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类学视域下的达斡尔M民族小学校民族语言传承的策略研究
2015-12-10吴传刚陈晓晨曲娇娇
吴传刚 陈晓晨 曲娇娇
摘要:达斡尔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地区是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区之一。该地区的达斡尔民族语言文化逐渐汉化,日渐衰弱。以人类学视角关注民族语言的传承中的问题,提高对民族语言价值的认识,加强各方合作,整合资源,完善民族语言教学是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民族语言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达斡尔;民族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83-02
多元的世界依托于多元的文化,在人类寻求统一的思想文明的同时,也在探寻着多样性带给世界的生机与美丽。人类学研究推动了对多元文化的探究。世界的多元源于人类生存群体的多元,人种、民族的不同产出了不同的文化,而每一种文化有其特点与优势,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的。
达斡尔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在传承文化的过程却遇到了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传承。达斡尔族有民族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正是因为没有文字使得语言的传承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笔者为此从民族语言的传承入手,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族乡M民族小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民族语言传承的问题和教育策略。
一、齐齐哈尔地区达斡尔族语言使用现状
黑龙江省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区在齐齐哈尔。其中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全国5个市辖民族区中的唯一的达斡尔族区。区内约有人口17.1万人,达斡尔族人口约1.2万人。大多分布于梅里斯区下属的乡镇内。其中卧牛吐镇管辖的河西村人口不多,但是达斡尔族人口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此地将达斡尔语保存得非常完整。莽格吐村人口较少,只有1300余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达斡尔族,掌握达斡尔语的能力都很好。哈拉新村历史已有三百多年,但达斡尔语只在与老辈人交流时使用。
河西村和莽格吐村偏远而封闭且达斡尔民族人口集中,这在齐齐哈尔地区是不多见的。其他地区的情况则与哈拉新村更为相近。而且近年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河西村和莽格吐村也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的调查研究选取了哈拉新村的达斡尔民族学校,以下我们称之为M小学。
二、了解M小学
为了深入了解达斡尔语言传承的情况,我们对M小学做了调查研究。M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有2层楼的校舍,占地2000平方米。共有6个年级150人,同时还有一個50人的学前班,22名教师。在对M小学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对全体150名学生和22名教师发放了问卷。其中学生问卷回收142份,有效问卷为136份。教师问卷回收22份,有效问卷为22份。同时我们还访谈了部分的学生和教师。
在同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了达斡尔民族特有的热情和真诚。这更坚定了我们深入研究的信心。他们似乎对我们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总能积极地回答,有时候还会给我们介绍更多达斡尔的生活。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了解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达斡尔族学生对语言掌握程度低。达斡尔民族是典型的有语言没文字的少数民族,达斡尔语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然而由于通婚、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使口耳相传这种形式失去了家庭教育的载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都很少使用达斡尔语进行交流,使大多数学生成为了被汉化的达斡尔人。调查问卷中显示,51%的学生表示听不懂不会说,39%的人表示听得懂一点不会说,只有10%的人表示能听懂而且会说。
2.达斡尔族学生对于民族风俗习惯的了解不容乐观。达斡尔民族虽然人口较少,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特色,但是达斡尔族学校的小学生们对达斡尔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程度非常低。69%的学生对于达斡尔传统文化表示懂得不多,73%的学生对于达斡尔族历史表示略知一二。在对小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他们一般都能说出库木勒节、敖包会这样的传统节日,但是对祭祀礼仪、抹黑节等达斡尔族特色风俗了解得不多。
3.达斡尔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责任感、自豪感。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发现,达斡尔族小学生对于传播达斡尔族文化都比较积极,而且很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在与小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发现,有些小学生已经发现达斡尔语逐渐衰落的现状,有传承达斡尔语的责任感。达斡尔族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自豪感,95%的小学生因为自己是达斡尔族而感到骄傲,但是经过了解,有些孩子的自豪感源于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时有加分政策,这种外部的原因严重影响着小学生对于达斡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民族语言学习的情况。与教师的接触中我们更多地注重了解语言教学方面的种种困难,这也让我们有些惋惜和感慨,但也肯定了我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发现了如下困境与问题:
1.达斡尔族语言教学存在难度。达斡尔族语言教学课时少,一周能上一节课就不错了,而且就这可怜的一节课都不知是怎么挤出来的。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根本不能学完规定的课程,能达到入门的标准就不错了。到了六年级学生都忙着升学考试,课时更加紧张,到了初中有些孩子可能因为就读的初中不再是达斡尔族中学,这门课程基本上也就算断了,以后可能都接触不到达斡尔语。
小学生们课堂上所学的达斡尔语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学生们课上所学大多是诗歌、儿歌或者是民族特色食物和节日的名称,能够学到的语言知识本来就寥寥无几,因为是语言类课程,不是升学重点学科,学校不太重视,学过以后没有规范化的考试使学生们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最后学会的只有校园文化所要求的简单的向老师问好和打招呼,小学生们也只有在学校可以用些简单的达斡尔语进行问好和交流,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通婚家庭的不断增多,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到达斡尔族语言,这就导致了小学生们学到的达斡尔族语言运用不到日常生活中。
2.缺少教授达斡尔族语言的教师和研究力量。学校中熟练掌握达斡尔语的只有四人且年龄都较大,50岁以上三个,30~40岁年龄区间内一个,可以从事达斡尔族语言教学工作的只有一人而且50岁以上。根据调查可知案例中所提的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达到了68%,处于青壮年的教师多是刚毕业的高学历学生,他们对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变迁的了解不够,甚至根本不是达斡尔族人。在全校的22名教师内,达斡尔民族的教师仅有9人,仅占全校所有教师的40%。可以教授达斡尔语教师的稀缺和老龄化严重制约着达斡尔族语言的传承,因此要想发展好达斡尔族小学校达斡尔语的传承教育,优良的师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达斡尔族小学校民族语言传承的策略讨论
M小学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但却反映了齐齐哈尔达斡尔民族的整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关注达斡尔族的语言文化传承,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讨论。
1.加大民族文化传承的经费投入。要想将达斡尔语传承下去,必须涉及教学器材、教材、教学资料的开发,经费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保证专项经费的投入,用以保证达斡尔族小学生能够在最适合的年纪接受母语文化并熟练掌握。
2.课程实施应立足于日常生活。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在传承达斡尔族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家庭氛围的熏陶和家庭成员之间有意无意的影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许多事项的传承是通过家庭内部的口耳相传实现的,例如达斡尔族传统歌唱曲目、舞蹈、剪纸艺术等。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介入传授有关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熏陶对促进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社区文化的吸引也是傳承达斡尔族文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社区成员大多是达斡尔族人,拥有很多达斡尔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能够补充教师和家庭成员在传承达斡尔族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学校要尽量多与社区沟通设置活动,使学生加入到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享受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3.努力寻求适合达斡尔族语言的课程实施方式。加强教学教材建设,少数民族学校要开展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教育,要有配套教材,教材要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联系紧密,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学校十分有必要对达斡尔族历史文化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进行建设,这种教材能够为学生学习达斡尔民族文化提供依据。教材应遵循“为学生写,教学生用”的宗旨,在知识体系上应该是完整性与非系统性的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上应该富有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学校应该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编写和出版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融入本民族本地区的优秀题材,突出地方性、时代性、民族性,表达形式上可以有图片辅助,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民族和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4.大力培养达斡尔语师资力量。教师队伍是校本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学校应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改革中去。将民族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校本课程改革,必须遴选一些有技术专长的达斡尔语专业人才参加到校本课程的改革中去。积极培养掌握达斡尔语并能够教授达斡尔语的教师,师资力量的制约是达斡尔语传承急需解决的问题。
达斡尔语言的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探索出达斡尔语言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希望经过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各方面的坚持不懈,可以将达斡尔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l]吴依桑.达斡尔族教育史述略[J].民族研究,1997,(4):55-60.
[2]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志编纂委员会.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