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评人与时评风格
——以鄢烈山、陈鲁民的时评为例

2015-12-11王颖菁

新闻前哨 2015年6期
关键词:陈鲁民沈浩时评

◎张 玉 王颖菁

时评人与时评风格
——以鄢烈山、陈鲁民的时评为例

◎张 玉 王颖菁

鄢烈山先生与陈鲁民先生都是近些年在社会上颇有声望的时评家,无论是他们的博客还是微博,都有众多读者追随。鄢烈山的犀利文风直戳要害,让人肃然起敬;陈鲁民幽默的文笔让人忍俊不禁,读完还想再细细品味他的“黑色幽默”。两位的作品各有千秋,我们无法准确地计算其作品的得与失,或判定他们谁先谁后,谁优谁劣,下文仅以客观的态度来比较和评析两位大家的时评作品。

一、看选题:人生哲理 见微知著

鄢烈山说:“我写作的追求是:重大主题,独特视角,思辨色彩,文化意味。”而陈鲁民却娓娓道来:“人生不过几张纸。”作为时评大家,二位的时评选题都体现了“见微知著”的特点。

所谓“见微”就是要对新闻事件有高度的敏锐性,并且对生活中的变化富有洞察力,从生活小事中汲取选题。

且看鄢烈山,其关注的焦点落在“民生和民族进步”上。所以在翻看鄢烈山的作品时可以发现其选题的角度十分广泛,从新闻报道中选题,例如《从“让座”说到“礼”的真谛》;从社会争议中选题,例如《张作家高考作文仅得29分很正常》;从社会实践中选题,例如《深恶粗话成时尚》等。

再看陈鲁民,其“见微”功力也不凡。紧随潮流,其选题,从网络热词入手,例如《且行且珍惜》、《干爹这个词儿》;从社会焦点中选题,例如《与“霾”共舞》、《“骂”春晚的意义》,也有从名人名言中选题,例如《郭德纲的“板砖论”》等。

论“知著”,则是在“见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合理思维而达到,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获得丰富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获得推而广之的认识规律。[1]这其中也牵涉到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例如2012年,“潜规则”一词初见于网络上,后被各大媒体广泛应用,并成为年度热词之一。正当各大媒体纷纷运用“潜规则”一词来揭露暗箱操作等不良风气时,鄢烈山却质疑“潜规则”是否真的是“潜”,发表时评《“潜规则”,不如叫“现规则”或“奸规则”》。[2]将“潜规则”与“潜意识”做类比,“潜意识”是一种与理性相对立、人类本能性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支配我们的言行。而潜规则却在相当范围内可以实行,且被众多人知晓,那还叫什么“潜规则”,不知不觉恐怕只有 “外星人”,天真汉才不知。文章从分析“潜规则”的词义入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揭示了原来的暗箱操作已搬上了台面,且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极大地讽刺了当今社会一种不正常的社会风气。

而陈鲁民在他的时评文章 《减负不是减诗词》[3]中对某地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为学生“减负”而把古诗词从一年级的小学课本中请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教育界的所谓专业人士都在呼吁着中国学生应在课业上有所 “减负”,陈鲁民却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减负”之说。“减负”不能盲目“减”。他从文章的一开始便点明 “腹有诗书气自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通过举例世界母语节的设立初衷,对比俄、美、英、印等国教育界的作法,批评中国教育部门通过“减诗词”来为学生减负的错误作法。后用一系列的排比来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枝奇葩。层层深入,字字珠玑,表达自己对于保留学生课本中诗词歌赋的殷切希望。

二、看标题:“犀利范儿”VS“文艺范儿”

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若要说鄢烈山与陈鲁民的作品差别,第一个要说的便是其时评的标题。鄢烈山的“犀利范儿”与陈鲁民的“文艺范儿”由此便可以看出。

鄢烈山发表的《痛恨“立场”和“态度”》、《深恶粗话成时尚》等作品中把标题作为时评内容的凝练,直指要害,批评社会的不良风气,简洁而犀利。相较于陈鲁民这位“生活诗人”的文艺气息,鄢烈山的时评文章更能体现“人类是社会动物”的特性,社会与我们息息相关,例如《从飞机上吸烟事件看“国民劣根性”》、《从“广场舞”看“时代病”》等标题直面社会热点问题,紧扣时代潮流且浅显易懂,让读者一目了然。

就陈鲁民近年来写的时评标题来看,时评《人到六十才成熟》、《等等,再等等》、《君能“生活自理”否?》等,这些标题大都温婉和煦,有时还会在标题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例如 《歌声与噪音》、《“题字热”与“铲字风”》、《“理想很胖,现实很瘦”》等标题中“歌声”与“噪音”、“题字”与“铲字”、“胖”与“瘦”等词的强烈对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鄢烈山与陈鲁民的标题之较,就像是竞相奔走的东京与悠闲的普罗旺斯,前者像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体验新鲜刺激,辛辣但又值得深思,而后者如同在慢悠悠中品味人生哲理。

