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专业教学及课程体系的改革

2015-12-10张伟陶虹秀张丽娜陆晓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8期
关键词:创新型新能源课程体系

张伟 陶虹秀 张丽娜 陆晓东

摘要:由于新型能源的迅猛发展,能源产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求有增加的趋势,国家也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对于新能源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分析了目前现行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能力,并学会分析和运用,为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型;新能源;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109-02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一直都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鉴于新能源迅猛的发展趋势,我国各高校也紧扣新能源产业对于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大增的趋势,我校也于2012年成立新能源学院,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能源材料与器件的专业,旨在把加强新能源领域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的,这也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紧密联系的。[1]

一、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传统能源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将在几十年内耗尽,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以及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由此进入了能源发展的黄金阶段。[2]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倾注了很多心力,虽然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相比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相对落后,但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之下发展也突飞猛进并且规模迅速扩张,同时也推进了新能源专业在大学教育中的迅速发展。[3]低碳、节能、环保作为现阶段我们支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并推行的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建设以此为基础的新能源专业教育则是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面教育的重要方向。[4]

二、课程改革的意义

大学就是学生与社会最接近的一个阶段,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和传承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5]开设新能源这个专业就是为了适应人才的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在全世界范围内面对的能源危机。在教育理念上,我们一直致力于让学生全面发展,对于新能源专业课程的开设,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掌握,还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大学期间合理地做出职业规划,让学生摆脱死读书的模式,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从现有的教学成果来看,新能源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立还并不完善,下面,我们将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初步的探讨。[6]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1.教学观念的改革,实现教学多样化。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发展就是要摆脱旧的观念形式,而创新则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国家迫切地需要创新型的高科技人才,而在培养的过程中,长久以来的教学过程总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配合与接受,这样的教学理念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创造的能力,因此要做出改变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开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枯燥的概念定义,而是注重引导和开发,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其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突破教育的瓶颈,才能激发内在未开发的潜能,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7]

此外,对于传统教育中的“以师为尊”,应该用更为现代的方式来理解: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由学生来拥护教师的教育,这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过程。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结果,这就需要老师讲授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更为放松地学习,在讲授中多些课堂的讨论,真正地参与其中正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2.课程内容的改革,实现课程的多元化。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科学研究的不斷深入,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覆盖也不断加强。对于新兴的学科的建设,一切都在摸索中,对于课程的设置也同样,我们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把所学的理论自如地运用,在现今,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跟上这种变化,除了传统的教材学习,我们需要把这个行业的前沿科技和发展趋势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了解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同时教师应该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更加贴近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忱。

现在教学改革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但多为“闭门造车”,课程的体系并没有与企业真正地结合,一味地追求新意,很多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实际价值,花费时间学习了无用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课程的核心体系和相应的教学标准。[8]

3.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实践化。新能源专业属于工科,侧重于实践,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理论课设置较为单一,缺少实践相辅助,枯燥的理论学习会增强距离感,在大的信息量的冲击下,缺少互动思维就会影响到知识的理解,这样就需要积极推行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实行培养过程合作化,创建一个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的环境,避免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听,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探索、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9]可以在实验中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形式,推行探索型创新性实验,完成验证型实验到开放型实验的转变,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老师的互动明显增加,并且会主动查阅相关的资料与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实现了多生一师到一生一师的转变,也就是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除了在学校里的实践,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如何使学生得到锻炼?这可能就需要加强校企联合的双向互动,这样企业可以在学校里找到适合于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可以获得更为基础性前沿性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同时,也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优势,同时有助于帮助学生扩展就业的渠道。[10]

4.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考核多元化。考核一般是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教学成果检验的一个标准。无论是在中高考中还是现在的期末考试,学生都在经历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在现行的教改方案中有提出,要实行文理不分科,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具有导向作用的。考试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检查,因此采取哪种考核形式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我们会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如下改革:

首先,我们现在的成绩比例是按照试卷70%与平时30%分配的,这也就是说平时的表现包括课堂的表现与掌握知识的程度在总成绩上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的,导致学生普遍的情况就是考前突击,仅仅是考试前应试的准备就得到好成绩。这样的数字是不能够反映学真实水平的,我们可以把平时成绩分为出勤率,还有课堂的讨论性发言和一个学习报告等多个方面,让老师跟学生自己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适当减小试卷成绩的比重,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不会出现一个学期只有一个月学习的情况。其次,就是对考核内容的把握。对于新能源这个学科来说,我们接触的课程会涉及到很多的公式和运算,一般的考核都会侧重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对于学生我们总是强调创新,学以致用,因此考试的内容应该是灵活地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以写论文的方式,这当中可以包括在做专业实验时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当然试题具有灵活性,考试形式也不一定要一板一眼,可以允许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这样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不仅实现了整个教学机制的有效管理,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四、总结

21世纪是一个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同时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要求。在教育改革中课程体系的改革又是核心,因此新能源的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对现行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对于课程的教学观点、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以及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在这个能源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要使教育教学跟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培养出新世纪合格的高科技人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惠晶.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3-54.

[2]左然,施明恒,王希麟.可再生能源概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16.

[3]朱敏.我国新能源发展过快的后遗症不容忽视[N].中国经济时报,2012-07-30.

[4]高凤香.基于思想政治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略论[J].价值工程,2011,(2):228-229.

[5]苏文佳,王谦,何志霞.面向新能源专业的“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5-116.

[6]张露露,杨学林,倪世兵.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6):67-68.

[7]陈春香,李啸骢,梁志坚,胡利坤.“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5):612-63.

[8]林涛,段春燕,卢东亮,欧阳萍.以“项目任务驱动法”为核心的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教学设计[J].新课程.下旬,2013,(4):2-3.

[9]卢杰民,冯燕瑛.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J].国家学报,1995,(2):43.

[10]丁石生.“新能源产业人才特区”建设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2,(11):79.

猜你喜欢

创新型新能源课程体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