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2015-12-10查星红李树红杨建清

云南畜牧兽医 2015年5期
关键词:宁蒗胃肠炎传染性

查星红,李树红,杨建清

(1.宁蒗县大兴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宁蒗 674300; 2.宁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宁蒗 674300; 3.宁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宁蒗 674300)

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查星红1,李树红2,杨建清3

(1.宁蒗县大兴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宁蒗 674300; 2.宁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宁蒗 674300; 3.宁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宁蒗 674300)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致2周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消化道疾病。本文对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例进行诊治,40头患病仔猪,治愈37头,死亡3头,治愈率达93%。

猪传染性肠胃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疫病;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gastroenteritis,TGE)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和致2周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消化道疾病。该病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但尤以2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死亡率通常为100%。随着日龄增加,仔猪死亡率逐渐降低,但是易形成僵猪。母猪和成年猪感染后大多数能自然康复,但易引起母猪流产,严重影响成年猪增重和降低饲料报酬,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本病的发生呈暴发趋势,对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气温骤变时最易发生。宁蒗县属低纬高原气候,立体气候显著,年极端最低气温约-9℃,最高气温约30℃。冬季长达4个多月,昼夜温差较大,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4月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的高峰期,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笔者对宁蒗县大兴镇官地坝行政村辣子洞自然村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诊治,现将诊治与处置情况作如下报告。

1 发病情况

2014年1月13日,宁蒗县大兴镇官地坝行政村辣子洞自然村一养殖户从邻县某仔猪市场购进42头仔猪,1月16日,发现部分仔猪浑身颤抖,怕冷挤卧,呕吐明显,出现剧烈水样腹泻,粪便恶臭,大多呈茶褐色或灰色,并带有未消化的饲料。仔猪迅速消瘦,食欲减少,甚至停止,饮水增加。该养殖户用痢菌剂治疗效果不明显。1月19日该病已经波及全群,病猪表现身体衰弱,被毛粗乱、无光,体温40.2~41.6℃,其中有2头仔猪已经死亡。

2 剖检变化

通过剖检2头病死仔猪肉眼可见尸体脱水明显,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未消化吸收的饲料,胃底茹膜充血或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整个小肠肠管充满灰白色液体,含有泡沫和未消化吸收的饲料,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肠系膜血管充血扩张,淋巴结轻度或严重肿胀。其中1头病死仔猪肾脏充血呈暗红色。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空肠内容物,可见肠绒毛呈弥漫性无边际性的萎缩。

3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典型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空肠绒毛观察,结合兽医临床经验可初步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为进一步确诊,采用免疫荧光抗体实验进行实验室诊断。刮取病死仔猪空肠上皮细胞制成抹片,用丙酮4℃固定30min,再加人猪传染性胃肠炎荧光抗体染色30min后,用缓冲液漂洗15min,风干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浆膜呈现荧光,确诊为猪传染性胃肠炎。

4 处置方法

仔猪感染该病通常发病急,病程短,一旦康复可形成较强的免疫力,流行情况很快可得到遏制,因此,要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供治疗,但可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笔者采取以下处置方法有效控制了疫病。

4.1 加强饲养管理

立即实施封锁管理,隔离病猪,烧毁深埋病死猪。对圈舍、排泄物、道路、饲养用具、尸体处理场所等进行清扫,并用“百菌消”(碘酸混合溶液)1∶400带猪喷雾消毒,2次/d,直至病猪康复。用红外线增温灯提供32℃的温暖环境并停食2d。

4.2 药物治疗

仔猪腹腔补液,1次/d,以预防仔猪由于脱水而导致的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其配方组成:0.9%生理盐水36mL、樟脑磺酸钠1mL、5%碳酸氢钠溶液27mL、 5%葡萄糖溶液36mL。其次,为防止继发感染,肌肉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mL,1次/d,连续注射3d;同时肌肉注射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3mL/头,1次/d,双黄连注射液,2次/d,连续注射3d。

通过以上治疗及养殖户的精心饲养,用药3d后,40头患病仔猪,治愈37头,死亡3头,治愈率达93%,疫情得到稳定控制。

5 讨论与小结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病的发生、传播与卫生防疫、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因此,对本病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只有平时全面落实疾病防制工作,做好猪场的综合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

5.1 加强猪场的综合管理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当季节变换,环境或气候突变时,应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确保栏舍通风,长途运输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仔猪体质。早春、晚秋和冬季需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可对仔猪生活的小环境使用红外线增温灯、电热板、保温箱等进行保温。如从外地进猪,最好隔离观察10~15d,无疫情再进栏饲养。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封锁,限制人员来往,严禁猫、狗等人内。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猪舍、运动场上的粪便及污物,每天对地面、猪只、用具、工作服等用苯扎溴胺、过氧乙酸、复合醇等消毒药交替消毒。

5.2 加强兽医防疫

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供治疗,且发病率很高,传播快。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已来不及,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兽医防疫,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注射。

根据该病在宁蒗县的流行和传播特点,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制定了一套免疫计划,用浙江诺倍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免疫。怀孕母猪在产前20~30d,后海穴位头均注射4mL,必要时产前7d再免疫1次,其所产仔猪可通过吃母乳获得被动免疫。初生仔猪15d以内的不免疫,10~15kg猪注射2mL,50kg以上猪注射4mL,都能获得主动免疫。给新生仔猪头均口服10mL康复猪的抗凝血,连服3d,预防效果也非常显著。

5.3 类症鉴别

近年来,以仔猪腹泻为特征的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红痢、仔猪副伤寒、猪痢疾及猪轮状病毒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高,危害大,临床诊断起来较困难,对散养农户和猪场生产的经济效益影响严重,一定要仔细鉴别。诊断时,不仅要了解其流行特点、病理特征,更关键的是要进行实验室检测,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S858.286.4

B

1005-1341(2015)05-0006-02

2015-03-25

猜你喜欢

宁蒗胃肠炎传染性
中药封包在急诊老年急性胃肠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浅析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优质护理
牛胃肠炎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三十二年八千里路的教育牵手
富滇银行宁蒗支行开业
宁蒗县总工会:“两节”慰问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