三、看文笔:辛辣幽默 各显神通

说到鄢烈山的文风时,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的终审评委张守仁先生这样评价道:“针砭时弊,指斥腐败;讽刺辛辣,爱憎分明;关心民生疾苦,充满人文精神”,现以《同情小岗村已故书记沈浩的妻女》[4]为例进行分析:

在文章的一开始他先是肯定了沈浩作为小岗村书记是十分尽责的,值得广大党员学习。但是笔锋一转,言及自己要从家庭角度谈一谈沈浩,随即引用了《南方周末》的一段关于沈浩妻女的采访报道:

《南方周末》12月24日关于沈浩的报道,记者手记说:“采访沈浩的妻子王晓勤是最让我意外的。此前在小岗,所见所谈都是沈浩的好与伟大。……而在合肥集体采访王晓勤时,这个心直口快、直接得有些刻薄的女子当着众记者的面埋怨丈夫——六年了,他回家的时间有多少?尤其是后三年,回家时间不到二十天。他心里装得下小岗,怎么就装不下我们母女俩?……王晓勤的数落没有逻辑,想到哪说到哪,边说边不停地掉眼泪。在座的记者,包括我,也被感染得不停地擦眼睛……其时,在被这个场面感染之余,一种交织着意外、同情甚至些许反感的复杂情绪在我心底翻腾。这绝不是一个典型的 ‘典型人物’的妻子形象——温柔、宽容、隐忍与理解。王晓勤不能完全理解沈浩对小岗的付出与理想。”

作者的观点在描述完报道之后随即亮出,直截了当而不突兀,观点明确令人信服。

老实说,我对王晓勤的抱怨既不意外,也一点不反感,而是感到那么自然,那么真切,那么值得同情。王晓勤的夫妻关系几乎是有名无实,她“被单身”(白领们戏称为情感 MBA,即Married已婚 But但是 Alone独身);其女儿有父如域外远客,“被单亲”;难道她们没有理由觉得生活很反常很不幸福吗?为什么只要王晓勤“理解”她的丈夫,而不要沈浩“理解”他的妻子和女儿对天伦之情和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呢?

而在翻看陈鲁民作品时,其幽默风趣的文风让人忍俊不禁。就以其时评《“瓶子别乱扔”提醒谁》[5]为例:

“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当地时间9月15日晚,当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福康说到中马旅游合作时,正在马尔代夫进行首次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一番幽默插话,引得全场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文章一开头便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一句幽默插话,以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点出自己用于评述的新闻内容,并将这句幽默插话的缘由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

“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是提醒,也是期待,是督促,也是号召。平心而论,这些年我们在旅游文明方面闹出的丢人事还真不少,除了乱扔矿泉水瓶子,还有乱涂乱画、随地吐痰、垃圾随行、大声喧哗等少数陋习,确实影响了国人形象,让我们的游客丑名在外。

陈鲁民在幽默过后,严肃地指出“矿泉水瓶子乱扔”等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了国人的形象,让中国游客丑名在外。

还有乱扔垃圾。影星黄渤发布微博:那日帕劳潜水,正为上帝的奇作美景欷歔不已,突看见水面漂浮一烟盒,心中暗骂哪来的无德之人。突然看见烟盒上两个大写汉字!臊得我上去一把捏在手里,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别人看见。朋友啊,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

习惯于大声喧哗。不论是在机场、地铁、餐厅、商场还是酒店,都能见到成群结队中国游客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引发周围当地人和其他游客的侧目和惊讶—— 对中国人的大嗓门,台湾学者柏杨在 《丑陋的中国人》书中说:两个广东人在美国街边说话,美国人认为他们是要打架,急拨电话报案。警察来了,问两人在干什么,他们说:“我们正在耳语。”

这些例子确实是某些国人不讲文明,素质不高的表现。陈鲁民没有直言,而是借用了影星黄渤的微博以及台湾学者柏杨的书中故事,在博得大家一笑之后,却也引发了众人的深思。

外国人对中国游客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中国游客有钱,出手大方,可以拉动他们的GDP,是他们的财神爷;恨的是某些中国游客素质太低,不守规矩,破坏性强,屡屡给当地造成困扰。以至于法国时尚品牌Zadig Voltaire旗下酒店就对中国游客下了 “逐客令”,他们表示,为了表达酒店品位高雅,“来的客人我们也得选择,比如中国游客我们就恕不接待”。理由是“在巴黎,很多人都需要一些私人空间和一个安静的环境。”言下之意,中国游客常常不尊重他人隐私,并喜欢在酒店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幽默过后,陈鲁民开始直面事实,将国外对于国人不文明行为强烈的反感情绪展现了出来,表明事态的严重性。

