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景观艺术的公众参与性和体验性研究
2015-12-12张琳
张 琳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公众参与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影射
景观设计应该放在社会和环境伦理下来讨论它的美学问题。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以一系列的城市公园开始的,被称为“美国现代景观之父”的奥姆斯特德等许多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先驱怀着对社会服务的理想,规划和建设了许多的城市公园系统。设计作为民主社会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来到公众的生活中。西方的“公众参与”理念也对我国目前的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景观艺术的公共性设计原则是要说明公共性能加强公众与观念、场地、事件等的交流与沟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如雕塑、建筑、壁画、装置等。因此,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景观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公共艺术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例如,2003年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的活动中,英国著名雕塑大师安东尼·葛姆雷主导的大型雕塑展“土地”(见图1)就是由192000个手掌大小的泥人组成的。这些泥人是在艺术家的指导下,由300 多名不同年龄层次的市民共同完成的。当大众和那些普通创作者参观展览时,的确为这件作品的恢宏气势所感动,无论是艺术感染力还是视觉效果上,很难想到每件作品均出于普通市民之手。现阶段我国景观艺术设计中公众参与性的发展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大众的公众参与意识、相关政策问题、行业发展现状问题等。
图1
二、景观艺术的发展与公众参与和体验的相互作用
(一)景观艺术的人性化、综合性发展趋势
以人为本是景观艺术内涵自始至终的体现,在形成当代的景观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景观设计无论是从最初的发迹,还是到当代的成熟壮大,以人为本的体现从来没有离开过景观艺术的塑造,从社会角度看,当代景观从关注人类自身生理层次和心理层次的需要,已过渡到对人群细分层次的关注。当代景观艺术所传递的是自然世界、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综合产物,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艺术最强大的功能就是人文关怀。俞孔坚教授所认为的景观设计是生存的艺术,它会从收珍猎奇走向日常与寻常。具有人性归属的设计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它注重改善自然与人的割裂关系,力图将人与景物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一种可以互相交流的关系。
(二)公众参与和体验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的景观形式,决定了公众的赏景方式,并且一直存在,甚至成为一种民族心理特征。这种很常见的景观类型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只注重视觉化的平面和固定空间的拼凑,忽略了人作为主体,在参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体验和感受。人们普遍误解的景观仅仅是眼睛看看风景而已。人在环境中不仅仅是被动的观赏者,他们需要有机会参与其中,表达他们的感受,留下更加深刻的体验。如人的亲水性,亲手使水面激起水花要比观赏一潭深水要有趣得多。当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景观中时,它便自然而然地人性化了。
随着景观和各行业的发展,当前优秀的当代景观作品也越来越多。如广州岐江公园(见图2),它跟西雅图煤气厂改造的公园不同,和鲁尔钢铁公园也不同。西方的两个案例中并没有用太多新的设计,更多的是保留旧迹和土方,解决污染废弃物的堆放和旧机器展示。而岐江公园则保留了一些造船厂当年标志性的形态,如造船的大钢架、运输的铁轨、灯塔和一些厂房(见图3),运用了不同的设计语言和手法,对这些形态进行了重构,既保留了旧的形态,又不完全受它制约,强调的是新设计和新体验。设计师用了多种语汇来增强景观的体验性,它的存在就不单是纪念旧造船厂,让人们参观拍照了。在原来旧厂房的地方建的红盒子,让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它鲜亮的颜色,吸引人走近,走近之后,丰富的细节让人有停留的欲望,体验经过改变的趣味空间,摸一下触手可及的墙根野草,熟悉旧厂房的人们还能在这里依稀回顾往日的情形。这类注重场地精神和人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景观类型可以延续人的体验回忆并且传达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图2
图3
景观艺术装置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方便定义那些景观艺术与装置艺术融合性较高的作品。这表示装置艺术这种新型的表现和体验形式已经从刚兴起时的室内体验空间发展到公共景观环境中。它存在于室外影响着人们的公共空间,在具备装置艺术基本特性的同时,也具备景观艺术的户外性和公共性。它是公共环境中的有效要素,它的“场地、材料、情感”不再仅仅服务于主动介入的观众,而是服务于有意无意穿行于它们中的人们。例如,玛莎·施瓦兹在Mcleod 种植园建造的“田园工作”景观装置作品,Janet Echelman 利用渔网与高科技的结合制作的系列景观装置作品(见图4)。再比如荷兰建筑师和艺术家达安·儒斯格瑞德(Daan Roosegaarde)的作品,2007年为鹿特丹建筑城市展而设计开发的一组互动景观装置——沙丘4.0(Dune 4.0)(见图5)。这件景观装置艺术品使用了纤维材料、话筒、感应器和其他的媒介材质,并使用了升级嵌入式系统,在人们经过时,它发出声音和产生振动,在40 米的隧道内,它的敏感成为现有建筑的一种感应层。
图4
图5
21 世纪初,装置艺术对于电子科技的利用已经越来越娴熟,景观装置艺术与电子科技的结合带给人们的更是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升级体验。
三、对未来体验性景观艺术的遐想
一般来说,参与和体验后的感觉和感想会变成在这一体验空间的特定记忆。而这段记忆的反馈对象除了在同一时间的共同体验者外就是体验者自己。未来是否有这样的景观艺术能帮助体验者将其体验后的记忆反馈给这一艺术景观,然后与不是同时体验的体验者分享自己的记忆,同时也就多了反馈对象。《工业景观记忆碎片》一文中提出了类似的概念:旨在提高的多重身份与体验性景观艺术的纠缠意识。特别是,将探讨使用个人叙述作为桥梁,传递过去和目前的想法。我们可以设想有这样一个体验装置将个人叙述作为记忆碎片散布全景观,物理连接到实际的地方,记忆中的景象、声音、故事从一个记忆孔出来,与正在体验的人分享和交流。一个人的记忆可以取代有机的历史记载,产生的价值可能也是无法估量的文化遗产。
当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没减慢,怎样保存每天消失的村落和生活在那里的人的生活痕迹和片段?我现在能想到的是图片、纪录片、文字描述等这些不能在村落消失后有公共体验和引导的方式,它们必将保存于某个展览馆中。未来是否有这样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材料,它能收录这个场地原来的面貌、声音、故事并且直接用于场地现在的公共建设中。如外墙砖或者是一块景观石等,当一个人被石头或砖的声音吸引时它就已经在体验了,他发现石头上的景象是几十年前的场地面貌,并且听当时的人讲他们的生活故事。最后他发现能在这个石头上留言。这样的体验是基于历史记忆的重新组构,由体验引起的交流与对话方式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体验本身。
四、结束语
笔者希望通过多学科多样化的讨论与研究,使公众参与性和体验性在景观艺术设计中得以发展和成熟,使景观成为真正的具有灵魂的设计艺术品。
[1]刘彦红.景观艺术新秩序——对当代景观艺术现状和发展的总体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唐莉英.景观艺术的特征及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