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构建动系的点的合成运动问题分析与求解
2015-12-10马银华杨庆国
马银华 杨庆国
摘要:针对理论力学课程中合成运动的求解问题,提出了自构建动系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并通过两个实例,对比了常规解法与自构建动系解法。结果表明,动系并非必须建立在实际存在的已知刚体上,而是可以在易于确定相对运动轨迹的基础上,通过虚拟刚体(或点)来自行构建动系,并根据需要设定动系的运动规律(动系可建立于一点上,动系的运动特征自行设定),增加了合成运动问题中动系选择的灵活性。自构建动系法丰富了合成运动的分析和求解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合成运动;动点;动系;虚拟刚体;自构建动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92-03
合成运动是理论力学运动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能否恰当合理地选择动点、动系,是求解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
动点和动系的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1)动点、动系必不能固结于同一刚体(相对运动必须存在);(2)动系和静系也不能固结于同一刚体(牵连运动必须存在);(3)相对运动轨迹应易于直观判断(已知绝对运动和牵连运动求解相对运动的问题除外);(4)动系的运动形式应该是已知的;(5)绝对运动最好是已知和简单的。其中,(1)和(2)是必须原则,其余几条是恰当原则。也就是说,前两条原则是必须要遵循的,而其他原则如果遵循,则求解就会较为简单,否则可能会较为复杂。
综上可知,在不违背必须原则的基础上,动点和动系的选择是具有灵活性的,有时甚至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专门或特定的动点和动系。例如,动点不一定是运动的点,基于动与静的相对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选择静止的点作为动点进行分析。同样,动系的选择也不必固结于题目给出的已知刚体或实际刚体上,我们完全可以自行构建一个虚拟的运动刚体,并将动系固结于其上,但前提是,这样做能够便于各种运动分析以及能够获取足够的求解已知条件。本文将对这种自行构建动系的概念及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实例,分析其在合成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求解问题中的应用。
一、自构建动系
现有教材在合成运动问题的分析和求解时,都是将动系固结于某一实际存在的运动刚体上(题目给出的已知刚体),动系相对于静系的牵连运动,即为该已知刚体的运动。而动系是否能够固结于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刚体(或者虚拟刚体)上呢?关于这一问题,现有教材并没有明确提及。虽然理论上动系是可以任意选择的(遵循上述必须原则的前提下),但对于一个实际并不存在且运动情况未知的刚体,一般难以去思考将动系建立在其之上。因此,在现有教材的知识内容设计及以此为基础的大纲教学背景下,会使学生这样来理解:动系必须建立在已知的或实际存在的运动刚体上。显然,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它制约了对于合成运动问题分析和求解新方法的探索。
事实上,在选择动系时,并不一定要将其固结于某一实际存在的运动刚体之上,在不违背动点、动系选择的必须原则下,动系完全可以灵活选择。比如,在选定动点后(动点的绝对运动轨迹已知),为了便于相对运动轨迹的直观确定,可以将动系固结于一个我们自行构建的虚拟运动刚体上,该刚体的运动形式和运动条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由于动系固结于该虚拟刚体,该虚拟刚体的运动就是动系的运动,因此,我们只需要选定一个运动的点为基点(该点不同于绝对运动中的“动点”),以该基点为原点建立一个动坐标系,并设定动系做平动或转动,即动系可以随着基点平动(直线平动或曲线平动)、平面运动或其他形式的运动。需要强调的是,理论上自构建动系的运动形式可以任意设定,但为了便于分析和求解,应以容易确定相对运动的轨迹为原则。
在不清楚自构建动系运动条件的情况下(随已知运动点做平动的自构建动系除外),合成运动自然无法进行分析,但由于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及加速度合成定理具有瞬时性,因此在我们自构建动系时,只需设定其在合成运动分析瞬时具有某一瞬时的运动特征值,而这一运动特征值是题目中已知的或根据条件能够求解的。这样一来,当我们选定运动情况已知的点为动点,自行构建运动特征已知的动系后,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就都十分清晰了,合成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关系就可以顺利建立起来了。需要指出的是,自构建动系这一方法并不一定是所有解题方法中最简单的,对有些问题来说,该方法甚至可能会给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从拓展合成运动的分析思路和丰富求解方法的角度来看,自构建动系作为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二、实例应用与对比分析
(一)例题一
如图1所示,曲柄OA长0.4m,以等角速度ω=
0.5rad/s绕O轴逆时针转动。由于曲柄的A端推动水平板B,而使滑杆C沿竖直方向上升。求当曲柄与水平線间的夹角θ=30°时,滑杆C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多少?
