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现状探析

2015-12-11贾玲俊山西财经大学萨秋荣包商银行博士后流动站

对外经贸实务 2015年8期
关键词:园区贸易经济

■ 贾玲俊 山西财经大学 萨秋荣 包商银行博士后流动站

当前,许多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延伸到国外。这些企业在国家统筹指导下,通过考察,在境外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成立了各类经济贸易合作区域,包括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其共同特点是都拥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的是吸引中国或其他国家企业投资兴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一种联系纽带的方式,吸引着是我国与其他国家间关于限定区域的双边经济贸易。

一、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的加大对外投资合作,主要实施引进外资为主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逐渐深入,顺差也不断增加,贸易摩擦更愈加显著。此阶段,对外经济贸易的大背景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愿望愈发强烈,国内开发区建设的成就显著,企业“走出去”的紧迫性越来越强,开始不断的探索建立境外园区等等,我国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种“企业对政府”的模式,是我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一种全新的模式,发挥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作用。目前,获得商务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共有19个,(见表1)。以高新技术园为主的第三批合作区正在筹备中,相关的招标审批工作正陆续进行。如今,伴随着“一路一带”的建设,沿线23个国家中有77处境外经贸合作区将在未来建成。

现在,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已经初见规模和成效,正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发展和运行状态,加强了区域间的互利往来,推进了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的纵深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底,我国在建的14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已完成总投资额16.6亿美元,入区企业共计409家,累计投资43.4亿美元,创造总产值184.6亿美元,上缴东道国政府税费7.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4.3万个。

二、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的作用

(一)享受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指由中国商务部牵头与相关国家政府部门达成一致,并由通过中国相关部门审批的企业进行建设的工业园区。园区的开发企业与国外政府达成协议后,可以自主开展对外招商活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立是官方贸易的结果,这种两个国家之间高层次经济贸易合作,离不开国家的协议、政府的支持。通过双方会谈,两国通常会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重点会在税收、金融、土地、基础设施配套、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使商务投资环境呈良性化发展。合作区的设备、原材料和散件的实物投资,一律视同出口,给予退税。金融方面,对前往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入驻企业的银行贷款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给予5年100%贴息;审批方面,对于合作区相关人员出国手续可以一

表1 我国19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以我国政府为例,政府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资金方面,每一个入选经贸合作区的项目都可得到商务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最高可达2亿元人民币的资助;政策方面,对投资到年内一次审批多次有效。

东道国政府也支持合作区发展,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如建立泰中罗勇工业区之后,泰国政府就出台了包括无国产化率的要求、无汇款限制、无出口要求、制造业无外资比例限制等措施,给投资者以政策上的鼓励。再如越南龙江工业园,对入园的企业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有:设备免进口税;产品出口免税;生产用原料、物资、零部件进口免进口税5年;前四年免所得税、9年减半税率为5%。良好的政策和产业基础以及良好的政治运作机制,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同东道国之间和谐经贸关系的建立。

(二)转移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

目前,我国制造业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行业的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国内市场严重饱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减少都是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的原因。虽然缺少国内市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最初,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在选址上有计划的倾向于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多集中在非洲(7个)、东南亚(7个)、南美(2个)等,故而就为这些行业先进的技术、设备、资本、理念等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极大的推动了该国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理性的转移我国过剩的劳动力,也实现了双方互赢,促进了共同发展。通过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国内的部分产能过剩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有需求的国家,即可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可以促进当地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三)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缓解摩擦

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这样一个平台,以较小的代价进入到国际市场。在业务功能方面形成合理分工,建立良性的中国企业内部合作机制。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把国内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到海外,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生产中国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以投资国的名义出口到其它国家和地区,改变产品的原产地,这样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很多针对性的贸易制裁和管制都将会失效,使得我国企业得以绕开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规避了贸易摩擦。例如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区的建立,把生产基地建在了海外,不仅避免了俄罗斯“灰色清关”对中小企业出口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变“中国制造”为“俄罗斯制造”,避免了欧盟向我国出口企业征收的反倾销税。再如,泰国罗勇工业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俄罗斯波罗地海经贸区等都有相应的关税优惠、普遍制优惠和贸易限制和配额上的优惠,这些,都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实现了产品原产地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四)形成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

