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2015-12-10曾庆伦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三江545500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融水545300
覃 萍 曾庆伦.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三江545500;.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融水545300
1起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覃萍1曾庆伦2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三江5455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融水545300
摘要介绍了1例黄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诊断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牛;巴氏杆菌病;诊断;防治
覃萍,女,1970年生,助理兽医师。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或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患牛常以发生高热、急性胃肠炎和组织器官的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2014年10月份,三江县八江乡某村屯饲养的黄牛发生巴氏杆菌病,经笔者诊治后康复,现将诊疗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三江县八江乡的某村屯是一个环境优美,天然牧草资源丰富的侗族群众聚居地,该屯有农户162户,存栏黄牛29头。2014年10月3日,杨某饲养的2头黄牛开始出现流涎、跛行等临床症状。村级动物防疫员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较早出现临床症状的1头病牛5 d左右痊愈、康复。但牛又陆续发病,村级动物防疫员便向八江乡水产畜牧兽医站报告,技术人员到场了解病例的一般情况后,立即向三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笔者接到报告后及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了解到8 d的时间内病牛相继发展到11户15头,但没有发现死亡病例。全村牛群已经进行过秋季集中免疫。
2 临床症状
病牛体温升高至41~42℃,肌肉震颤,精神沉郁,行走摇晃不稳,皮温不匀,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鼻镜干燥或出汗,鼻孔呼出热气,有黏液性鼻液流出;轻度流涎,嘴外没有泡沫状及牵丝状的涎水,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也没有溃疡;眼结膜潮红;患病初期病牛的粪便为褐色粥样,后期为水样含有黏液、气泡和血液伴有恶臭;乳房和蹄冠部没有水泡和溃疡。
3 实验室检验
取病牛血液在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革兰氏染液染色培养出的病菌,镜检可见卵圆形短杆状、两极呈明显浓染、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碱性美蓝染液染色病菌,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椭圆形小杆菌。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该病为牛巴氏杆菌病。
5 防治措施
1)病牛停止放牧和劳役,并与健康牛进行有效的隔离。
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牛舍清洁卫生,用含氯消毒剂对栏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早、晚各1次。
3)药物治疗。
方案一:青霉素400万IU、链毒素500万IU,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3次/d,连用3~5 d。
方案二:20%磺胺嘧啶钠,按每千克体质量0.07 g(首量加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 d。
方案三:2%氧氟沙星针剂,每千克体质量3~5 mg,复方庆大霉素针剂,每千克体质量2~4 mg,两药分别肌肉注射,2次/d,连用3 d。
4)给未被感染的健康牛注射牛出血性败血症灭活疫苗。
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该村无牛死亡病例,5 d后全屯牛群恢复正常,无新病例发生。
6 小结
1)巴氏杆菌为条件病原菌,病牛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细菌常存在于健康畜禽的呼吸道,与宿主呈共栖状态。当牛受冷、过度疲劳、营养不良、拥挤、闷热、长途运输或饥饿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致病,经淋巴液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本病为细菌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发生本病后应及时注射大量抗生素,以减少牛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该病多经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亦可经皮肤黏膜损伤或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染。该病常年可发生,也可与其它病毒或细菌病继发感染。故应做好牛栏环境卫生,定期对栏舍进行消毒,灭虫灭蚊等措施可减少此病的发生。
3)牛巴氏杆菌病常在老疫区暴发,故老疫区应每年注射2次牛出血性败血症灭活疫苗进行防疫,避免老疫区暴发此病。
收稿日期:2015- 0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