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主体教学能力探析
2015-12-10罗艳
罗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情况,提出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的内涵,并针对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探讨了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的构成。
关键词: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25-02
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建设规划(2012—2020年)》(文件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的高技术应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加速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而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教师发展重点是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拟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情况、内涵和主要构成进行探析。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情况调查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邹立新老师在2004年采取问卷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长沙、株洲地区12所高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抽样调研后指出,大学部分教师对自己的一般教学能力比较自信,相反,80%左右的专业课教师都认为自己的诸多特殊教学能力,如专业动手与示范能力、专业实践场地的设计和运用能力、指导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课程开发能力等比较薄弱[1]。2008年马维平等教师采用自擬问卷,对湖北省2所高职高专院校748名教师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1.6%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主线组织教材,70.4%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了解学生,81.6%的教师采用讲授法授课,52.8%的教师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2]。2008年,上海市职教协会受上海市教委的委托,组织了多支调研队伍深入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较差[3]。2012年对一所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在实践岗位工作的时间“少于三年”,近30%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在“专业操作与示范能力”和“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有待改进[4]。由调查可见,其一,高职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着一般性和其特殊性,而特殊性的教学能力没有充分体现;其二,高职教师教学模式大部分还是学科教学模式;其三,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虽然高职教育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标准在不断提高,但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仍离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发展仍然滞后,需要进一步探析高职教师特殊教学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更有效地提高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标准研究指出,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职业能力及其相关知识、普适性能力及其相关知识、学术能力及其相关知识[5]。职业能力及其相关知识摆在了衡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首位。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教师就必须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是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和人才培养标准与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区别和自身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其独特性的一面。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能力体系,是其他教师所不具备的特有的教学素质能力要求。这种其他教师所不具备的而为职业教师所特有的教学能力,我们称其为职教教师的主体教学能力[6]。
三、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的构成
应用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独特性的具体表现。“关键能力”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概览》的研究报告中,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渗透在职业分析、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和考试之中。虽然很多研究对关键能力的解释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包括:处理人际关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支配资源与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等。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关键能力发展需要,是考核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的标准,按照培养对象所应掌握的关键能力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的主体教学能力的构成并加以培养,可以很好的满足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社会的发展需要。[7]笔者认为教师的主体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秀的职业素养引领能力
高职教师的主体教学能力包含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综合素质在学生的职业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职业人的身份严格律己,教师正确的职业态度、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善于与人沟通的职业团结协作精神,虚心听取意见并为他人着想的处事态度和礼貌待人等言传身教十分重要,这些职业素养是形成高职教师主体教学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过程导向的整合能力
整合能力是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是指高职教师在校内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把理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价值观等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能力。高职教师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设置课程、对接职业标准设置课程内容”的三个对接的要求,具有以工作过程开发设计课程,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设课程项目内容的能力;能整合建构与实际工作接近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连接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之间的纽带,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要能根据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结合课程目标和内容开展教学设计,设计适宜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强化动手能力,解决问题,完成相关学习(工作)任务;能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术,整合网络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具体的课堂教学和虚拟的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三)创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能力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特点是高职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表现之一,高职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能以能力培养为线,充分利用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任務教学、问题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做一体的等教学方法。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动性,以师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要形式,建立动态课堂,为学生构建与特定工作相联系的经验型知识,培养他们的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际操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职教师能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和机会,积极参与顶岗培训,完成教师自身企业实习和锻炼的要求,掌握一定的专门技术,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组织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训,对实践过程进行任务布置,开展收集信息、计划、决策、演示、检查、评估、协调、反馈的教学指导;能根据培养目标、工作标准设计创建项目工作室、实训室等实践场地;能进一步地参与企业应用技术研发,开展决策咨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相关困难,帮助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具有实效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是高校教师研究教学问题、探索教学规律、指导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是指对高职教学模式、实践操作、实践的教学、教学技巧的探索和反思,研究成果具有可指导性,可操作性强。教学研究能力的成果不仅仅拘泥于发表的论文,而应该具有表现形式,如教师的讲义、教师作品、优秀的公开课等。
(六)具有专业职场发展能力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要求高职教师必须融“经师”与“技师”为一体,赋予了高职教师“职场人”的身份,教师能与时俱进地掌握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的动态,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行业企业对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情况,紧紧跟随产业、职场、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和标准,调整、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和内容,提高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因此,高职教师自身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职场发展能力,不仅是指导者,还是实践者,才能不断地与时俱进,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邹立军.湖南高职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6):29.
[2]马维平,刘惠莲,程红,毛平.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J].时代教育,2008,(6):105.
[3]胡建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幼教,2010,(33):47.
[4]刘艳丽.新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J].论坛,2012,(6):29.
[5]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肖化移,周一苗.基于质量标准的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8):47.
[7]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