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12郑智非莫小雄魏文琦周志超

安徽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节律收缩压血压

郑智非,陈 杰,莫小雄,魏文琦,周志超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湛江 524037)

研究表明,人体许多生理功能指标每天均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其中人体的血压每天呈两峰一谷、白天高夜间低的杓型曲线变化。血压的这种变化尤其是夜间血压低的状态有助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保护[1]。但是在高血压患者甚至一些健康人群中,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可能出现异常。根据人体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情况,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可分为四种类型:(1)反杓型(reverse-dippers):指人体夜间的血压高于日间;(2)非杓型(non-dippers):指相比于日间的血压人体夜间的血压下降了0~10%;(3)杓型(dippers):指相比于日间的血压人体夜间的血压下降了10% ~20%;(4)超杓型(over-dippers):指相比于日间的血压人体夜间的血压下降超过了20%[2]。大量研究显示,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可明显升高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患者夜间血压与日间血压的比值每降低10%,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41%,并且它是独立于患者血压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3]。胡元会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异常能显著提高其颈动脉硬化的风险[4]。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4例,女性70例,年龄范围为32~66岁。患者入院后行常规问诊和体检,之后行24 h心电监护以及24 h动态血压测量。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中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为[5]:(1)心电图基线ST段呈下斜或水平型下降≥0.1 mV,若是基线的ST段已经压低的患者,需在压低的基础上再降低≥0.1 mV;(2)ST段下降的持续时间超过1 min。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分析使用SPSS14.0软件。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2.0软件。数据分析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包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心肌缺血组和无心肌缺血组之间人口社会学指标和医学指标间有无差异;之后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来分析昼夜血压节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由表1可知,164例纳入研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患有心肌缺血的共有54例,占总人群的32.9%。心肌缺血组患者与无心肌缺血组患者的年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

表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研究对象心肌缺血患病情况与其昼夜血压节律之间的关系 由表2可知,54例心肌缺血组患者中昼夜血压节律呈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3(5.6%)、18(33.3%)、25(46.3%)和 8(14.8%);而 110 例无心肌缺血组患者中昼夜血压节律呈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 4(3.6%)、67(60.9%)、27(24.6%)和12(10.9%)。由卡方检验结果可知心肌缺血组患者与无心肌缺血组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类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心肌缺血组患者中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所占的比例较高。

表2 研究对象心肌缺血患病情况与其昼夜血压节律之间的关系/例(%)

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昼夜血压节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由表3可知,在调整了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质指数(BMI)、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以及血糖水平等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杓型的患者,昼夜节律为反杓型、非杓型和超杓型的患者患有心肌缺血的风险都明显升高,其OR值和95%CI分别为 1.38(1.15 ~ 1.61)、1.24(1.09 ~ 1.39)和 1.57(1.36 ~1.78)。变量赋值表见表4。

表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昼夜血压节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表4 Logistic回归变量赋值表

3 讨论

研究表明,生理状态下人体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的调控机制极其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主要作用的是体内的生物钟系统。人体内的生物钟是一种等级系统,主要包括中枢、外周生物钟两种,其中中枢生物钟位于前下丘脑的视上核内,在调节人体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6]。Witte等在实验中损伤大鼠的视上核后,发现大鼠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性均消失[7]。实际上,人体血压出现夜间下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夜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2)夜间的平卧体位。当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时,机体的心率和心排出量等降低,血压也随之下降。而平卧时人体外周血液(主要是下肢血液)呈现向心性转移,使得中央的血流量增大,心脏的前负荷升高,进而引起心排出量升高,机体血压增加。

大量研究表明,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可明显升高患者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病风险。不论患者原来的平均血压如何,夜间血压无明显下降或下降幅度较小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刘燕等的研究发现高龄、体重指数增加和肌酐升高与反勺型血压节律的形成有关[8]。国外有研究发现性别、吸烟、BMI水平、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高危因素[9-10]。因此,在本次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中调整了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BMI、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血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杓型的患者,昼夜节律异常(包括反杓型、非杓型和超杓型)的患者患有心肌缺血的风险都明显升高,并且超杓型组患者患有心肌缺血的风险最高。这与卞玲等[2]对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为了预防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除控制血压外,还应重视血压昼夜节律是否异常。对于存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患者,可在合适的服药时间服用稳定长效的降压药物,达到在降压的同时回复正常昼夜血压节律的目的,以减轻靶器官的损伤。

[1]张振服,刘启德,杨 蕾.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及其分子调控机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6):1181 -1183.

[2]卞 玲,殷兆芳,许左隽,等.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2):120 -123.

[3]郭艺芳,姚丽霞,刘坤申.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杓型与非杓型血压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11 -13.

[4]胡元会,石 洁,商秀洋,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131-133.

[5]颜红兵,胡大一.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2013年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4):346-347.

[6]Panda S,Hogenesch JB,Kay SA.Circadian rhythms from flies to human[J].Nature,2002,417(6886):329 - 335.

[7]Witte K,Schnecko A,Buijs RM,et al.Effects of SCN lesions on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rhythm in normotensive and transgenic hypertensive rats[J].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1998,15(2):135 -145.

[8]刘 燕,梁雨露,张 亮,等.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7):18 -21.

[9]Hernandez C,Candell-Riera J,Ciudin A,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rue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a pilot casecontrol study comparing type 2 diabetic with non-diabetic control subjects[J].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2011,10(1):9.

[10]Crowe FL,Appleby PN,Travis RC,et al.Risk of hospitalization or death from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mong British vegetarians and nonvegetarians:results from the EPIC-Oxford cohort stud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3,97(3):597 -603.

猜你喜欢

节律收缩压血压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的血压最佳值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