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方软件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2015-12-12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12期
关键词:正方校园信息化

正方软件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财务、人事、资产等校园管理工作的深入应用,使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将精力放在制度建设、经验总结和效果评估上,有助于实现校园个性化、网格化和协同化管理。正方软件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十多年项目经验的累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我们不断创新产品解决方案、锤炼产品应用体系。

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叶青松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教育行业软件研发的公司,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方软件”)具有成熟的校园信息化产品体系,拥有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多所高校用户,其中示范性高职院校40余所,“211工程”和“985工程”本科院校30多所。

对于IT服务商来说,机会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关系。在新的环境下,教育用户在IT建设过程中,越来越看重解决方案的完整性,更习惯于从应用的角度来通盘考虑。正方软件董事长兼总经理叶青松在接受《中国教育网络》采访时说:“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财务、人事、资产等校园管理工作的深入应用,使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将精力放在制度建设、经验总结和效果评估上,有助于实现校园个性化、网格化和协同化管理。正方软件拥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十多年项目经验的累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我们不断创新产品解决方案、锤炼产品应用体系。”

信息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中国教育网络》:随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革至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如何?信息技术对于高校管理带来了哪些影响?

叶青松: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内容,也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改革至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正朝着更自信、更开放和更多元的方向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教育活动管理权限的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一定程度上的取得、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多元化,以及招生和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职称职务制度的改革,教育经费结构及管理的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较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信息技术很好地适应和支撑了这一系列的转变:在纵向层面,建立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与分析,为政策制订与行为监控提供帮助;在横向层面,为校领导、教职工、学生、家长、公众、校盟、企业、机构提供便捷服务,加强信息交流互动、提高部门工作效率、促进教育信息公开、推动人才个性化培养和知识成果转移转化。

校园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与校领导重视程度、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部门协调与配合情况有很大关系。实际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包括:顶层设计缺乏、工作理念滞后和资金投入不均衡等内容。

“易想不易做”成为可能

《中国教育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教育信息化管理”走向“教育信息化治理”,您认为其中有哪些深刻变化?能否结合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对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叶青松:管理重在执行决策,治理重在建立决策;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行为路径,治理则具有互动协同的含义;管理彰显单一主体的行政权威,治理则注重以疏导为基础的多元化自治。从“教育信息化管理”走向“教育信息化治理”,归根结底是思想上的转变。“信息化”促进和

催化了这种转变,并为这种转变的“可视化”提供有效的实现途径、实现策略和实现方式。

校园就像一个微缩版的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承载校内众多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传统“刺激—反应”式为主的管理办法,也就是出现了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容易导致管理的“碎片化”、“滞后化”和“断层化”。碎片化是指关注当前问题的解决,而忽略横、纵向联动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滞后化是指缺乏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常态化监控,不能较好地预防问题的发生;断层化是指好的工作经验、好的工作方式无法有效传承,人员变动容易造成工作脱节。

从网络校园、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数字空间逐步接近、重叠、直至扩展和超越校园实体空间,各类规范制度和事务处理方式形成由“纸质文档”向“电子文档”再向“数字模型、思维模型”转化。信息系统全方位采集并分析所需数据,推动事务发展、监控工作异常并主动寻求介入,让管理者过去“易想不易做”的管理思路具备实现的可能。

例如:学校过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个人关注,工作往往比较被动。现在,信息系统实时获取学生考试成绩信息、奖励处分信息、心理健康信息、身体素质信息、考勤信息、校园及主要场所出入信息、社团活动信息、SNS社区言论信息、校内消费信息、上网信息等,全面构建学生个体行为模型,及时捕捉信息数据和行为趋势的变化,主动提醒教师及时干预。

《中国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治理将会呈现哪些新的亮点?

叶青松:“互联网+教育”有力冲击原有教育生态,引导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资源分配、知识传播向着更为开放、更为先进、更为个性、更为均衡、更为快速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在意识形态把控、教学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教育商业化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技术角度分析,教育信息化治理在教学方式、技术应用和建设模式上形成了新的亮点。

教学方式: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应用极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提供了纸质印刷品无可比拟的视听优势;另一方面,远程教学、交互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出现,突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形成学校、机构、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配对关系的重组,为个性化培养开辟了新的道路。

技术应用:从顶层设计着手,以全局问题为导向构建校园信息化应用,开放式、分布式技术架构和社会化公共支撑平台,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群体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支撑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设模式:改变过去学校独立建设应用所形成的封闭,为突出信息资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属性,校企合作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建设方式成为可选项,教学应用与资源的云端化将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

专业专注 不断开拓创新

《中国教育网络》:如今,教育信息化领域越来越被厂商所重视。然而,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多,同质化现象也频现。如何为高校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也是各服务商关注的重点。正方是如何为高校提供优质服务的?

叶青松:正方软件产品解决方案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周期信息化服务:公司从顶层设计、标准制定、产品开发、组织实施、售后服务、配套制度建设至学校技术力量培养,提供全周期信息化建设服务。学校可以通过“看单点菜”的方式轻松完成信息化应用规划与建设、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提升项目建设成功率。

二是插拔式应用服务构建:通过“事务、业务、服务”三级结构式保障对校园工作多变性的灵活响应。服务的调度形成了业务,关联业务的集合就形成了事务。校园基础平台具备“可插拔”的业务构建特性,弱化部门业务标识、突出个人服务理念。

三是群体智能技术应用:将数据逻辑的研究上升为用户行为的研究,关注个体行为产生的背景、结果、预期差距,以及行为发展。研究群体智能建立、发展与自我监控的行为模式。捕捉个体行为所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通过拒绝与接受的自我判断,对群体经验进行发展,从而构建更为智能化的校园应用服务。

四是云管理技术应用:提供敏捷的企业级云解决方案,允许业务用户进行自我供应,并为其提供基于云的IT服务。跨传统应用程序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实现IT环境的标准化、整合和自动化,从而降低复杂性。管理员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创建不同类型的云服务。

五是数据安全与质量管理:全方位数据安全管理技术应用,实时监控防范数据库中的潜在威胁,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报警喝阻,事后审计追溯。提供全面的数据质量检测报告,确保数据质量的完整性、唯一性、一致性、精确性、合法性和及时性。

售后维护和技术支持工作是项目完成后能否正常、长期、稳定运行保障。正方公司按售前、售中、售后进行划分,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组织架构,总人数达到150多人,分派在杭州总部及全国30多个省份的服务网点。他们不仅熟悉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也理解学校信息化管理流程,了解各类硬件设备和数据库支撑软件,为广大客户提供充分考虑用户利益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

正方公司投入100多万打造客户云服务系统,为学校建立完整、准确、详细的软件使用档案,接收和确认学校提出的各项问题及需求,及时反馈和跟进问题解决情况,提供各种技术资料、培训资料、工作报告服务。同时,凭借本地化服务优势,定期组织人员上门巡检、与用户直接交流,主动了解系统运行情况,检测系统性能,及时发现并消除故障隐患。

猜你喜欢

正方校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辩论会的启发
减肥秘方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