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精神全面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

2015-12-10张为和

企业文明 2015年11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精神改革

张为和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这为我们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居于首位,意义重大。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阐明了创新发展的丰富内涵,这为我们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重要思想和行动指南。目前,中铁一局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深化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我们要始终坚持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奋力开创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坚持理念创新

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

理念创新是以新视角开拓认识新领域、开创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就是为了破解新形势下的发展动力问题。因此,做好创新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进行创新、在思想上重视创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紧密结合企业深化改革、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和开展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认真抓好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坚持用全会精神引领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培训研讨、交流体会等有效形式,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以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维正确认识当前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发扬驰而不息的精神,切实增强推动改革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以全会精神为动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破除阻碍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坚持理念创新,保持改革韧性,破解发展难题,确保企业各项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改革的新突破推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坚持制度创新

把握科学管理的重点

科学有效的制度是企业管理要素有序配置、系统运行和谐高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的有力保障。只有不断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破除管理障碍,才能更好地释放管理效能,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战略管控力度不够、效益为先导向不明、整体管理效率低下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现有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出路、要效益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求新求变的改革精神和争创一流的竞争勇气,积极投身到企业深化改革的创新大潮中。一要依据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围绕企业自身实际,认真做好《集团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明确企业的战略任务来明晰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目标;二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现有各类制度办法进行总结提炼和实践检验,从制度层面探索各层级适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推进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经营机制转换和企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三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在战略管控、分类考核、激励约束、作业层建设、困难企业扭亏解困等方面下工夫、做文章,形成管理有序、运转高效、过程可控的管理制度体系,提升企业的科学化发展水平。

坚持科技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的能力

专业技术创新是保持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以增强专业优势和拳头产品为目标,牢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注重超前技术研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针对高、精、尖技术的发展趋势,紧盯行业科技创新前沿,明确创新方向,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工法,特别注重在BIM技术、隧道机械化施工技术、复杂软弱地质隧道防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复杂结构桥梁施工关键技术、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探索研究,为企业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的生产方式创造良好条件。要以“专家型职工学习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铁成班组”“铁成业校”为平台,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广泛开展技术攻关、小改小革以及“创新标兵”评选表彰等活动,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要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积极解决科研成果与现场作业的转换配套问题,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形成持续的科技创新生产力,为企业化解现场难题、提高生产效率、占领优势市场提供有力保证。

坚持载体创新

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

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党建工作品牌,是激发党员干劲、增强党组织活力、推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以创新载体、体现特色、注重实效为原则,紧密结合企业中心任务和重点工程建设,按照启动、推进、总结“三部曲”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开展“高扬党旗”“党员先锋工程”“五好项目部”“党员身边无事故”“精细管理、党员先行”“三争一保”“亮身份、转作风、保目标”等各具特色的党建主题活动,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载体,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使活动真正释放活力、增添动力,让鲜艳的党旗在中铁一局工地上高高飘扬。要根据开展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的总体部署,以蒙华项目为抓手和载体,扎实推进项目管理实验室的各项工作,通过实验先行、以点带面、样板引路,创建各工程类别的项目管理示范线,最终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通过筑强堡垒、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项目管理实验室活动中的政治优势,既要大力总结和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形成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又要激励广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出成果,以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成果,促进项目管理目标全面实现。

坚持文化创新

凝聚推动发展的力量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只有建设使员工真心信服、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要创新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加强“企业荣誉感、发展紧迫感、改革使命感”教育,传承“开路先锋精神”“西延精神”“大秦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沪杭精神”等优秀文化基因,使“在建筑领域为人类创造更丰富的价值”“向社会奉献建筑精品”的企业愿景和宗旨转化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要紧跟时代要求,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及时总结管理实践中优秀的文化成果,把在开拓奋进中展现的精神风貌、在攻坚克难中体现的意志品格、在创新超越中展示的豪迈情怀、在项目管理中凸显的团队作风,通过提炼、升华,形成新鲜的文化血液,为企业文化注入新内涵,建设更富有感召力、凝聚力、驱动力的现代企业文化。要继续大力实践“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品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诚信文化、责任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用企业文化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规范行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有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精神改革
虎虎生威见精神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改革之路
拿出精神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