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12-11刘晓燕

人间 2015年2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学院大学生

刘晓燕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刘晓燕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详尽掌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通过有效途径加以正确引导,对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以河北省三所独立学院800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从阅读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量、阅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并深入分析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独立学院;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客观反映学生学习发展潜力的重要方面,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促进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在第三批次录取,较一本、二本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不高、学习习惯有待改善等问题,详尽的掌握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情况,通过有效途径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对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办学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题组以河北省三所独立学院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736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阅读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量、阅读效果等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调研分析,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阅读动机理性化、功利化

调查显示: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动机为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的占40.8%,兴趣爱好的占22.5%,提高专业技能的占16.3%,休闲娱乐的占15.4%,其他占5%。可见,为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兴趣爱好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占79.6%,表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很明确,呈现理性化,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家能普遍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自身成长和全面成才的重要性,但同时经过调研发现由于就业和升学的压力,课外阅读相关专业学习书籍主要是为了各类考证复习,这说明大学生课外阅读带有较大的功利化倾向。

(二)阅读内容丰富化、多样化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从题材上文经史哲类、休闲娱乐类、励志类、自身专业书籍类所占比例都比较高,均在30%以上。但经过调研发现,大学生阅读面虽然广,但大多偏重于休闲消遣和工具类,缺少围绕课程学习展开阅读这样一条主线。调查显示, 认为课外阅读对专业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占36.7%,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占21.2%,认为二者没关系的占28%,有些矛盾冲突的占13%,有很大矛盾冲突的占1.1%。这说明课外阅读与专业学习有很大关系,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没有考虑到知识结构与专业内涵,缺乏成系统的科学的阅读计划,无序性、随意性较大。

(三)阅读方式现代化、数字化

在阅读方式方面,纸质书刊阅读占51.7%,手机移动阅读占22.6%,电脑网络阅读占22.5%,电视阅读占3.2%。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纸质书刊阅读仍是大学生最主要的阅读途径,但现代化的数字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比例在逐年加大,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式认识和行为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传统的阅读方式,但在现实生活中数字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四)阅读时间较短、效果关注度低

阅读时间的长短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调查显示,大学生课外时间分配为上网36.1%、读课外书21.9%、体育锻炼19.3%、娱乐消遣10.6%、其他12.1%。

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所占比例仅为15..8%,1-2小时所占比例最大,为48..2%。可见,大学生较高中生虽然课外时间充裕许多,但用于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另外,从阅读效果关注度方面调查显示,对阅读效果高度关注的占5.6%,一般关注的占59.6%,不关注的占28%,没想过的占6.8%。可见,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阅读程度不深、浅阅读现象严重,对阅读效果没有给予高度关注。

二、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外部环境因素

1.数字化、信息化对大学生成长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冲击,使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方式和行为习惯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方式弱化,网络媒体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渠道。另外,庞大的鱼龙混杂的信息流很容易使人迷失,造成知识筛选困难,使得大学生更多选择网络快读,阅读行为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快餐化、浮浅化。

2.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单一化、工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产业结构不够匹配等累计矛盾点,使得大学生就业前景堪忧。为增加就业筹码,四六级考试、雅思托福考试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充斥校园,导致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功利化、工具化。

3.高校的导读机制和读书学习氛围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时间和阅读效果。目前,高校大多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上,教师很少在课堂之外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上指导的也很少,图书馆也鲜有科学完善的导读机制,校园缺少浓郁的阅读氛围。

(二)内部环境因素

大学生自身阅读的价值意识、方式方法、时间观念等是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因。目前,大学生大多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不到位,更多把课外阅读作为应付考试和消遣娱乐的方式,而没有真正意识到课外阅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在阅读方式方法上,也较为单一,很少根据阅读内容和需求灵活选择精读、略读、快读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课余时间掌控上,经常被各种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抢占,没有协调好阅读与其他课外活动的比例关系,致使阅读时间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三、改进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对策建议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应从学校和大学生个人两方面入手。

(一)建立科学的导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职能优势,通过课堂指导、图书馆引导、专家辅导、专题讲座、读书协会、文艺沙龙等多渠道,建立全方位导读机制,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心理、不同需求特征,编制相对应的导读目录,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法和阅读内容的引导,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大学生在广泛而高质量的阅读中夯实知识基础、拓展知识视野、拓宽专业方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课外学习的组织和辅导。当代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休闲性、实用主义色彩比较突出,可通过读书会、好书推荐、演讲比赛、读书沙龙、编写读书简报、微信平台等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有目的的组织推荐文学经典、管理知识系列、历史知识系列等系统的读书目录,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指导学生提高阅读品味,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辅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增强读书质量。

(三)从大学生自身方面,要提高阅读意识。首先应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树立正确且长远的理想,确定高尚的课外阅读目的;要有分辨是非优劣的能力,积极主动选择高尚有品位的作品,自觉提高主动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数量和时间,把阅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协调好阅读与其他事务之间的关系,养成定向、定期、定时阅读的良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采取灵活的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避免总在浅阅读。

[1]刘静 郑敏 陈明静 李尔.大学生阅读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3.12.

[2]王舟.当代大学生阅读特征与知识素养构成分析 [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韩艳微.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研与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

G648

:A

:1671-864X(2015)09-0088-02

刘晓燕,女,1978年12月出生,河北平山县人,河北大学教育学专业,硕士,讲师,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组织人事部主任。

本文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第三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外读书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X20130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学院大学生
初等教育学院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学院掠影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