可信度(credibility)可定义为感知者对传播者相信程度的评判。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修辞学,之后影响1950年代Hovland等人有关消息来源可信度与说服效果的研究,后者也被认为是启迪后续媒介可信度研究的先驱。
不同于来源、组织及传播内容本身的可信度,与新闻相关的媒介可信度指的是对新闻媒介本身的相信程度,这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包括电视、报纸、网络等的“媒介类型”(media type)及进一步根据阅听人信念或意识型态等选择接近性区分的“媒介产品”(media product)可信度。传播学者对于新闻可信度的研究已超过半个世纪,从最早的报业兴起开始,接着转移到广播、电视等媒介直到最近的因特网。现今的阅听众有不同的渠道可搜寻信息,其中网络又提供许多进一步的选择,但也因网站新闻有随时可更新并提供阅听人与之互动的特质,该变动性可能使得阅听人的可信度判断有别于对报纸或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由上,本研究所关切的新闻可信度将聚焦于以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为区隔的媒介类型。
当前学界强调多各方面的新闻可信度测量。Meyer所提出的公正(fairness)、不偏颇(unbiased)、报导完整(telling the whole story)、正确(accuracy)和可信任度(believability)等,被认为是衡量新闻可信度的有效指标。另有学者提出八个题项来测量新闻可信度,除了前述Meyer 的五个指标,还包括清晰度(clarity)、信任感(trust)及及时性(timeliness)等。研究结果显示,阅听人对不同媒介新闻可信度在不同方面上会有感知程度上的差异。新闻可信度的测量究竟该包括哪些方面可谓众说纷纭,有些学者甚至指出并没有一个最好的方法。
此外,针对媒介类型的新闻可信度测量又可分为“相对可信度”与“绝对可信度”,前者指的是设定同一则新闻在报导有所出入的情形下,各类型媒介的可信度比较;后者则是分别针对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不同传播媒介所做的可信度百分比评比。无论是上述何种可信度测量,早自1960年起,电视便已取代报纸成为美国民众最信赖的媒介。我国的相关研究大致上也证实电视新闻可信度高于报纸新闻。若将网络加入与传统的报纸与电视新闻可信度一起比较,前者的新闻可信度仍偏低。不过自传统媒体从业者纷纷转往网络设立官方网站后,网络新闻逐渐提高其可信程度。
2 新闻素养及影响其高低的因素
随着媒介多样化的时代来临,研究者对新闻可信度的关注也从信息特质转至对不同媒介新闻可信度的感知所产生的影响。
理论界与实践界并未直接使用“新闻素养”一词,而是在“媒体素养”相关讨论中触及新闻媒体。媒体素养的思考来自于媒体再现与真实之间的落差。Norman&Skinner便指出媒体素养是一种阅听人能将信息置于相关社会与政治情境,思考其与市场、阅听人之间关系、以及媒体再现信息过程的认知与批判思考能力;Livingstone也认为媒体素养关切的是媒体内容与产制、能力、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媒体素养的赋权许诺的是将阅听人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接受者变成参与者、并从消费者化为公民。一个具备媒体素养的阅听人能批判思考自己所接收的各类媒体内容,包括来自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电影、广告、电玩、网络及新兴传播科技等。在许多实证研究中,媒体素养的培养与评估也因此着重于阅听人是否能辨识镶嵌在媒体信息中的动机与目的,以减少被信息诉求说服的机会,但若仅是一味抨击与拒绝媒体,并不等于媒体素养。
尽管媒体素养的定义纷沓杂陈,基本上其核心概念包括近用(access)、理解、及批判思考媒体内容、产制过程、甚至媒体效果的能力。Ashley强调应视培养与新闻相关的媒体素养为一重要的教育目标,因为新闻素养不仅能提升新闻消费,也能促进公民参与,扮演了现代民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由此,新闻素养的概念化与操作化可进一步与一般媒体素养区隔。
Potter指出新闻素养包括公民对以下几个要素的知识:新闻记者工作情境、媒体所有权的影响、及对新闻框架、偏见、客观性、平衡报导等特色的熟悉度。前两者,即新闻工作者情境与媒体所有权因素,点出了新闻产制结构面的限制,也因此所谓的批判媒体素养(critical media literacy)强调的是新闻消费者应对新闻内容产制目标与背后的影响力有特定的知识。
Toepfl认为上述定义乃针对西方民主国家的媒体,故进一步强调非民主国家政权(nondemographic regime)的新闻素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对新闻环境区辨、对新闻产制过程、对新闻信息的建构本质、及媒体的社会角色。综合这些方面并针对我国情境,新闻素养可定义为阅听人对新闻信息内容与新闻产制政经背景面的分辨能力,而新闻素养效能(efficacy)则为对上述这些能力的自我评估。
在媒体素养或新闻素养的测量方面,过去多数研究会以特定媒体(例如报纸、电视、广告)与特定议题(例如烟害、肥胖)的信息作为测量阅听人媒体素养或其效能的内容物(trigger),也即会以上述媒体内容做为测试阅听人响应的范例,但这些测量方式却被评为过于针对性(topic specific),缺乏整体媒体素养的效度。事实上,触及媒体素养量表信效度的文献一直呈现混乱的状态,有些并非测量媒体素养概念本身,而是媒体素养与其他概念的关系。由此,Ashley以英美等国使用的媒体素养概念,并依据Primack就烟害议题媒体素养所开发出的量表,经由244名大学生对102题项的在线调查,萃取与建构出涵盖三个方面(媒体组织与阅听人关系、信息与意义的关系、及再现与真实间的关系)共15题兼具高信度与效度的“新闻媒体素养”(news media literacy,NML)量表。无论采用多少题项,此三方面的前者与其它研究所强调的新闻产制背后的结构因素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后两者则与新闻讯息建构本质有关。通过信效度的检验,NML量表再度证实新闻素养不只是新闻知识与态度,对新闻内容特质与新闻组织结构的“感知”(perception)也应涵盖在内。
除了新闻素养着重于感知层面的考虑,另一值得注意并有别于前述新闻可信度操作化者为新闻素养的“泛媒体”意涵。过去政治传播相关的研究虽证实阅读报纸和收看电视在受众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认知方面产生的效果有本质差别;媒体素养倡导者同样相信不同形态的媒介使用对社会参与行为的影响也不同。然在当今媒体整合的环境里,媒体素养不再只与个别媒介或媒体内容有关,而是涉及对媒体整体表现的评析能力。
[1]张莹.从新浪网看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J].今传媒,2011(1).
[2]刘媛.网络媒体频摆乌龙公信力何在[J].IT时代周刊,2011(Z1).
[3]杜骏飞.“新媒体与沿海发达城市市民的媒介选择”研究简介[J].新闻大学,2011(1).
G2
A
1674-6708(2015)143-0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