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农业文化:高等农业院校的新课堂
2015-12-10和晓蓉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602.2022.020.html
传承创新农业文化:高等农业院校的新课堂
和晓蓉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文化的传承途径有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两种模式,前者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曾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传承主体、传承内容和传承场都在发生变化,民间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学校传承势在必行。作为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高等农业院校有着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优势资源。本文旨在讨论高等农业院校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紧迫性,提出农业文化进高等农业院校课堂的设想,认为可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设置、博物馆的创建、地方项目的参与等方面开展工作。
关键词:传承创新;农业文化;高等农业院校;新课堂
收稿日期:2014-05-15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220:22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校级课题边疆大学生助学成才研究项目“农耕文明传承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
作者简介:和晓蓉(1978—),女,云南丽江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3.015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4-12-18修回日期:2015-01-12网络出版时间:2015-06-0220:22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A New
Class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 Xiaoro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The way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two modes, that is folk heritage and school heritage, the former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ociet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inheritance main body, content and inheritance field are changing, the folk inheritance encountered hitherto unknown difficulties, school inheritance is imperative.As a communication center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ideas, the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he supper resources of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e.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urgency of the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agricultural culture into the classroom of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thinks we can begin the work about the teaching plan form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curriculum setting, the museum′s creat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projects, etc.
Keywords: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culture;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 class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中心之一,长期形成了以农耕民族为主体,农业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农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精髓所在。即使是在今天,农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传承和创新农业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2 年 8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十余家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也被称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文化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中国的农业文化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我国已经做了不少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工作。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变,农业文化面临着严重威胁,正在逐渐流失,有的已经消亡,有的濒临灭绝,传承现状令人堪忧。
四、、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紧迫性
(一)农业文化的传承途径
文化的传承途径有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两种模式,民间传承是通过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父子传承、师徒传承等方式,实现代际之间的学习和传承,具有生活化、随意化、非强制性的特点。
民间模式在传统农业文化传承中地位非常重要。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很多农业生产知识、生产技术、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它而得以世代传承的,但是民间传承模式有其局限性:传授者多数凭借自己的记忆和个人感受进行传承,缺乏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其次,很多民间文化只在小范围内传承,普及率较低;再次,在无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容易因各种原因而流失;最后,民间传承模式需要较长的时间,相对固定的传承人,不离土不离乡。
学校传承则是由教师为传授者,学生为传承人,以文字记录为主要形式,教学为主要手段的传承模式。其特点是传承时间、传承空间、传承人、传承内容都有严格的限定,有专业性、权威性、稳定性,高普及率的特点。
较之“不接地气”的学校传承,民间传承是一点一滴地实践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节庆、祭祀、舞蹈、歌唱、耕种、婚礼,就能够真实地体验、触摸、聆听和感受到的。被我们所精英化和理论化的,在学校传承的所谓的“农业文化”实际上来自于农民的真实生活,植根在田间地头。民间传承模式能够继续,但现实是困境重重。
(二)民间传承途径的困境
1.传承主体
农业文化的传承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既是传承者,也是传承对象。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深入,大量的农用耕地已经丧失,农民工进城已然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失,我们现在看到的农村是老弱病残的留守地,农村后继无人已成事实。
精通农业文化,并亲身经历过、实践过的老一辈传承者,在逐渐老去。作为传承对象,农村的青壮年却以“农民工”的身份不断地涌入城市,寻求着与父辈、祖辈不一样的谋生方式。所谓的民间传承是后代向上一代人的学习和继承,而现实是上一代人留守在农村,而年富力强、接受能力最强的年青一代却没人愿意留在农村。只有过年过节,偶尔回乡才能看到乡土文化的再次上演。因此,对于很多农民工而言,乡土文化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们常常只是过客,那是属于父辈和祖辈的文化,脱离了他们年轻一代的生活现实。很多人不关注,也不愿意传承农业文化,因为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确实已经逐渐失去了联系,有愿意传承的,又没机会学习。农村人口的高频次流动,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员结构,无法满足民间传承模式所要求达到的固定的传承主体。农业文化民间传承的“后继无人”已是事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报告告诉我们城镇化步伐将会继续稳步前行,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之后,将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这不仅是一种户籍身份的改变,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彻底转变,农业文化的传承困境会比当下更揪心。没有“人”的“传承”,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而言,都是致命的。
