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2015-12-10张熹
张熹
摘要:影响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原因及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增强质量立校的意识,使思想认识和行动到位,学校管理要注重内涵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还要加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质量提升;立校意识;长效机制;敬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275-02
初到一所基础条件较好,经费也较宽裕但教学成绩异常薄弱的学校,审视良久,颇感肩上责任重大,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增强质量立校意识,使思想认识与行动到位
学校领导虽有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但思想认识与行动没有完全到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线不明,还没有牢固树立起以“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学观,还没有真正在老师的头脑中浸透“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教学成绩不高的老师不是个称职的老师”这一理念。致使教师疲于奔命,牢骚满腹,散失了狠抓教学的进取心和荣辱感,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停留在形式上。其实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教学为中心,依附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为此我们要求对所有学校服务性的工作和迎检工作一律要统筹安排,尽量调整到课后,绝不冲淡教学,以保证教学的常态化。各人教学成绩处于学区平均成绩以下者一律不得评优选先。要把那些工作充满热情、积极主动、有责任心的老师提拔到少先队、教导、教研、校务委员等主要岗位上,要把一些真正在教学上有贡献、有建树的教师树起来,作为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弘扬正能量。学校领导、校务委员在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都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尤其在教学上必须走在前头。
二、学校管理要注重内涵发展
学校管理上,缺乏民主,领导和教师貌合神离,缺乏凝聚力,大大降低了集体的战斗力。再加上个别教师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缺乏约束力和责任感,工作中情绪多,努力少,就出现了“我要管”和“不受管”、“出工不出力”的现状。其实,一个学校首先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个学生进入学校学到什么知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文化上受到熏陶、浸泡而成为人才。学生、老师、校长都一样,凡是人都需要尊重,给他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营造一种彼此尊重的氛围,树立一种把工作当事业干的信心,强化一种校兴我荣的责任。这就是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内涵的、丰富的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得以跨越式发展基础。其次,尊重个性,关注教师的正能量,追求“不求全,而求精;不求完美,而求率真”的教师发展文化,引导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做有特色的自己”,从而发展学生,成就自我。那么群體缺失的工作热情、民主治校的主人翁精神就会自然显现,管理的内涵就会丰富,管理的效应就会产生。
三、教学常规管理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
1.教导主任要善“教”、“导”。在教育教学目标、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教导主任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参谋者、调度者、督导者,要既善“教”,又善“导”。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找准工作重心,弄清着重应做什么,该怎样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中将教学常规工作由“管制”转向“管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抓好常规工作,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意识,加强教师的教学秩序管理;进行质量分析,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辅助教学的运用掌控;对全校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对教案的分层次审阅,对作业批阅、笔记、记录的督查等等方面要有自己的思路和建议,要逐步建立教学常规长效机制。
2.课堂教学低效能现象要改观。虽然我们一直是反对教师随心所欲、学生盲无目的的课堂训练;反对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漠不关心的低效能现象,但还时常发现老师在教室里,学生却乱作一团,或者前面的学生在听后面的学生在玩。这是我们老师的教学趣味跟不上,组织管理跟不上,学生失去了兴趣,老师失去了威严。借如火如荼的“高效课堂”东风,我们要尽快适应并紧跟当前的新课改步伐,要把精力用在用活资源、精心设计和秩序管理上,在自己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上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严”字当头,“爱”字贯穿始终,要运用教师敏锐的目光及时提醒、组织好学生,吸引和督促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有的教师知识水平不低,进教室的时间也不少,但学生考试成绩却很低,这可能就是个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的问题。学校领导要多听课,要多做一些观摩课的指导,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3.