分析:对于有不变接触点的约束联系机构,通常是以该不变接触点作为动点,即动点始终为两个运动部件的接触点,这样分析会很方便。基于此,该题的动点应该选择为OA杆上的A点,动系固结于刚体BC上(具体求解过程见解一)。如果选择BC上的A为动点,动系固结于实际存在的刚体OA杆上(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则相对运动的轨迹难以确定,给求解带来了麻烦,且在加速度分析中会涉及科氏加速度,易使学生出错。但是,如果我们采用自构建动系的方法,将OA杆上的A点设为动系原点,建立动系并设定动系一直做平动(即虚拟一个包含OA杆上A点在内的平动刚体,动系固结于该虚拟刚体上,牵连运动为曲线平动),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相对运动的轨迹十分清晰。同时,由于牵连运动为平动,不存在科氏加速度,使得加速度的分析和求解非常方便(具体求解过程见解二)。
解一:
动点:OA杆上的A点。
动系:固结于刚体BC上(图略)。
定系:固结于支座O上(图略)。
运动分析:绝对运动为以O为圆心的圆周运动,相对运动为水平直线运动,牵连运动为竖直直线平动。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根据速度合成定理v=v+v和加速度合成定理a=a+a,做速度合成图及加速度合成图,见图2所示。
由图2的合成关系可得:v=vcosθ,a=asinθ,其中:v=·ω,a=·ω.
计算可得滑杆C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v=v=vcosθ=0.4×0.5×cos30°=0.173m/s(↑)
a=a=asinθ=0.4×0.5×sin30°=0.05m/s(↓)
解二:
动点:BC刚体上的A点。
动系:以OA杆上的A点为原点,建立作平动的动系Ax′y′(图3)。
定系:固结于支座O上(xy)。
运动分析:绝对运动为竖直直线运动,相对运动为水平直线运动(动点始终在动系的x′轴上运动),牵连运动为随OA杆上A点运动的曲线(圆周)平动。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根据速度合成定理v=v+v和加速度合成定理a=a+a,做速度合成图及加速度合成图,见图4所示。
由图2的合成关系可得,v=vcosθ,a=asinθ.其中:牵连点与OA杆上A点的速度、加速度相同,即v=·ω,a=·ω.
计算可得滑杆C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v=v=vcosθ=0.4×0.5×cos30°=0.173m/s(↑)
a=a=asinθ=0.4×0.5×sin30°=0.05m/s(↓)
总结:解一是最常规的解题方法,解二采用了自构建动系的方法。对于此题,两种方法的分析和求解难易程度相同。但是,如果以BC上的A为动点,动系固结于实际存在的已知刚体OA杆上,则相对运动轨迹不易判断,在分析和求解时,需要利用坐标转换,同时涉及科氏加速度,较为复杂。与之相比,解二中的自构建动系方法可使问题大大简化。
(二)例题二
如图5所示,已知:凸轮半径为r,速度为v,θ=30°,杆OA靠在凸轮上。求:杆OA的角速度。
分析:相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接触点位置都随时间而变化,因此,一般认为两物体的接触点都不宜选为动点,否则相对运动的分析就会很困难。通过观察机构的运动特征,以凸轮圆心C为动点,动系固结于OA杆上,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的难点在于牵连速度的确定(具体求解过程见解一)。实际上,当我们采用自构建动系的方法时,以两物体的接触点为动点进行分析,也可以使问题易于求解(具体求解方法和过程见解二)。
解一:
动点:凸轮圆心C点。
动系:固结于OA杆上(图6)。
定系:固结于支座O上(图略)。
运动分析:绝对运动为水平向右直线运动,相对运动为平行于OA的直线运动(点C到OA杆的距离始终为半径r),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
速度分析:根据速度合成定理v=v+v,做速度合成图,见图6所示。
由图6的合成关系可得,v=vtanθ,其中:v=v,v=OC·ω.