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我国在新的国情下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投资合作的一种新模式。它充分利用了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企业变低效分散式的投资为高效集群式入驻方式,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拥有良好的服务环境和管理功能,通过集体谈判机制,促进区域内产业梯度专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和经济走廊形成,通过集聚效应,国内的企业可以开展规模化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参与竞争与合作。最明显的是在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的建设中,海尔集团首先以产业配套和产业链延伸为主线,亮出旗帜,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的家电、汽车等行业的知名企业进入合作区发展,形成了以品牌家电产业集群和配套企业的聚居地。还有,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贸合作区,一批与吉利相关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与吉利集团一起先后到墨西哥投资设厂,促进了专业汽车行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国内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直接参与竞争与合作,可以促进国内跨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增强了国内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存在的不足

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在我国以初见成效,已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截止2016年,中国将建成50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浮现出来。

(一)政策性风险较大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建立在国外的产业园区,优势是通常合作双方会携手提供一定的商务环境,从而使投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得到保证;局限是与东道国的政治、政策、环境等的变动直接相关,波动性大,跨国投资的风险较大。例如埃及、巴基斯坦政局变动,社会的不安定,环境的波动性,使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巴基斯坦海尔—鲁巴经济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公司不能正常运营,园区人员返回国内。此外,许多园区在成立前会得到东道国承诺的诸多优惠政策,但在后续运营时却不一定能够落实执行。以赞比亚为例,2006年,赞比亚通过了《发展署法》,并成立了服务外部投资的机构,也实施了不少优惠投资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与机构运行的稳定性都成问题,这一届政府通过的政策到下一届政府是否有效,这都是经贸合作区所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二)金融配套设施不完善

首先,东道国的金融环境直接影响着入区企业的金融风险。其金融环境不稳定,汇率变动大,入区企业在的资金进出过程就会承担较大的金融风险。今年3月,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就遭遇了此类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近期埃镑对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直接导致多家企业利润减少,并且,埃镑的下跌,使企业的经营利润很难难以回笼。其次,在投融资方面,金融配套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东道国多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经融环境较为落后,融资渠道融资工具有限,且贷款成本较高,例如埃及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13%至 14%,存款利率 7%至10%;再次,我国国内银行与国际连接渠道并不全面,对境外资产难以承认,全球通系统不完善等均导致入区企业贷款困难,影响着园区的后续发展。

(三)发展规划及实施中问题较多

数量多且速度快是园区规划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第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于2006年由商务部批准,实践过程中经验教训还没有认真总结,第二年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就披挂上阵,过于急功近利。这种先一次性投入、再逐步招商的方式,呈现的一个凸显问题就是开发规模过大,资金资源的浪费,形成大部分园区的实际入驻企业数量与计划的距离大。园区规划中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能结合东道国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需求进行园区产业定位。纵观建设中的19个经贸合作区,充分融合当地资源的只有2个(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结合当地的有色金属进行专业化生产,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贸合作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其余合作区都采用集加工、制造、物流、商贸等于一体模式,建成了一个综合的产业园区,不能彰显东道国产业发展独特优势和特色。园区规划中的第三个问题表现在区位选择上,集中、扎堆现象突出,比如,柬埔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国家环境及建立的合作区功能都比较类似,但我国与其都建立了合作区,且越南和泰国均有两个经贸合作区,这势必造成这些经贸合作区之间、以及和我国珠三角本土制造业间相互的牵制和竞争,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但不利于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问题,也不能很好的为企业搭建一个良性的投资经营平台。

(四)投资与收益不成正比

投资与收益不成正比是我国开发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以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例,共投资1.4亿美元用于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而合作区取得收益的渠道却较为狭窄,包括出租厂房、办公场所、土地、供电、提供物业服务、开发商业项目等。同样非洲的另外一个经贸合作区——苏伊士合作区,其前三年的年均利润为41.8万美元,而其投资总额已达到了8000万美元,投资利润率仅为0.52%。按照这样的情况且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条件下,合作区需要192年才能收回其投资。从这两个经贸合作区的状况可以看到,盈利能力低下,是制约经贸合作区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经贸合作区的运作模式是以市场化为原则的,政府的补贴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与初期性的启动机制,合作区能否走得远,关键还是要靠其盈利能力。只有盈利能力提高国内大量受成本攀升制约而急于寻找投资机会的企业才会转移到合作区来。▲

[1]高潮.中国境外合作区建设六年回眸[J].中国对外经贸.2013(2).

[2]何曲.对外投资合作新探索——境外经贸合作区 [J].中国经贸.2011(21).

[3]周颖,陈林莉,潘松婷.我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研究 [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

[4]路红艳.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经验启示[J].对外经贸.2013(10)

[5]李丹,陈友庚.对外援助与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J].开放导报.2015(1).

猜你喜欢

园区贸易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贸易统计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