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群体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2015-12-10郭丽莉
郭丽莉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200003)
上海青年群体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郭丽莉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200003)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开展了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并对青年受访者文化生活、传统文化认知等方面进行专题分析。结果显示,青年受访者文化生活注重个性、热衷参与,代际特质鲜明;同时面临多元文化选择,青年受访者虽然关注传统理念与文化,但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弱,除传统文学作品外,对传统文化了解偏少,对传统艺术节目兴趣不浓。如何提升传统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感召力值得思考。
青年;文化意识;调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同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近期,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开展了一次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本报告就调查中35岁及以下青年受访者的文化生活、传统文化认知等方面进行专题分析。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入户访问的方式进行,以上海市18-75周岁的中国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3360个。其中35岁及以下受访者(即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本文简称青年受访者)共计1238位,分布在全市17个区县,涉及不同学历、居住区域、收入水平,对全市80、90后青年群体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表1)。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续表
二、注重个性、热衷参与,青年群体文化生活代际特质鲜明
1.活动形式:一多三少
调查显示,青年群体在日常文化活动的安排上有较为鲜明的代际特征。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多,看电视和听广播的时间少,健身锻炼时间少,阅读书刊杂志时间少。
上网多。近年来,互联网以其开放性、全球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青年群体,上网已经成为现代青年文化生活的主体。调查显示,非工作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青年受访者占受访者总数的比重达58.3%,高于35岁以上群体30.1个百分点。其中,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青年受访者占34.6%(图1)。
图1 青年受访者日常文化活动时间
看电视和听广播少。相对而言,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大,44.4%的青年受访者每日看电视超过一小时,低于35岁以上群体22.5个百分点。其中,仅17.7%会看电视两小时以上,低于35岁以上群体29.4个百分点。
健身锻炼少。调查显示,每日健身锻炼时间超过30分钟的青年受访者仅占42.0%,低于35岁以上群体9.4个百分点。受健康情况、工作学习压力等多因素影响,仅有9.7%的青年受访者运动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另外,有21.2%的青年受访者表示每天几乎没有体育健身活动。
阅读书刊杂志时间少。随着微阅读、电子阅读广泛化和大众阅读碎片化趋势,青年群体阅读模式和习惯已经发生变化。调查显示,青年受访者中,每日阅读书刊杂志1小时及以上的仅占13.6%,30-60分钟的占29.7%,小于30分钟的占40.5%。值得注意的是,有16.3%的青年受访者每天几乎不阅读书刊杂志。
2.参与方式:注重个性,以个体参与文化活动为主
各类文化活动投入时间的对比显示,青年受访者参与文化活动更注重自我和个性需求,更倾向于将时间投入到易于个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在问卷列举的看电影、观看演唱音乐会、观看展览、参加艺术培训、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六类文化活动中,有42.5%的青年受访者表示投入时间最多的为看电影,高出35岁以上群体约30个百分点;而35岁以上群体投入时间最多是社区文艺和广场文化活动(占比38.7%)等群体活动,比青年受访者高约20个百分点(图2)。
图2 日常投入时间最多的文化活动
图3 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的使用频率
从各类公共文化场所使用频率来看,逾八成的青年受访者每年看电影若干次(图3),其中,逾
四成每月看一次及以上。约六成每年去图书馆若干次,约五成每年参观几次博物、展览馆,上述比重分别高于35岁以上群体10.0~30.0个百分点;约三成的青年受访者每年去音乐厅、剧院欣赏演出,比重也明显高于35岁以上群体。然而对社区文化中心、公园绿地、体育健身馆等偏向于群体活动的文化场所,每周去一次以上的青年受访者比重则低于35岁以上群体5.0~10.0个百分点。
3.参与意识:热衷参与,文化活动参与度居首
近年上海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有效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市民生活,也吸引了广大青年的关注与参与。调查显示,青年受访者知晓和参加各类文化盛宴的比例高于35岁以上群体。其中,旅游节的知晓率最高,逾九成(图4);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市民文化节、全面健身日等文化节活动的知晓率均超过八成。
图4 文化节日活动的知晓率对比
