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的表现及成因
2015-12-10冷锦章
冷锦章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西方功利主义思潮的渗透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在学习选择、入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功利化现象,校园功利主义氛围有所蔓延。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蓬勃发展的中流砥柱,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并引导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功利主义;大学生;表现;成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236-02
一、功利主义内涵
功利主义又称乐利主义或者功用主义,是一种以利益或者功效作为道德是非判断标准的理论学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以快乐主义为基础的趋乐避苦的道德观;以行为后果作为判断行为的善恶的依据;最大幸福原则。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被英国著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和约翰·密尔(John S. Mill, 1806- 1873)发展成一种有严格论证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并且发生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功利主义。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容易接受新的思想,难免受到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利益,讲究实惠,重利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必须予以重视和引导。
二、大学生功利化思想的表现
(一)学习功利化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大学生依旧是学生,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天职,应珍惜金色的学习年华和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心学习各种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以后就可能常常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后悔在学校里没好好地全面地学习知识,打牢基础,以致于出现这种状况。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不断扩建和扩招,大学生毕业生数量猛增,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其需要,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因此,许多大学生为提高以后就业的竞争力,学习上变得功利起来。首先,专业选择上,热衷于选择金融、计算机、会计等实用性较强的热门专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等理论性学科则少有人问津。其次,学习内容上,忽视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的学习,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上面,如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各种证书上,只看重考试的结果,急功近利的学习,对一些被他们认为对将来就业“无用”的学科,则采取冷漠的态度,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学习是一种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注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今,在高校中真正“潜心”读书的已经不多了,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涉猎不深,只注重实用性的学习,忽视精神发展的需要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入党功利化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学生在高校入党,本应该是政治思想上的觉悟,应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的宗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却把入党作为未来就业的一个有力筹码,尤其是那些一心想考公务员和进入国企的同学,他们入党完全是为了增加进入这些部门的竞争力,入党动机已不再是那么单纯,入党动机变得非常世俗化,他们为入党用尽各种办法,如请客吃饭,送礼等手段已屡见不鲜了,而不是靠本身实力公平竞争入党,入党功利化倾向明显。他们入党只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增加一个优势条件,完全是为自己考虑,从利己主义出发,而不是出于精神发展需求,也不顾党的宗旨,且他们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缺乏,政治信仰不坚定和政治责任感不强。入党后如果不能以党员的身份标准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刻保持警惕,一旦放松自己,就可能走上歧路,就会影响党员整体质量。
(三)人际交往功利化
人生会结交许多不同的朋友,大学阶段,能结交那些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是一生很幸运的事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往人们注重道义,而现在越来越重视利益。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增多,大学是更一座小型的社会,难免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本来纯净圣洁的象牙塔也变得不再那么纯净了,利益二字也被大学生所吸收,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利字当头,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倾向明显。在校园中信奉着“以他人待我之道待人”的处事原则,这个交际方式在校园中被大家所流传着,并且他们也在实践着。许多大学生不惜用尽手段去结交他们认为有用的人,如“官二代”、“企二代”,将来可能会帮得上自己;对于那些暂时对自己没用的人,则不愿交往,能躲就躲。甚至,在本来令人向往的大学纯洁的爱情上也表现出了功利主义色彩,在选择对象交往中,倾向于找所谓的“白富美”、“高富帅”或者“有房有车”一族,而不管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物质功利主义色彩十分严重。
(四)择业功利化
就业择业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时必须面对和做出选择的现实问题,由于高校毕业生数量累年增加,已远大于社会需求,所以导致他们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越来越功利化,他们首先考虑的因素往往是经济利益,工资的高低、就业环境的好坏、岗位的优劣常常影响着他们职业选择。首先,择业地域上,大多数人乐意选择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不根据自身条件出发,不顾自己适不适合在这发展,盲目从众,以至于出现许多诸如“蚁族”等现象,宁愿在大城市里“蜗居”,也不愿到更能发挥自身价值的中西部去,导致这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更是少有人问津,这样不能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和价值,而且也使其分布不均的矛盾更加突出。其次,岗位选择上,更注重物质利益需求,完全以工资为导向,追求既舒适又有钱的工作。另外,在毕业群体里,出现公务员热,为了就是拿铁饭碗,也不考虑自己适不适合,与自己兴趣爱好是否一致,精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最后,在择业态度上,急功近利,只考虑眼前利益,妄想一步到位,而不愿从基层岗位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起,缺乏长远追求,忽视未来职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对理想绝口不谈,大学生就业观亟需改变。
三、大学生功利化思想成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变化,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然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凸显出来了,正如邓小平所说:“窗户打开了,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也给西方功利主义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土壤。市场经济的充满竞争,导致人们过分追求经济物质利益,一切向钱看,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大学生难免会受到其影响,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方面需求。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和优胜劣汰观念被大学生所接受和推崇,大学生为了在就业中更好的胜出,更加注重实用化,热衷于考取各种证书,他们的更多精力也都花在考证上面,急功近利,而忽视精神上的追求,越来越看重权、钱,越来越注重利益,无论人际交往还是行为处事,一切与利益挂钩,最终可能会走向功利主义深渊。
(二)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侵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同西方其他国家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和利用其先进科技和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难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如功利主义等也随之传人进来,被大学生所接受,并对他们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必须高度警惕。现在中西方学校合作交流增加,互派学生,学术交流等,也使得西方思想更容易走进高校,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触。功利主义强调实用化,注重个人利益,这难免对我们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大学生思想出现一定的混乱。功利主义认为人生就是不断追求快乐和规避痛苦的过程,人生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快乐,这也给不愿努力奋斗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使他们更不愿意踏实勤恳努力,急功近利去做事情,从而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偏差。
(三)高校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多,大学生也由曾经的天之骄子演变为一个普通的社会群体,不再享有所谓的优越感。另外,随着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也更加现实化,追求目标越来越功利,理想也越来越世俗,功利主义在高校呈蔓延趋势。
当代大学生对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自身发展,越来越在意自我价值能否的实现,而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比较漠然,对社会的发展也不再关注,只注重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为此,大学生学习也日趋功利化,对基础人文学科和专业知识的渴求逐渐消退,热衷于一些技能证书的考核,如英语,会计,计算机证书等,以至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好多学生推崇快餐式文化,获取知识直接通过互联网,很少真正的阅读书本和查阅文献,追求短、快、平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实用化,只为完成的考试任务而短暂的机械化记忆,而不深入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读书无用论”在校园有所蔓延,学习功利化倾向非常明显,这种功利主义校园文化氛围难免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也是他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与社会接触不断增多,并或多或少受社会一些思潮影响着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伴随着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涌入校园,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起来,崇尚自我,追求个性张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利益绝对化,由社会本位趋向于个人本位主义,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感匮乏。
大学生成才环境一般比较单纯,社会阅历相对不足,社会经验比较匮乏,无论心里、生理发展都还不健全,也更容易受到人性固有的弱点的影响,人性的自然属性中,本身就有趋利避害的属性,有其自私的一面,这也使得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对善恶美丑也很难区分,容易被自己感性体验所左右,对待事物不够理性,对自身长远的发展定位不够明确,缺乏对全局的考虑,急功近利,容易被功利主义侵蚀。
参考文献:
〔1〕(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约翰.密尔.功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