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15-12-10李金平
李金平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时代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来的新要求和新考验,本着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管理工作。高校管理者要认真反思学生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缺失,并尝试从思想、内容、方法、机制等多方面入手,积极研究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以更好推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19-02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当前,由于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强制管理方法,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被约束的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不服管教的叛逆性格。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高等教育工作,特别是当前受高科技产品影响,很多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若是学校在此阶段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学生的心智要求,那么很容易为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对人的管理不同于对物品的管理,高校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所以对大学生的管理不能采用强制、粗暴的方式进行,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综合运用管理协调的方法,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良好的关系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样现代高校学生管理者才能更好地适应以人为本思想方针为基础的大趋势。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概述
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虽然近些年逐渐被广大学校和教师所接受和推崇,但在实际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依然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水平和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加强对“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坚持和学习,从而避免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只流于形式。当前素质教育逐渐代替了过去的传统教育,这也同时标志着知识时代和科技时代的到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即使是管理工作也要遵从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实际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已成为当前推动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
1.以人为本与学生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学生而开展的,管理的主体和工作内容也是学生,可以说学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对象,同时学生也是推动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的管理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形象,因此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是推动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在管理工作中遵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符合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2.以人为本与持续发展。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素质较差以及人格不健全等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家庭管理的疏忽,同时也与高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学校在管理学生时往往采取较为严厉的方法,警告、处分这种管理方法只会使学生感到压抑,特别是大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或叛逆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将来是要走向社会的,在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这同时也体现在管理学生的工作中。学校只有在管理学生时采取和谐、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从而在和谐的教育气氛中学会独立思考,从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二、以人为本学生管理模式的内涵及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很多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管理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对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对完善,以适应当前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化普遍推崇的一种管理理念,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新时代的管理思想,在大学生管理模式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校依然在管理过程中将学生当作被管理的对象,学生对于管理内容只能选择被动服从,这种主观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因此管理效率也就不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都是围绕学生而开展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求管理者应该将学生视为管理的中心点,一切管理工作围绕学生而进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和需求,从而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将管理学生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管理中心,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在学习中帮助学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乐意被学校所管理,从而自觉改善自身的缺点。
三、如何推动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完善学生个性管理方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摒弃传统管理中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模式,转变为突出学生教育的主体地位,在管理工作中以平等的、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和生活,重视学生生活中的细节,了解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独立生活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判断和选择事物,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重视学生心理辅导。目前,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日新月异,受高科技产品影响,很多学生往往都沉迷于上网聊天、游戏、交友等,特别是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所影响,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这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很多高校已逐渐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用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但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却只是存在于形式,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当前很多高校由于环境压力、学习压力、感情波折、就业困难以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导致很多学生都产生了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如果对这些心理问题不及时解决,那么学生很容易走极端,从而出现心理疾病。所以高校管理者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在管理学生时不要只是关注学生的表面问题,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开导学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与就业的压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3.树立特色化考评机制。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此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评机制。在对学生进行考评时,要综合学生的各项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素质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够将特色化考评机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评价学生时往往首先看的就是学习成绩,认为成绩优异的才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学生将来面临的是走向社会寻求生存,单凭成绩是无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同时也不能充分实践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高校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进行考评,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4.规范人性管理基本制度。学校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往往习惯对学生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手段来达到约束的目的,殊不知长期如此,学生不仅不会服从管理,同时还会引起学生极大的不满。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主体,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高校应该将管理工作做到人性化,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用亲切的语气来感化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去改正自己的行为,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并且允许学生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公平地对待学生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服从。
5.完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对学生采用鼓励的方法往往比强制性的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鼓励容易使人产生动力和表现的欲望,因此,采用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学习,使学生有动力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比如大多高校都设有奖学金的激励制度,对一学期表现良好的学生能够拿到奖学金,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奖励也是肯定,能够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6.完善以人为本的贫困资助体系。一要加大政府投入,国家和政府要共同承担贫困生解困的主要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好贫困生问题,维护教育公平;二要打破国家助学贷款僵局,积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这是完善以人为本贫困资助体系的关键;三要加强勤工助学项目的实施,以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要首先重视内因的作用,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应用,推动学生个体形成自我发展与自我管理的基本模式,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本化管理中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的管理必将带动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对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2).
[2]陈士宏,王雅文.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3).
[3]欧巧云.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4]严冰,李浩然.以人为本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方法[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5]杨兴林.高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及核心[J].理工高教研究,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