2.传承内容
农业文化从总体来讲,可以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三大类。物质文化是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主体部分,内容丰富,如农产品、农具、饮食、服饰、建筑等。精神文化包括农事节日、农业科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农业思想等。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成果的外显,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其进行整合和调控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规、婚姻制度、政权体制等。
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以上传承内容的选择和取舍,是比较功利的,讲究实用,需要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要方便生产生活,二是要有经济利益。于是,那些不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往往被传承者摒弃,比如低效又费时、费力的石磨、风车、犁等传统农具的淘汰,手工刺绣被机绣所代替。
另一方面,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冲击,也是民间传承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农业追求的是高产量和高收益,亩产量和收益是评价某一种农业技术是否成功的标准,它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推广,实现商业化的、市场化的目的。
在传统社会中,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少代人的积淀和传承,与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紧紧相连。传统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它还承载着社会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等等。随着现代农业理念的传播,原先建立在自给自足,不以商业化为目的传统农业体系正在被瓦解。
2005年4月,浙江省青田县传统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 5 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试点之一,青田稻鱼共生种养模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农业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鱼共生,鱼利用稻田的水分,以田中的虫类为食物,又为水稻提供肥料,搅动水体疏松土壤,并吃掉害虫与杂草,从而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了稻鱼双丰收。这一系统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样化食物,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它以生物防治虫害为主,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保证了人类食品安全,成为生态农业的重要典范。稻鱼共生系统不仅保持着独特和谐的农耕文化,而且还衍生出许多当地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特色工艺。如青田鱼干、鱼灯、鱼灯舞等青田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高度集中了民间舞蹈艺术、民间音乐艺术和民间手工制作技艺,许多村民世代延续着鱼灯表演的习俗。
但就是这样在聚光灯下备受关注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它的传承也面临着危机,尤其是传承内容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迁。按照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鱼不用喂养,完全以杂草、稻田中的害虫以及脱落的稻叶、稻花等为食物。现在,为了追求产量,已有少数农户喂养一些配合饲料,甚至为了提高产量,而选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的高产田鱼品种。有些为了防止鱼搅泥,造成稻田漏水和大雨冲垮,还用水泥加固田埂,严重扰乱了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近年来稻田养鱼的面积正在减少,因为稻田养鱼系统面临着现代农业具有更高产量的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威胁,与单一的水稻种植相比,稻田养鱼的管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乡村合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种植单一的水稻或其他的农作物而不是稻田养鱼系统[2]。
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稻田养鱼以及传统农业文化的认同。但是,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这个名声,带来经济上的巨大利益,传统的农业文化成为了当地人一种重要的谋生名头,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传承内容的功利化在所难免。
3.传承场
民间传承模式的传承场是传承主体传授、交流农业文化的场所,包括家庭、村落、集市等。其中,家庭是农业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场所,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授,上辈对后辈进行相关农业的耕种、技术、风俗、节庆、工艺、艺术等等的传承和教育,家庭传承依赖于成员之间的稳定关系[3]。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失和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不断出现,农村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代际不完整,青壮年大量外流。
村落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公共场所,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尽管城市无限制的外延扩展占用大量农业耕地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是城镇化的繁荣确以农村的败落为代价。农业文化所植根的村落和耕地,正在被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所蚕食,昔日的村落正在被空间大挪移,变成一个个住宅小区,或某个名目的工业园区、商业区,随之而来的是,农业人口的身份和谋生方式的彻底改变。
鉴于民间传承逐渐失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学校传承农业文化的方式,纳入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体制中。通常,民间传承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传承处于次要,但是在民间传承失效的情况下,为了抢救即将衰微的民间文化,学校传承有可能升格为主要途径,如国学进课堂、京剧进课堂、年画进课堂等。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传承向学校传承的转变,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经过研究人员和教师的专业研究之后,对传承的内容进行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的整理,留下精华部分,科学地编写教材,设计教学环节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且有教育部的规章制度保证传承过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学校传承的任务在于将民间智慧收集整理成文字、影像资料,深入研究,并将其理论化、殿堂化、精髓化,更关键的是要对传承方式进行创新,以便指导民间传承,之外,还要在民间与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参与决策和指导的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是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的传播中心,在农业人才培养、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文化的传承需要高校研究机构的参与,民间传承所固有的功利性以及生活化,使其更倾向于传承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往往忽视了更高层次的理论传承,而这正是学校传承的优势,也是责任所在。
二、传承创新农业文化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新任务
