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商品“触电”互联网

2015-12-12黎敏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榴莲商家物流

□ 文/黎敏

东盟商品“触电”互联网

□ 文/黎敏

泰国的橡胶、印尼的咖啡、缅甸的翡翠……说到东盟的特色商品,几乎各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招牌”。这些商品或因地理、气候的特殊优势,或因生产加工程序的独具一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也有足够的吸引力。

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飞速发展,商品贸易的活跃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东盟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走进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中国消费者惊人的消费力也让不少东盟“卖家”尝到了甜头,并对东盟商品热销中国充满了期待。

中国互联网:为东盟商品助跑

拥有13亿人口、34个省级行政区的中国市场,对于任何一个东盟商家而言都是难以迅速全面布局的庞大“棋盘”。因此,在中国—东盟的传统贸易中,东盟商家多是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或中介联系等方式寻找自己在中国的代理商,一步步布局中国市场。这样的方式较为保守稳健,也确实为许多东盟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一扇大门。不过自贸区内亦有竞争,进入中国市场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响知名度?新产品要进入市场还有没有更高效的途径?这些都成为了东盟商家在新时代下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则给东盟商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在中国,互联网、电商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达到了12.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了21.3%。而中国购物网站“天猫”仅在2014年11月11日“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24小时内,就达成了571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巨额数字的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对网购的巨大热情,当然也离不开中国电商、物流体系日趋完善的服务支持。

网购习惯和成熟的电商、物流体系,这两点若能为东盟商家所用,无疑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随着中国网络覆盖率的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物流网络加快向二三线市场布局,未来在中国,可以说网络、物流能够到达的地方,商品就能销售到那儿。充满潜力的中国电商市场就如同一条宽阔而平坦的跑道,东盟商品若能借此起飞,迎接东盟“卖家”的将是“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未来。

“私人定制” 灵活合作

电子商务的覆盖面广、门槛低,不少东盟商家也逐渐意识到了电商的优势及中国电商发展给东盟商品带来的销售新机遇,他们开始寻求与中国电商的多形式合作,为中国—东盟的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东盟商家联合中国电商开展营销活动的合作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收效。2015年泰国商务部联合中国电商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网购平台,以“顾客预购,工厂制作直供”的方式进行泰国乳胶家纺制品的预售。共有4.5万多人次下单购买,成交额近1000万元人民币。泰国驻广州商务领事詹秀雅表示,希望这次工厂订单预售的合作,能为处在天然橡胶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国泰国找到新的模式,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正宗的和高性价比的橡胶制品。

网络营销活动能够在短期内利用网站的既有影响力吸引大批消费者的关注,并通过促销手段使消费者通过体验式购买行为,认识到产品的优势或特色,进而形成口碑效应,刺激再次购买;通过定制生产,也降低了企业生产过剩的风险,以较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因此这种形式比较适合新进入中国市场或急需提升知名度的东盟产品。

特别是在东盟商品存在一定竞争的农产品市场,如榴莲销售中,消费者普遍比较认可泰国榴莲,这对于后来者马来西亚榴莲而言是不小的挑战。而联合中国电商,借助网络营销活动,马来西亚榴莲商可以让更多中国消费者通过购买“试吃”,知晓马来西亚榴莲相对于泰国榴莲在口感和品质上的差异,从而塑造马来西亚榴莲的高端产品形象,为其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对于在中国市场已经“小有名气”的东盟商品来说,它们更需要的是拓宽销售渠道和布局新的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想买就能买得到”。因此,在开展短期营销活动的基础上,东盟商家也可以选择进驻专业网站、对接代理等长期的合作形式。

2014年,卖萌网(www.buymeng. com)正式上线了东盟进口商品网购平台,突出“东盟”特色;2014年9月,马来西亚榴莲商会、越南京都北部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和中国千橡集团旗下的“美丽传说”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项目,将通过中国互联网销售榴莲、越南特产等,由此打开了东盟商品常驻中国互联网的窗口。通过这一窗口,东盟商家可以寻找更多可靠的代理商,中国消费者也能更轻松地购买到安全、放心的东盟商品。

无论是通过营销活动宣传造势,还是常驻网站寻求代理,在跨境电商合作炙手可热的当下,东盟商家和中国电商其实都可以用更开放的态度,积极尝试灵活合作,以谋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脚踏实地”才能展翅翱翔

通过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网路,东盟商品如同插上了翅膀,能够随时随地飞入消费者的视野。不过与“线上”世界的畅通便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物流服务的捉襟见肘。虽然中国消费者在购物网站上“团购”东盟产品,买得不亦乐乎,但一等就是几个星期的话,也会令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因此,东盟产品要想借力中国电商翱翔中国市场,也需要先“脚踏实地”地解决好交通基础设施、通关、物流等相关的配套服务问题。中国电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目前,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的合作瓶颈在于贸易壁垒和中国—东盟物流体系建设。他呼吁: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共同努力,打破贸易壁垒,建立起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他建议中国与东盟共同商定低关税机制,建立安全的支付体系,方便东盟的中小企业将产品卖向邻国他乡。

“美丽传说”股份有限公司CEO孙锁军则表示,中国—东盟跨境电商要顺畅运行需要解决边检问题。目前,大宗货物的通关尚需较长的时间,边检仍无法解决电商运行所带来的大量小件商品的快速通关问题。边检和物流问题一旦解决,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随着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跨境电商或将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新的发展引擎。为了有效地发挥出这一引擎的作用,2015年进行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有望针对与跨境电商合作息息相关的贸易壁垒、通关便利化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此背景下,东盟商家也可以抓住难得的机遇在寻求与中国电商多样化合作的基础上,学习中国电商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引入国内,以争取在不断发展的东盟电商市场中占得先机,使自己的产品在国内、中国甚至世界市场中,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飞得更高、更远。

猜你喜欢

榴莲商家物流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No.4 快手电商:已帮助至少50万线下商家恢复生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榴莲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臭榴莲,香榴莲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臭榴莲,香榴莲
“一个榴莲三只鸡”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