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立德树人”怎样落在实处
2015-12-11汤慧建
汤慧建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普通高中提高高考升学率固然是家长和社会的期待,但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来看,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值得深思。普通高中应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打造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等方面积极落实。
关键词: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发展;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26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皖南山区县城唯一的普通高中,现有31个高中教学班一千五百多名在校生,在职教职员工145人。学校有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承担着普及高中和向高校输送合格人才的双重任务,承载着全区人民对教育的期望。这样一所普通高中,怎样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在实处?
一、夯实工作基础,加强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提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管理有效的团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要统一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就学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根本。一方面,学校要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以及劳动成果,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广大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的需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任何一名学生,努力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发展。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片面追求高中普及率和高考本科达线数的提高,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被名牌大学录取,也会缺少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理想信念淡薄,岂不是教育的悲哀?
其次,要树师德,注重“身教”。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操守,简单地说,它解决的是一个教师如何处世、怎样待人、怎么做事的问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的座右铭。从理论上说,知识与道德也是统一的,道德操守不良,学问也会打折扣。“立德树人”既包括学生培养的要求,也包括教师修炼的要求,而且教师的立德树人更为重要,言传不如身教,育人先要正己。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力量的源泉只能是来自教师的人格。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化学生,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二、坚持德育为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党中央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明确指出了当前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因此,学校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紧密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学生德育工作。
一是要高度重视,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常态。要真正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需要学校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学校教育、管理、科研事务,让其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以充分发挥学校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作用。在教育理念上,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理归位;在学校管理上,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研究上,要鼓励开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二是要坚持正面灌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学校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主阵地作用,只有通过课堂上的系统讲解,让学生了解“三个倡导”价值观念的内容、产生背景,深入理解這些价值观念的内涵,并自发认同、自觉维护,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意识。各学科教师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比如语文课要充分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诗文篇章的学习中,领略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历史课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反对殖民侵略的史实中,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唯物史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是以活动为载体,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渠道。除了课堂正面灌输之外,还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挖掘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九一八”、“十一”国庆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进行祭扫、纪念等活动,培养民族意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利用开学典礼、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十八岁成人仪式、主题班会课、年度表彰大会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
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是促进学校长远发展的根本出路,其根本保证就是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千方百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学校才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增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竞争力,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所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明确的课程要求,引导各学科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紧紧扭住教学常规这个“牛鼻子”不间断,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要求,加强备课和课堂管理,做到精心备课、精心讲课,以提高45分钟教学效果,向每节课要教学质量,并严格落实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质量检测等常规环节。
在教学研究上,要立足校本教研,大兴教研之风,以教研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上台阶。“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一项科研命题,涉及的领域广,涵盖的内容多。因此,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中,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重点,鼓励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的申报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参加教学研讨观摩等交流活动,力争有新突破。
四、围绕“立德树人”,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当前社会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动,导致社会转型中个体面临的道德困惑较多,道德失范现象也较为严重。普通高中围绕“立德树人”,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校园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
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一是在校园建筑设计尤其是标志性校园建筑上,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挖掘其中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以及学校厚重的人文底蕴和历史积淀;二是在校园的楼宇建筑中,如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可以布置内涵丰富的书法、绘画、雕塑作品,可以布置一些展示学校历史或者教师风采的一些摄影作品,给学生营造高雅、别致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在校园景观上,包括路、园林、山、水,在这些设计上应体现审美功能、育人功能,给学生营造别致、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领悟美。此外,还可以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墙。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上,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着眼于发挥制度在学校良性运行中的应有功用,切实提高校园文化系统的活力,促进校园文化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稳定;第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进行制度设计,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社会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的设立和修订必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体成长、成才的需求,体现“管理育人”思想;第四,制度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出发点。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上,首先,要树立良好的校风。校风是一个学校各种风气的总和,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气质所在,它体现着学校文化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需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良好德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進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庆典、重大事件等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艰巨任务,不仅是学校一方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需要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常抓不懈,为学生的成长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让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立德树人”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