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韩语专业多元化实训平台的构建
2015-12-11谢梦申延子
谢梦 申延子
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韩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要打破单一、封闭的教学组合形式。目前,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的实训模式仍在摸索当中,尚未成熟,且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构筑校内实训、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的“四室·一村”多元实训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韩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对其他高职院校语言专业实训模式的构建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职;应用韩语;实训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28-02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也是学生掌握必要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
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韩资企业、涉韩旅游企业、对韩贸易公司等企业的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具备从事韩语专业领域工作的韩语语言应用能力,并具备涉外企业、旅游、酒店、对外贸易中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用韩语专业的学生涉及的岗位群较多,可以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施展才华、发挥所长,例如导游、翻译、营销、管理、文秘等。不同的岗位对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在高职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将学生培养成适合企业需要的综合型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实训教学是关键。对于应用韩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管是校内实训、校外实训还是校外顶岗实习,都是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保证。
二、高职应用韩语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都在探索适合应用韩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但从实际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来看,语言类实训基地资源匮乏,校企合作较难开展,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模式。实训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究其原因,实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训项目形式单一,资源较少。部分实训项目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实训目标不够明确,核心技能的训练也不够突出。实训教材的缺乏导致了实训教学的滞后。市面上针对应用韩语专业实训教学的教材和资源较少,大多数都是依靠教师的经验总结而来的自编实训手册,随意性大,科学性、系统性不强。
2.“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许多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教师都是学韩语出身,旅游、商务、外贸、计算机等知识不过硬,没有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薄弱,无法担负起实训教学指导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实训效果。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强。许多高职院校对语言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不够,形式也较为单一。应用韩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停留在语音实训室建设,很难营造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的实训环境,导致了许多实训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由于企业与工厂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与标准不同,无法大规模地接收实习生,高职应用韩语专业大多没有建立真正长期稳定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人数分散,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实训平台的构建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应用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要求,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即培养具备从事韩语专业领域工作的韩语语言应用能力,并具备涉外企业、旅游、酒店、对外贸易中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构筑具有专业与区域特色的“四室·一村”多元化实训教学平台,“四室”即多媒体教室、语言训练室、文化体验室和专业工作室的四组合教学运行载体,“一村”即以朝鲜族民俗村体验暨生活口语交流表达训练为特色,实现基于韩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韩语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四室·一村”载体的组合与融合,实现学生韩语语言知识、韩语语言应用能力、专业基本技能以及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的全面培养。“四室·一村”实训平台打破传统韩国语教学一味在课堂教学的模式,将教学载体充分开放,让学生从知识习得、活动竞赛、社会实践到企业实习,在空间时间上实现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语言能力充分获得。
(一)基于“四室”的校内实训平台构建
在多媒体教室实训,结合基础韩语等知识性、逻辑性的课程讲授,夯实学生的韩语语言基础。由专业教师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小组活动、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实训。同时,针对各职业方向对学生不同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我们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训方式,以达到锻炼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开设了如下实训项目:模拟韩语导游实训、模拟韩语前台接待实训、韩文办公软件实训等,实训项目在校内导游模拟实训室和多媒体教室进行,并请来了企业专家代表与本专业教师共同指导。
在语言训练室实训,结合韩语听力、韩语口语、韩语视听说等交际性、发散性课程讲授,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反复训练,强化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语音室配备语音分析设备,精确分析语言学习者的发音问题,强化语音和听力训练效果。外语电台实训室安装高频无线外语发射台,让学生收听韩国的新闻、文化以及韩语教学等节目,实时进行韩语语言训练,扩大语言学习信息量,掌握标准韩国语的交流与沟通技巧。
文化体验室以韩语情境教学实训室(韩国文化体验实训室)为代表,结合进行韩国概况等文化性、体验性课程讲授,在实训室陈列韩国报刊、书籍、旅游宣传册等韩国原版物品,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韩国文化。将语言学习与文化相互融合,使学生在仿真的文化环境下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非母语环境下韩语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开设了韩国传统饮食制作、韩国传统服饰体验、韩国民俗游戏体验、韩国手抄报涂鸦等实训活动,深受学生喜爱。
专业工作室以翻译工作室为代表,结合韩汉互译等课程讲授,采用真实语言情境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在翻译工作室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发生变化。教师成为翻译督导,学生成为翻译工作者。教师起到指导、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在“译中学、译中研、译中悟”,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提高翻译能力。
(二)基于“一村”的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平台构建
在朝鲜族民俗村完成民俗体验暨口语表达交流课程实训,提高学生生活口语的韩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朝鲜族农户的筛选与培训指导,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农民家庭10~12户,在为期2周的韩语口语表达交流实训活动中,学生与朝鲜族村民共同生活起居,进行生活口语的表达与交流,同时了解了朝鲜族民俗文化(礼仪、民间舞蹈、料理、娱乐等),提高韩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组织采用讲授、互动和竞赛活动的方式,设计一个个学习项目,教师从旁指导,学生既有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也有独立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在社会实践平台搭建方面,充分利用多种展会翻译志愿者实践平台,进行翻译实训。目前吉林省与韩国在经贸技术合作等领域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对翻译志愿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韩汉互译课程设在第5学期,此时恰逢东北亚博览会的召开。2010—2014年每年9月,我院韩语专业均派出20余名在校生担任翻译志愿者。以往的翻译志愿者工作多被本科院校垄断,如今我院韩语专业的学生则为多家参展韩企进行翻译服务。翻译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在咨询接待和产品翻译过程中,口语表达及翻译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严谨踏实高效的翻译,得到了韩国企业及中国代理商的认可。东博会后,我院学生也与韩企开展了后续的翻译与合作。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采用多种办法联系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重点开拓学生容量大、企业影响大、企业文化好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场所、提供真实的就业演练舞台。在第6学期,学生在与其就业取向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相应岗位上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提高其从事不同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
四、结语
我院应用韩语专业多元化实训平台的搭建使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有机融合,实训项目多样化,针对性强。然而,高职应用韩语专业实训平台的搭建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如与韩国高校的互派语言研修生问题、“双师型”师资问题、境外实习基地搭建问题、实训项目的考核评估等问题尚未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高职应用韩语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创新之路,创立实践教学特色,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建设作为专业建设和专业特色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促进应用韩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申延子,魏新民.高职应用韩语专业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05).
[2]全银花.韩语综合实训教学浅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3]张玉.高职院校应用韩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
[4]许梅花.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韩语人才的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5]潘小波.利用区域优势构建特色实训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