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困境与超越

2015-12-10兰健泽

电影评介 2015年5期

兰健泽

2012年8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将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美国大片在中国所向披靡,一方面以其瞠目结舌的特效震慑观众,另一方面用光怪陆离的图文声像推销着价值观。而中国的编导们早就失去了文化自信,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敬畏和担当。

对此,中国主流文化的弘扬迫在眉睫,担任着国家意识形态传播使命的主旋律电影急需寻求新的出路。主旋律电影在国家的倡导下,再现历史与现实,以积极的风貌引导着国家的意识走向。面对国内艺术电影、商业电影的竞争,加之外来电影的冲击,意识形态性较强而艺术性较弱的主旋律电影面临着严重的认同危机和生存困境,寻找革新策略亟不可待。时下主旋律电影艺术方面的困境主要有两大板块。

一、 人物脸谱化, 情节模式化

主旋律电影塑造的多是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英雄楷模想的、做的都是超乎常人的事,感情基调凌驾于观众的心理感受之上。随着电影市场主体年轻化趋势的发展,没经过革命动乱生活的年轻观众和“主旋律”的代沟越来越深。诸多电影在叙事时单纯地缀连主人公的辉煌事迹,丢去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方法。《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英雄都大义凛然、一往无前、勇敢坚毅,最后都壮烈殉国。《在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虽有女性的柔情,但整体来看仍然充斥着英雄男子的形象气质。这些电影没有充分运用个性化、生活化的刻画手法突出人物特点,诸多细节描写都是为高、大、全服务的。

绝大部分主旋律电影都是按时间顺序铺陈人物事迹,从头至尾都是一个人在牵动观众的视线。人物事迹很感人,极具煽动力,但情节没有波澜,具有艺术真实性的情节较少,缺乏对意象的运用,感情没有落脚点和延伸的空间,没有艺术情节的营构机能,通俗的说就是只支持“感人事迹”这种格式,其他格式都不支持。

二、 直白的政治说教导致反文化冲动

电影《建党伟业》剧照

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反向向心力”的心里现象,当正面说教愈强,人们的反判情绪就愈强,进而与正面教化相对的意识形态主体就会紧紧抱在一起。就像两个不顾父母反对而相爱的恋人,反对的声音越大,他们的感情越牢固。事实上,人们由于受主流意识的束缚,心里的反文化冲动一直存在,都渴望释放内心的压抑。主旋律电影的作用就在于整合“文化与反文化”的冲突,疏导那些被社会道德所不容许的情感、欲望和行为。《地道战》中的游击队员在敌人打来时可以什么都不要,但不能不抢救《论持久战》;遇到困难时总以背诵毛泽东兵法之类教条的方式代替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电影《杨善洲》在杨退休时刻意做了一幕入党宣誓大会,当杨把财产捐给国家时又在山间扯起一面党旗,仅七八个人就“隆重”宣告财产转接。我们不能否定这些情节里饱含的纯粹的主流思想,但它不能贴近观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心理,就像一个牙齿很整齐的人在门牙上镶了金箔,顿时给人刺眼的俗。主旋律电影要增强观赏性,让观众变被动的思想接受为主动的意识检测。

三、 主旋律电影究竟该如何突围

(一)人物形象生活化,情节结构多样化

主旋律电影的选材要从革命历史素材和体现现代精神的当代生活事件扩展到“一切宣扬真善美的题材”(邓小平语),更多地从生活层面展现主人公的丰富情感,体现其思想、性格的完善和升华过程。由于主旋律电影须符合历史真实性,我们不能人为地为主人公的人生制造波澜,故事的新奇性也不值得过多地追求。相反,寻常的事情更能跨越时空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方面《离开雷锋的日子》做得较好:电影以雷锋的普通战友乔安山这一侧面人物来突出雷锋精神这一思想主题。他的货车陷进了泥坑,不出钱没人帮忙,只能对月长叹。救助老人时被反打一耙却无处伸冤,进退维谷之际终于有人出来作证,老人也憾然忏悔。这不禁让人感叹好人难做,又惊喜地发现世人良心未泯。电影也有很多正面说教,但乔安山这一主人公的朴实憨厚却直入人心。低调的人、低调的事能更好地俘获人心。

主旋律电影在情节结构上要打破主人公事迹一贯到底的布局模式,多一些回环有致的构思安排。探索着截取历史、人生中的经典片段,加上具有艺术真实性的虚构,按地点来组合故事,从空间上拓展人们的视野。电影还要创造和情节结构相吻合的审美意向来增强表现力。《湘江北去》在结构上采用双线结合的叙述方式,把历史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自然的凝聚在一起。《杨善洲》在情节安排上找到了故事和时事的密切结合点,让光秃贫瘠的大亮山首先映入镜头,着力刻画上个世纪70年代保山曾遭受过的一次旱灾,突出植树造林的刻不容缓,自然地让人们联想到2009~2011年云南的严重旱情。电影结束,大亮山的重重林海和一开始的萧瑟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在表现手法上它充分运用了水这一特殊意象。2011年春,杨善洲逝世,正值云南大旱,但保山的植树造林已搞得很好,丝毫不受旱灾影响。在他弥留之际,老乡献上一碗清澈的水,由群众的一双双手传到他面前,既象征着他的清正廉洁,又浓缩着他一生的业绩。电影前后照应天衣无缝,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意象运用富有内涵。

(二)走寓教于乐的创作道路

教化的最高形式是潜移默化。主旋律电影的任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当的严肃性。但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必须把教育意义融于娱乐之中。电影可以合理运用明星、武打、谍战、喜剧等娱乐元素。2009年,《十月围城》单部票房过亿,成功打破了电影严肃性和娱乐性难于逾越的藩篱。电影由谢霆锋、黎明、甄子丹等明星主演,精彩的武打增强了观赏性,看似血腥暴力实则富含深情的场面勾起了人们对革命中无数无名英雄的记忆。《建党伟业》也亦庄亦谐地巧妙运用了喜剧:袁世凯准备称帝前问一个“大臣”有何高见,那人以太监的口吻说:“您的剑指到哪儿臣就杀到哪儿。”袁世凯似嗔实喜地责备:“都是民国了,还整天臣臣臣的!”这就对一帮窃国大盗的虚伪嘴脸形成了黑色幽默式的强烈反讽。张勋复辟时,溥仪和张勋在朝堂上的荒诞对话以及张勋那泼皮一样的言语动作尽现一群跳梁小丑的丑态。特别是张勋用辫子系着风筝玩得正欢时,一架日本轰炸机掠过,风筝落地,张一脸迷茫和可怜,既滑稽有深刻地刻画了沐猴而冠者的蒙昧无知。电影须调和娱乐性和严肃性的冲突,把社会意识形态以娱乐的方式传播给观众。

主旋律电影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搞清何者当因,何者当革,勇于超越,大胆创新才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