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5-12-11李艳飞宋淼高利李金龙张志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日制培养模式探讨

李艳飞+宋淼+高利+李金龙+张志刚

摘要:笔者根据近年全日制兽医硕士教学中的经验,就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优化教学课程、丰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提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完善全日制兽医硕士的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50-02

全日制兽医硕士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种,2009年开始教育部大力发展全日制兽医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比例将逐步扩大。全日制兽医硕士培养研究生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对兽医市场资源的管理及产品研发的能力,以及培养集管理、应用、综合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全日制兽医硕士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笔者依据近年全日制兽医硕士教学中经验,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完善全日制兽医硕士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一、优化教学课程

1.改革课程设置。研究生的课程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组成元素,同时,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部分[1]。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学制为2年,要在2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及学分,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兽医硕士应与学术型硕士在课程的设置上有区别。第一,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应设置兽医临床的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如:兽医临床专题、兽医法规专题、人畜共患病与公共卫生和兽医专业教育及学位论文写作。第二,再根据硕士课题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专业课程。第三,在硕士研究期间,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及专题报告汇报的能力。课程设置应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注重训练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开设关于兽医行业较新、较经典的专题报告,大力增设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些课程。同时,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兽医专业相关专家讲授专题课程,使研究生对国内外畜牧兽医研究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对兽医临床技术有自己的理解与创新。

2.更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而对于全日制兽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的设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确立课程内容的基本研究方向,即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结合,同时也要培养研究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重视研究生在这三方面共同发展。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兽医专业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症状表现、疾病产生的机制、疾病发生的原因,课程内容仅基于理论学习,对疾病的认知和基础概念的学习,是对兽医基本知识的了解。因此,为了培养出集管理、应用、综合能力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更新兽医硕士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个重要问题。应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基础上,采用临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多种诊断方式的综合应用,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着重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如:深入研究蛋白及基因的改变,在导师给予实验方面的指导后,能够针对该病症,做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丰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的,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成长,指导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方式。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多为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导师合作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等。由于兽医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导致教学课程的减少,同时,使研究生对学科基础领域有深度认识。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计划的必要前提。

1.角色转换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即由研究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在讲课过程中从研究生的角度体会整个教学过程,兽医专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丰富教学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角色转换法的教学模式,可将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改变为主动地研究知识,充分锻炼研究生的理解和讲解能力以及对疾病的研究过程。第一,锻炼研究生的学习及查阅文献的能力,了解教师从备课到讲课的全过程,加深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提高研究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做到“学习—理解—表达”的教学模式;第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形式改为主动研究知识的局面,给他们创造观察、点评的平台,提高他们的科研兴趣,还要对其他研究生的授课表现进行评价,建立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在探讨中不断创新,此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加来了研究生们的科研兴趣,能够促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即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用课件作为授课载体,可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生动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做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端正学习态度[2]。在兽医专业课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研究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科研知识和研究应具备的思维和方法[3]。同时在临床实践和实验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现代网络的不断进步,教师们可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生动地结合在一个课件中,代替传统教学方式的粉笔、黑板,节省课堂上信息输出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重视采用PPT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产生图文并茂、声影兼备的效果,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为构建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加强教学管理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改革全日制兽医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导师为主、学院及导师共同管理”的运行机制。即在研究生的教育中明确导师和学院对学生的作用,以导师教育监督为主导,同时也要增强学院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兽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全日制兽医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的今天,如何科学地管理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学校应积极借助校外导师力量,并且确保导师数量的充足,给研究生们更多的选择机会,而校外的导师应具体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该领域中是佼佼者、成功的兽医工作者。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仍普遍存在校外导师聘用不足的现象,不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校的导师应多联系校外的导师,帮助研究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帮助学校更好地培养优秀人才[4]。学院是研究生培养的基层组织,在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基本规范,自主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在其权限范围内,负责本单位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研究生招生录取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生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位论文指导与答辩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素质教育等,研究生教育工作档案与学生档案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自我检查与评估等[4]。

2.加强临床实践的监管。全日制兽医硕士的产生和兴起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兽医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是实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则应注重“实践教学”。而校内外的实习和实践,则需要有效地监管。首先,加强临床实验教学的监管,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研究生对基础临床病症的掌握,另一方面还要培养研究生对疾病诊疗方法的应用。因此,更应加强对研究生临床实践的管理。导师在临床实践管理中充当主要角色,研究生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应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参照导师的指导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利用实践实习训练研究生的实践技能[5]。其次,加强校企联合教学的监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有效途径。学校在校企联合实践教学过程中起到联接作用。学校选择有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较强的兽医相关类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得到实验实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同时企业创新力得到提升,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兽医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优势,可加速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

完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包括学生对全日制兽医硕士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参加工作后的感受,任课教师对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反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对院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可以全面了解全日制兽医硕士的教育状况,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培养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前提和必备措施。其培养过程中,必须突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建立起适合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兽医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白云.构建主义知识论视域中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58.

[2]巴珠.浅谈畜牧兽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6.

[3]李棕松,张西臣.兽医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15):7020-7021,7037.

[4]曹荣峰.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J].文教资料,2013,(18):104-105.

[5]郭定宗,程国富,毕丁仁,等.全日制兽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5):135-138.

猜你喜欢

全日制培养模式探讨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