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农业水利工程发展模式探讨

2015-12-11何军陈建军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

何军 陈建军

摘要:本文从高校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归属、新时期宏观政策解读以及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发展模式,分析得出当前农业水利工程的学科归属并不利于专业发展,新时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以三峡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高校;新时期;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42-02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其主干课程设置包括:水文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学与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泵站(或水电站)。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空前发展,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基本从事水电站等纯粹水工建筑工作,少有从事涉农相关职业,以至于业界有着“小水工”的称号,这也造成高校的专业教学导向不可避免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倾斜。然而,自2011年以来,中央以及各部委相继出台有关农业水利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农业水利工程的涉农性逐渐突显出来。三峡大学近年开设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是必要和必须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新时期农业水利工程相关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解读,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现有模式对此进行探讨。

一、学科归属再认识

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科归属需重新认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四个专业之一。1998年调整专业目录,归为农业工程。在2012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码为082305,仍隶属于农业工程0823,农业工程其他分支专业还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082302,农业电气化08230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082304等。0811的水利类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08110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1102,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081103。而在《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农田水利代码为4165025,隶属于农业工程41650,农业工程还有农业机械学4165010,农业机械化4165015,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165020,水土保持学4165030等。然而,现行的学科划分可能并不利于专业的发展。首先从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仅有一门“土壤学与农作学”的涉农课程,且作为专业特色的“灌溉排水工程学”、“水泵与水泵站”课程也是涉水较多,除此之外其余主干课程均类似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若是划在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则其与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的教学资源共享和最大化利用会方便许多,而归属于农业工程,则与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水土保持学等的交流相对来讲要少很多。其次,从高校办学来讲,培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高校基本可划分为偏农业和偏水利两类,前者指农业优势学科院校,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后者为水利优势学科院校,典型为武汉大学、河海大学等。这与各个高校的办学优势或特色专业相关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开设农业水利工程,后才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三峡大学则是先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2011年才开设农业水利工程。然而,就现今农水专业就业方向来讲,主要还是水利工程类别。所以,农业院校的农水专业毕业生,从工程单位就业情况来看,可能没有传统的水利优势学科院校好。然而相对比的是,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因其优势专业是水利学科,农业水利工程在此则显得有些尴尬。举例来讲,不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武汉大学农水方向的研究生时被告知是跨学科,需进行加试科目,不少考生却步于此,显然不利于专业发展。综上所述,当前农业水利工程的学科归属需要重新认识,或可恢复调整为归属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为佳。

二、宏观政策解读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新世纪连续7年聚焦“三农”问题后,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首次指向水利问题。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中央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选择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决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2)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3)水旱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再次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文件在水利投入机制上有新突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客观分析了水利现状,提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一是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自1998年大水以来,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依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二是从农业农村发展来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水,最薄弱的环节是农田水利,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严重干旱,充分说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三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水资源开发过度、利用粗放、污染严重,长此以往,水资源难以承载、水环境难以承受,经济发展难以持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中小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建设严重滞后,长期老化失修,效益明显衰减。国家“十二五”规划,“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中也指出了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等工作方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有规定:及时足额计提并管好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5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2014、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新增年供水能力800亿立方米和农业节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7800多万亩,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以上所述无疑是给广大农业水利工作者吃了定心丸。所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随着上述政策的逐步落实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专。

三、专业教学改革

三峡大学于2011年新开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三峡大学的优势学科,决定了与其相近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不论在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就业方向等均需在一定时段内向水利水电工程靠拢。然而从长远来看,特别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新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契机下,发展起自己的特色是必须和必要的。土地整理和水土保持等相关业务近几年发展很快。2012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面并没有土地整理,而水土保持归类于农业工程,但业务所需相关工程类基础知识可能难以满足(比如几大力学)。三峡大学2013版农业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里将农业水土保持列为课程之一,虽为选修,但作为新近开设专业来讲,其改革的态势和方向是明确。另外,据笔者调查,相关院校的本科专业如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已把《农田水利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也表明在行业竞争无处不在且愈发激烈的今天,进一步深化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四、结论

本文对新时期高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农业水利工程归属于农业工程学科并不利于专业发展,可考虑恢复归为水利工程;(2)新时期随着“2011中央一号文件”等政策的执行落实,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以三峡大学农业水利工程教学改革为例进行了分析,2013版农业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农业水土保持课程显得既适时又合理。同时指出新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契机下,发展自身特色是必须和必要的。教学改革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专业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实习实施,具体到每一门课程教学大纲调整等等,这是下一步专业教改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

[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2.

[4]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决定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N].人民日报,2014-05-22(04).

猜你喜欢

新时期高校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