(一)高等农业院校的第四大功能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他明确提出了高等院校在原有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项功能之外,第四项功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胡锦涛总书记还进一步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这次重要的讲话是胡总书记对大学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新的重要认识,同时也高度肯定了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4]。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任务,这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指明了路径,也为教育系统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有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37所,其中高等农业本科院校31所,高等农业专科学校6所,一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立有从事农业、农村和农民研究的二级学院和专门机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院校横跨教育、农业两大领域,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特殊性,担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专业科技人才,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高等农业院校除了培养农业人才、研究农业科学、直接服务农业三项任务之外,还要担负起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5]。
(二)高等农业院校文科专业发展的新出路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优势是农学,学科特色依然是生命科学,依托此类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把传承创新农业文化作为学校的一个教学和科研的新方向,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建设相关课程和学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文理分科的思维模式,谈到农业,就只联想到实验、种植、技术。事实上,在农业实践中,还有着诸多的文化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这在人类学的调查中比比皆是,那么,是否可以尝试消解文理对垒的思维模式,利用农业院校的农学优势,在技术化的农业与文化的农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关注农业中的人和他们所承载的文化,使技术化的农业和文化的农业有对话的可能。
其目的有三,一方面,文理科往往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学习方法和思维锻炼,原先农业院校单一的学科极易造成学生发展的片面化,不利于培养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素质全面的学生;另一方面, “学科门类打破单一化局面之后,非农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及其专业的成长,必定给高等农业院校带去更丰富、更多元、更活跃的文化基因,对于加深和扩散农业高校的人文氛围能起到极大促进作用”[6];最后,可以更好地履行好农业院校的第四大功能,改善农业院校文理发展过度不均衡,文理院校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等现状,给高等农业院校带去新鲜血液,对提高农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能起到促进作用,也期望能更好地服务“三农”。
三、农业文化进高等农业院校课堂的设想
笔者百度搜索“农业文化进课堂”,仅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网站刊载2009年2月16日《游牧经济与游牧文化为主的“人与草原”课程进入北京高校课堂》;搜索“农耕文化进课堂”,有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12月14日举办的“农耕文化走进农林校园”的主题活动;搜索“本土文化进课堂”,有“本土名人进课堂”、“本土音乐进课堂”、“传统文化进课堂”、“京剧进课堂”(2008年),但多数是中小学、幼儿园课堂,少有大学课堂;搜索“传承”这个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一些艺术类院校,比如手工技艺、剪纸、年画、民间舞蹈和音乐等。限于收集资料的方法,可能遗漏了不少信息,但也从某个角度说明,农业文化进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课堂尚有发展空间,可以进一步考虑。
(一)做长期的教学计划
传承创新农业文化,对于很多高等农业院校而言,属于新课堂。首先,调查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否有文科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结构,本校的农科办学特点、特色专业,以及同类院校和其他相关部门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进一步论证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再做一个较为详细的长期教学计划,如何做到既能发挥我们学校现有专业的优势,又能将专业特色、地方特色和农业文化传承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农业院校的文科背景教师并不多,尤其是有文化学、人类学背景的,这两个学科出身的教师有较深的文化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经历,对掌握农业文化,深入调查,有着严格的学科锻炼经历,比较擅长研究文化问题。所以,本着补足配齐的原则,加强新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农业院校文科教师结合学校实际,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的一条新出路。
(三)设置相关课程
第一,要开设哪些农业文化课程,哪些作为基础课,哪些作为选修课,哪些是专业必修的;第二,教材如何编写,针对不同的专业,教材的内容和深度需要调整,还要注意与中小学的相关教材相区别,中小学的教材侧重技艺的传承和农业常识,那大学的侧重点又在哪里;第三,农业文化进课堂,学生将成为传承人,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觉传承农业文化,这将是个重点也是难点;第四,如何整合农业院校现有的师资队伍。
(四)创建农业文化博物馆
作为文化窗口,农业文化博物馆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近年来,国家对文博机构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博物馆除了过去简单的展览展示、收藏、研究的功能,其文化教育、文化传承的职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将是未来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征集、收藏、保存文物、标本及其他实物资料,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
农业文化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展览,借助现代声光电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将展品内在和外在的信息,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传达给观众,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博物馆是大学生精彩的第二课堂,它是一座实物“图书馆”,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还能提升学校层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中国农业历史文化博物馆,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博物院共同筹建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农具变教具”的最好实践,当然,鉴于各个农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收集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用具做起,创建农业文化的实物展厅,这是传承农业文化最直接的做法。
(五)参与地方的传承创新项目
高校本着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积极参与地方的发展,为地方决策部门献计献策,使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并和地方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高校产学研结合的通常做法。长期以来,由于农业院校的科研优势,在地方推广农业技术、开发农产品、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已经在地方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那么,是否可以在这些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文科所学,在传承创新农业文化的工作上做些事情呢?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个工作主要由一些科研机构和文化部门在做,高等农业院校参与的项目不多。
[参考文献]
[1]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54-56.
[2]朱洪启.地方性知识的变迁与保护——以浙江青田龙现村传统稻田养鱼体系的保护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2007(7):24-26.
[3]倪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消解与建构—— 基于民族学校教育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3):47-49.
[4]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3):15-16.
[5]何会超,王浩铭,汪自强.论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2(8):14.
[6]熊春林,符少辉.动因、困境与出路:高等农业院校非农学科的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