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误区

2015-12-11周诗军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误区信息技术

周诗军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到一起,创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新课改中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对教学方式、课堂互动、学习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有利,学习工具更多样。这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教师也应顺应改革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误区

随着科技的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也在不断进行着整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展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等。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技术不成熟,难免出现一些误区,主要有:

一、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教师的教学会变得简单,一些见识甚至直接将课本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播放,这样确实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是教学质量却很难有所提升。实际上这种教学与书本教学没有区别,范围依然没有超出课本限制,所不同的就是PPT代替了板书而已。

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单纯地应用信息技术,电脑毕竟不能代替人,教师需要做的是追求高层次的融合,展示的信息也应该是多渠道、多层次的。要学会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颠倒,喧宾夺主

有的教师为了使PPT看起来更先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PPT中加入了大量的动画、艺术字、声音、切换效果等,殊不知这样做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也很有可能被这些花哨的内容所吸引而忽略了实质内容。

这种整合不仅没有提高教学质量,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信息技术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主体依然是信息技术。

三、整合时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因此,在课堂上干脆抛弃了板书,只一味地点击鼠标讲解,也不去估计学生的反映。而学生对此也只能紧跟屏幕的切换进行有限的思考,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更没有阅读、实践的时间,整个课堂成了教师的个人秀。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因此,教師在课堂上应该做的是精讲,将其余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成为公开课的表演道具

有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不以为然或觉得信息技术繁琐,平时根本不用,而当有公开课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才不得不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猛地接受这种改变会一时无法适应,即使课件制作的再精良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多媒体彻底沦为教师的表演道具。

教师要纠正观点,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力争在每一节课都用到信息技术,用心制作每一节课的课件,逐渐养成习惯,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黑板、粉笔的替代品。

五、整合时在网络资源中迷失方向

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教师如果不具备筛选信息的能力就很容易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应学会对信息进行分类、疏远、取其精华,另外,还要负责监督、引导学生如何正确搜索所需的资料,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真正的目的是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重“教”转变为现在的重“学”。所以,教师应首先做出转变,做出表率,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主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努力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完美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独有的优势,推动新课改运行。

参考文献:

[1]张静文,王靖.从我校优质课竞赛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几点不足及建议[J].考试周刊,2013(91).

[2]陈新民.中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6).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误区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