从参与情况看,青年受访者参与率最高的是旅游节,达到34.4%,全民健身日、市民文化节的参与度达到20%左右。除全民健身日外,其余活动的参与度均不同幅度地低于35岁以上群体。
三、德行内化、选择多元,传统文化理念受到广泛关注
1.价值理念:普遍认同核心价值观
青年对优秀传统理念的认同与传承、转化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调查显示,在问卷涉及的八种传统思想和论述中,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外,青年受访者对其他七种思想的认同度①注:①认同度的计算方法是按照主观认证和感受,请调查对象对各种传统思想和论述进行“认同”、“部分认同”、“不认同”、“不知道”四项评价,前三项分别赋值100分、60分、0分,“不知道”不计分,进行量化计算。均高于35岁以上群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代表诚信、爱国、友善、敬业等核心价值理念的中华经典论述获得青年受访者的广泛认同。
青年受访者的成长伴随着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保守文化和开放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调查中,青年受访者在问卷列举的经典传统论述外,还纷纷提出对他们影响至深的其他论述,这些论述来源广泛、各有侧重,体现出青年群体尊重经典与取向多元并存的价值理念特征。例如,有来源于儒家孔孟思想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源于现当代文化的“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细节决定成败”;来源于西方文化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观点。
2.传统文学:了解更为深入
传统文学作品、经典阅读受到了青年群体的广泛关注。调查显示,在问卷列举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论语》、《三字经》等六部传统书籍中,青年受访者的知晓率、阅读率和精读率均普遍高于35岁以上群体。对于较为晦涩难懂的传统经典《论语》和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青年受访者中读过两本书的比例分别为37.1%和47.1%,高于35岁以上群体15.0个和9.9个百分点。除了问卷列举的书目外,青年受访者还列举了其他令他们印象深刻传统作品,例如《古文观止》、《史记》、《弟子规》等。此外,现当代如鲁迅、金庸的作品,以及一些国外文学作品,如《呼啸山庄》、《马克·吐温小说集》和《盗墓笔记》等网络文学作品也是青年受访者所涉猎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需要一定古文功底的经典著作,例如《论语》和《三字经》,虽然有三至四成的青年受访者表示读过,但精读率很低(分别为4.4%和6.7%)。
3.繁体字:识读度更高
虽然繁体字没有列入学校课程,但是通过境外引进书籍和网络阅读等途径,不少青年受访者或多或少都认识繁体字。调查显示,青年受访者中有91.4%认识繁体字,比35岁以上群体高出8.4个百分点。其中,有44.8%的青年受访者表示认识较多的繁体字,仅8.6%的青年受访者表示不认识繁体字。按文化水平分组看,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认识繁体字的比例越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受访者中超过95.0%表示认识繁体字。
四、传统文化对青年群体影响式微
1.逾五成青年受访者表示传统文化影响相对较小
青年受访者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社会变革、文化变迁以及价值观念的巨大转换,尽管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高,但相对35岁以上群体,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小。调查显示,有44.7%青年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世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或较大,比重低于35岁以上群体6.9个百分点;四成青年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影响一般,11.0%认为影响不大,另有3.4%认为没影响。
从分组数据看,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青年受访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大。本科及以上的青年受访者中,52.4%认为传统文化对其影响很大或较大,高于初中及以下受访者22.2个百分点。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青年受访者中认为影响很大或较大的比重,比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高12.0个百分点。
2.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偏少
在问卷列举的十四类传统文化领域中,除传统文学作品和国画书法两项,青年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低于35岁以上群体(见图5)。对于传统节日、民风民俗、传统饮食、传统思想、中医等领域,青年群体有较深入了解的比重低于35岁以上群体5.0~20.0个百分点。同时,青年受访者对部分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尤其对戏曲民乐、中医等传统文化,有55.8%、41.6%的青年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较老年受访者高23.8个和18.3个百分点。
图5 对于传统文化各方面有深入了解的受访者比重
3.传统艺术节目遇冷
传统艺术节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文化演出市场空前繁荣的大环境下,近半数青年受访者对传统艺术节目不感兴趣。在过去一年,有46.9%的青年受访者没有在现场欣赏过中国传统艺术节目,高于35岁以上群体6.7个百分点。在现场欣赏过传统艺术节目的青年受访者中,娱乐类的民族歌舞(23.6%)和相声(18.9%)相对受欢迎,仅有15.2%的青年受访者在现场欣赏过戏曲类节目,比老年群体低26.9个百分点。问及未观看的原因,大部分表示不感兴趣。
