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马教育合作:一片希望的田野
——专访马来西亚英迪大学创始人 陈友信

2015-12-12李木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华文教育工作者马来西亚

□ 文/李木子

中马教育合作:一片希望的田野
——专访马来西亚英迪大学创始人 陈友信

□ 文/李木子

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是除新加坡以外华人占全国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拥有并保持着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制度,因此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拥有浓厚的底蕴,不断吸引着中国学生前往留学深造,并且马来西亚的学生也能够在国内享受到正规的华文教育,为其留学中国夯实语言和文化基础。

在马来西亚,提起华文教育的高等学府,英迪大学可谓无人不知。作为英迪大学的创始人兼校长,陈友信不仅对华文教育非常重视,而且在马来西亚的教育界颇有建树。在接受《中国—东盟博览》杂志采访时,陈友信不仅畅谈中马两国之间教育合作往来的现状,而且介绍了当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情况,希望能够通过教育合作来密切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关系。

华文教育基础牢固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各民族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并具有不同的文化根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其中“一枝独秀”。

经过华人华侨多年的努力,如今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已经比较系统,有1000多所华文小学,60余所华文独立中学。华文教育规模之大、普及之广可见一斑。据陈友信介绍,这些学校最早都是由华人自己出钱建起立来的,后来马来西亚政府希望学校能交给政府,并达成学校的运作费用、日常经费全部由政府出的协定,于是华文学校开始纳入马来西亚国家教育的范畴。

在陈友信看来,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基础如此深厚,离不开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工作者是严谨而执着的,”陈友信说,“他们肩负的不仅是教书育人的责任,更肩负着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正是这些华文教育工作者们在坚持自己传统的同时,又注重自身的发展和与外界的交流,才能不断拓宽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视野,培养出一大批华文学生。

赴马留学已成热门选择

随着中马两国人文往来的发展和双方学历互认的开启,中国国内对马来西亚的认识也不断加深,中国赴马来西亚留学生的人数也日益增多。

“两年前,在马来西亚留学的中国学生的人数就有12000人左右,”陈友信说,“在那个时候,我创办的英迪大学总共有16000多名学生,其中就有1000多名中国留学生。”陈友信还透露,中马双方已经就教育合作方面开展了相关磋商,计划在2017年时促使中国赴马来西亚留学人数增长至2万人。

陈友信认为,相对低廉的留学费用和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当下中国学生选择赴马留学的主要原因。他说:“既能出国留学、拥有留洋的求学经历,又能在马来西亚体验到多元文化,能够体会到在其他国家不能体会到的传统中华文化,这自然使马来西亚的留学市场变得火热起来。”

除了上述原因,陈友信也指出中国国内高等教育院校与马来西亚以合作办学为途径的教育交流也是推动中马教育合作的重要原因,如中国著名的厦门大学已经在马来西亚创办分校,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并计划于2015年秋季启动招生计划。“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的分校招生采用‘三分计划’:三分之一学生来自中国,三分之一学生来自东盟十国,三分之一学生来自马来西亚。”陈友信这样说道。

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教育人员往来联系不断密切,中马教育合作,这片充满合作希望与生机的田野,必将收获硕果。

猜你喜欢

华文教育工作者马来西亚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有你在可真好呀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