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满溢生活芳香
2015-12-12方小莉
方小莉
一、留心观察,体验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把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让他们通过现实的情景去对比书中的内容,从而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比如,在教学《春联》一课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左邻右舍走一走,到附近的各种场所转一转,把看到的春联抄下来,熟读并记下张贴的场所。课堂上,我将生活的场景一一展现:商店、饭店、生意人家、农家小院……分别让学生将找到的春联送到相应的场所并交流原因,初步了解春联所表达的情感。紧接着,让学生诵读这些春联,感受其中的韵律美。然后,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在品读“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时,一个学生动情地描述:如皋的大润发、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人流如潮;熔盛重工、双钱轮胎;爱康太阳能蜚声四海,真是看我如皋“百业兴”哪!
二、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形象地映示许多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感悟生活、感悟语文。如《燕子》一课的教学,怎样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调动学生的情绪,学好这篇美文呢?在导入的时候,先让学生背诵有关春天的诗歌,然后轻声描述:“春天来了,清晨下了一场雨,空气清新极了,小燕子快活地唱起了春天的赞歌……”随机播放课件,映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燕子的俏丽身影,同时传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随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一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适时欢快地响起,学生一边动情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陶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到的,己经不仅仅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
三、拓宽视野,关注生活
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前三分钟,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例如,我班有位学生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错误地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错误的理解成“掉下地都是兄弟,亲不亲都没关系”。从中使人明白:理解词语不能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影视作品中居然也存在着语文,由此,我把学生的视线聚焦到更广阔的天地,漫游语文世界……
四、善于发现,品味生活
教材中有很多向课外延伸或开展课外活动的练习,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巧妙地让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绚丽的彩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联系生活,丰富课文留白。利用留白,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身临其境地走进文章的场景中。在学生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联系平时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谈迁的心血一夜间灰飞烟灭,他会怎么做?”由于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有失去心爱之物的感受,同时,也从电视或其他渠道熟知小偷的行为、心理,故写出了留白的精彩。这样的补白,学生不仅读懂了人物,更为理解谈迁遭到厄运,毫不气馁的精神作了铺垫。
2. 联系教材,拓展阅读装点生活。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精读《水浒传》;学习完《海伦·凯勒》,让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习完《神奇的克隆》,倡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优秀的儿童读物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影响,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研究自然、征服自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
3. 走进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九寨沟》一文后,布置学生周末去游览水绘园,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学习《剪枝的学问》一课后,让学生亲自到花木城,学习园丁亲手剪枝,在动手动脑中掌握修剪花木的本领。由此,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途径拓宽了视野,畅游于语文学习的广阔时空。
(作者单位: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