4.外来节日受热捧
调查显示,青年受访者对绝大部分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低于其他年龄段,冷落传统节日、热捧西洋节日的倾向较为明显。青年受访者除较重视春节外,对其他如中秋、清明、元宵、端午等节日的重视程度均低于35岁以上群体约10.0个百分点。然而,重视圣诞节(33.8%)和情人节(32.9%)比重分别高于35岁以上群体22.9和25.7个百分点,特别是月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青年群体,分别有55.0%和50.0%重视这两个节日。同样代表爱情的七夕节和情人节两个节日,对后者,有32.9%的青年受访者表示重视、会采取一定方式度过,比重高出七夕节19.0个百分点。
5.外来影视受青睐
影视节目是了解和学习中外文化的重要媒48
介,影视作品展现的异地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国青年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调查显示,境外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大部分青年的观看首选。逾七成青年受访者爱看外来影视节目,其中,首选欧美节目的占30.4%、港台节目23.4%、日韩节目20.0%;只有25.4%的青年受访者倾向选择内地的影视节目,比重低于35岁以上群体38.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从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分组情况看,收入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青年人更偏爱境外影视节目,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青年受访者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受访者首选境外影视节目的比例达到85.0%和78.6%。
五、思考与建议
1.青年对自身文化生活评价偏低应引起关注
调查显示,青年受访者对自己文化生活的满意情况总体评价不高,认为自己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或者较为丰富的青年群体占35.7%。认为一般的占43.8%,认为不太丰富的占12.9%,另有7.6%的青年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文化生活不丰富。
从分组情况看,低收入、低学历、居住于外环外,以及非上海户籍的青年受访者对自己文化生活的评价相对较低。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青年受访者评价丰富和较为丰富的比重仅为33.1%,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为26.7%,居住于外环外的为31.4%,非上海户籍的青年群体为17.1%,低于上海户籍21.7个百分点。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时期,以满足青年群体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有所作为,力争通过青年易于接受的渠道和形式,进一步把握文化根脉、坚守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青年群体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2.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考虑青年特性
调查显示,影响个体参与文化活动的因素在不同代际群体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随着年龄段递增,个人兴趣影响越大,业余时间、学习工作压力、经济收入等外部因素影响越小。影响青年群体参与文化活动前三位因素分别为个人兴趣(28.8%)、闲暇时间(25.2%)和学习工作压力(19.1%)(图6)。而收入水平高和文化程度高的青年受访者中更多的选择闲暇时间为首要影响因素。因此,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面向大众的同时,应适当考虑青年特性,在青年群体易于参与的时间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青年关注,提高青年群体的参与率。
图6 影响青年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首要因素
3.创新传播形式,提升传统文化对青年群体的感召力
调查发现,一方面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广泛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其鲜明的代际特征,他们在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接纳上,更注重自我定位,在获取和交流的渠道上,更乐于在具有共同话题的小群体、小社区的传播和讨论。调查中,有45.4%的青年受访者通过网络媒体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仅17.1%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不少青年人表示,目前传统文化传播形式单一、载体匮乏、内容单调,较难吸引青年。有33.1%的受访者提出应进一步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和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环境。他们希望运用好网络媒体宣传,让青年更便捷、低成本地获取传统文化相关信息;建议更多地提供体验式活动,如在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场所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开放性和互动参与性的传统文化公益类活动,使更多青年人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节目的魅力。
(责任编辑:曹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