教研、教案和作业管理需加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培、清华伟新、省级教材解读等培训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对派出去参加培训的教师要考虑适当的费用补贴,对发表的教研成果凭发票报销部分费用,且教研成果在本学期学末考核中要进行累计加分,在职称评聘中要逐步施行一票否决制。学校领导带头认真编写教案,使用打印稿的必须要有二次备课的痕迹和反思。让那颗躁动的心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反思教学。作业批阅要坚持面批,及时查漏补缺。作业布置要精心设计,要加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作业布置最忌“多”和“机械重复”。“多”则学生错误多,书写差,容易养成坏习惯,不如少写;“机械重复”则容易使学生散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我们要求科任老师对学生家庭作业要严格把关,要一律实行家长签字制度。对学生的作业书写,老师不可心软,书写态度不好的重写,书写粗心潦草的重写,表格画不规范的重画,适当举行作业展评“比比谁的优最多”活动,调动学生的书写兴趣,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习惯。
4.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暂无法要求上级调入已经培养成熟的教学骨干,只能通过自身努力来培养培训。其实人只要有上进心,只要爱这一行,就会逐步走向成熟,骨干不是天生的,他是在逆境中锻炼成长出来的。为此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计划,多给中青年教师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使他们不论是转变观念还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以及教学技能提高等方面接受更多更新的信息以便能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通过结对帮扶、校本教研,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提高驾驭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使更多教师成为骨干,走向成熟。
5.班级管理精细化程度需提高。班主任老师还没有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主业,只是当成一项简单的兼职工作,致使班主任工作力度不够,措施不实,成效不大。比如集合不能快静齐;安全事故频发;红领巾佩戴随心所欲;卫生清洁不彻底等,究其原因是班主任老师责任心不强,对班委会组建及职责教育不够重视,对学校相关的会议精神落实不够。记得一本书上说过:“学生好比一个铁盒子,不是要你去一拳砸扁它,而是要你去细细地找到那把对号的钥匙,去开启他们的心扉。”学生到学校来,谁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尊敬和依赖,只要我们给他们各种表现的机会,认真去发现,他们都会各有所长的。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勤”、“严”。要民主组建好班委会,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要认真做好个人评比和小组评比工作,要制定班规班约,提出班级口号及奋斗目标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科学完美地管理班级。
四、敬业精神还需加强
个别教师有职称到顶不思进取的思想,有对对凑凑敷衍了事的思想,有玩世不恭自以为是的思想等等,这种种思想的作祟,致使个别教师在教学中缺乏钻研精神、创新精神和吃苦精神;还有个别教师教学随意性强,盲目性大,教学管理无章法,时间一长反被学生摸着了门道,学生管理出现了反弹现象;也有个别教师工作中分不清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喜欢做的,工作没有轻重缓急。也有个别教师教学不严谨,大而化之,许多工作总是在检查时匆忙地、“积极”地补充,很被动。实际上,教学成绩和你的辛勤付出是成正比的,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收獲多少,绝不会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小学生的教育教学重在一个“跟”字,跟紧,跟严,跟细,跟实。做到嘴勤,眼勤,手勤,腿勤。把好课堂教学关,把好作业批阅关,把好组织管理关,要紧紧将学生黏在手上,凡事不仅要有安排还要有检查落实,要有明确的分工,就比如关灯、擦黑板、整理讲桌、检查红领巾等等这些琐碎的事儿,必要时就得召开各负责人会议强化责任意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正视现实,成就一小步,甩掉你倒一的帽子,那么也就甩掉了学校倒一的帽子。这个起点不高,但也不低,我们不能轻视。我们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辉煌的经历,我们为何不能在现今的这块热土上再火一把,让人们拭目以待呢?
五、德育教育需持之以恒
乌申斯基说过:“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他指出了习惯的价值所在。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许多学生在校内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学校没有把养成教育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没有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地,首先需要从点滴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则是“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其次,要从关键期抓起。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这个关键期,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再次,要持之以恒,要严而有爱,要抓好一个“恒”字,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真正做到不见实效不收兵,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和耐性、恒心的。
相聚就是缘分,发展就是尊严。“美丽的校园”和“教育的深刻”这是两个层面的概念,“心态永远比世态、生态更重要”,别再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别让心存的怨恨控制了你的心情,敞开心扉,再展宏图,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