当然,某些中国游客到境外的洋相百出,并非特意就是到国外去捣乱现丑,而无非是多年在国内养成习惯动作的“国际表演”罢了。他们素质低下,公德意识差,到了国外也挡不住“本色”发挥,一不小心就“原形毕露”,个人出丑,人家却把账记到中国人身上,让我们每每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虽没有将具体的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详尽的描述,但是“国际表演”、“本色”、“原形毕露”这三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词语却可以说是将某些中国游客的素质低下的表现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陈鲁民的“黑色幽默”与鄢烈山的讽刺辛辣可谓是各有千秋。

四、看论证:逻辑严密 层层深入

鄢烈山在论证方面甚为精彩,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在 《同情小岗村已故书记沈浩的妻女》中运用类比论证,用沈浩妻女与当时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宋思明的妻女做类比:

《蜗居》作为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房奴”,“二奶”等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众的热议。鄢烈山并没有用几个生僻的典故或是假大空的大道理,而是从生活方面入手,借用《蜗居》这一家庭类的敏感话题,大家既然能够理解《蜗居》宋思明的妻女那又为何不能同情因丈夫太投入工作而被忽略的沈浩妻女,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而说起陈鲁民的论证,其理论论据与例证的运用相当自如,就以其在2010年6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的《华君武的“大愚若智”》[6]为例:

“大智若愚”,是许多人刻意追求的境界,如果自己力有不逮,那么希望就寄托在子女身上,因而我们就常碰到以“若愚”命名的人。“大愚若智”,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避而远之,聪明面孔糊涂心肠的人,结果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处处碰壁,所以,从来没听说有谁叫自己“若智”或给子女取名“若智”的。

然而,刚刚仙逝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却反其道而行之,自称自己是“大愚若智”,并请人刻了一方闲章,上书“大愚若智”四个字,时时把玩摩弄,以提醒自己不要重犯当年 “若智”的错误。原来,华君武在1957年反右的时候,画过一些错误的漫画,在报上讽刺过胡风、浦熙修等一些被冤枉的同志,伤害了本不该伤害的人。每提起此事,华老便悔恨不已,他多次对人表示:“我当时这样做,无非是想表现自己的积极、进步,应该说是有私心的。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很蠢!所以我说,自己那一段就是大愚若智。”为了记取这段教训,他专门刻了一枚 “大愚若智”的闲章。

华老刻章嘲弄自己 “大愚若智”,说明他心底无私,说明他已经由昔日的“若智”变成了真正的“大智”了。

蒙田说:“最聪明的人,通常是那觉得自己最不聪明的。”敢于嘲笑自己“若智”的,未必就“弱智”,而自作聪明不承认自己“若智”的,倒十有八九还就是“弱智”。20世纪50年代,那些根本不懂人口理论,甚至从未听说过计划生育的人,批起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竟也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如今回头看看,不论当事者还是旁观者,都会为那时的无知却又大胆、弱智却故作聪明而吃惊。

文章既引用了蒙田的名言作为理论论据来反证那些自作聪明却有不承认自己“若智”,倒十有八九是“大愚”。又运用三个例证,从晋惠帝的昏庸无知到文革红卫兵的趾高气扬,由古至今,例子短而精,多而不显冗长,暗讽之意显而易见。

2007年,86岁的台湾杂文家柏杨宣布封笔,他最后的作品是为 《柏杨曰》写序,序言以“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作结尾,掷地有声,意味无穷。陈鲁民在他的时评《只为苍生说人话》中用《论语》中孔子在马厩失火时先关心人再关心马的故事来解释何为“人话”,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

注释:

[1]龚君楠:《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以鄢烈山时评选题为例》,《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9期

[2]鄢烈山:《“潜规则”,不如叫“现规则”或“奸规则”》,《江西日报》2012年8月17日B02版

[3]陈鲁民:《减负不是减诗词》,《青岛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15版

[4]鄢烈山:《同情小岗村已故书记沈浩的妻女》,鄢烈山凤凰网博客2009年12月24日

[5]陈鲁民:《“瓶子别乱扔”提醒谁》,陈鲁民新浪博客2014年9月23日

[6]陈鲁民:《华君武的 “大愚若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6月25日第7版

(张玉: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王颖菁:该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陈鲁民沈浩时评
笑是最划算的养生
其实我很想哭
其实我很想哭
ℋ∞state estimation for Markov jump neural networks with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subject to the persistent dwell-time switching rule∗
Discontinuous event-trigger scheme for global stabilization of state-dependent switching neural networks with communication delay∗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杂文选刊》2016年7月精彩推荐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