求解得:ω=v/=vtanθ/2r=v/6r(顺时针)
解二:
动点:以OA杆上与凸轮接触的D点为动点。
动系:在杆与凸轮接触点处虚构一个微小套环,在机构运动过程中,套环始终在两物体的接触点处。以微小套环为动系原点(O′),建立随套环运动并绕套环转动的动坐标系(O′x′y′),同时设定动系转动的角速度与OA杆的角速度始终相同(见图7)。
定系:固结于支座O上(Oxy)。
运动分析:绝对运动是以O为圆心的圆周运动,相对运动是沿OA方向的直线运动(动点D始终在动系的y′轴上),牵连运动是平面运动(随O′移动的同时还在转动)。
速度分析:在牵连运动为平面运动时,速度合成定理v=v+v仍然成立(该矢量式适用于牵连运动为任意运动)。其中,v是指动系上与动点位置重合的点的绝对速度,也就是图示θ=30°时的套环速度v,即v=v。
套环的速度可按合成运动知识计算,以套环作为动点,动系建立在凸轮上(动点的相对运动为绕C点的圆周运动,牵连运动为凸轮的水平直线平动),可知v=v+v(分析可知套环O′绕C点转动的角速度与OA杆的角速度相同)。
综上分析可得:v=v+v+v,其中v=v,v=·ω,速度合成关系见图8。
将矢量方程v=v+v+v在y′轴方向进行投影,得到:v=vsinθ=v/2.
因此,ω=v/OD=v/(r·ctgθ)=v/6r(顺时针)
总结:采用常规方法求解该题时,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C点作为动点,判断出相对运动轨迹,同时要正确理解牵连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当采用自构建动系的方法时,可以基于接触点来自构建动系并设定动系的运动特征,丰富了分析和求解方法。对该题来说,采用自构建动系方法的主要难点在于能否正确构建动系,并给出速度合成定理的展开式(尤其是牵连速度的矢量表达式),即重点、难点在于分析思路和分析过程,而求解是很简单的。附注:该题的加速度分析同样可以利用自构建动系的方法,本文不做讨论。
三、结语
针对点的合成运动中动系选择方法的不明确性问题,本文提出了自构建动系的概念及其方法,通过两个实例的分析及求解对比,证明了自构建动系方法的可行性。这一方法的提出,明确了动系选择的灵活性,丰富了合成运动问题的分析和求解方法。对于某些特定动点的问题,采用该方法比常规方法更为简便。在现有教材的知识内容设计及以此为基础的教学大纲背景下,自构建动系方法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奎孚,王建立.动点—动系选择中若干问题的商榷[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3):1-2,7.
[2]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M].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程[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冯立富,郭书祥,李穎.点的合成运动与“全程分析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5).
[5]冯立富,李颖,王军.一类值得注意的点的合成运动问题[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
[6]宋如敏.求解动点的合成运动,应从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出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6).
[7]唐红春,王璐,史永高.关于建立点的合成运动理论体系的探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8]赛孜古尔·买买提.对运动学中动点动系选择原则及方法的探讨[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1999,(01).
[9]张春扬,张良伟.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相对运动的解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03).
[10]唐红春,王璐,史永高.理论力学点的合成运动体系教学探索及实践[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11]李之祥.论点的合成运动中动点、动系的选择与解题难易的关系[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01).
[12]顾乡,陈保国.浅析点的合成运动中的几个概念[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2,(02).
[13]张东峰,陈晓峰.关于点的合成运动中动点的选取[J].高等理科教育,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