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对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5-12-09林丽娟
林丽娟
摘 要:本文主要对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对策问题加以研讨。
关键词: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对策问题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然而,从企业管理实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实:一方面,企业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绩效管理的实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加上民营企业绩效评价公开和公正性不高,管理者无法理直气壮的进行绩效反馈。而缺乏绩效反馈,一方面使绩优者不能及时获知领导的认可,认为没有人看到其付出;另一方面,也使绩差者不能及时看到自己的缺陷所在。最终导致绩优者不能及时获得加薪等激励,绩差者不能及时改进绩效,从而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损害企业效益。
由此,笔者立足现状,从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和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对规范和优化我国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提高全员绩效意识
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战略一致的目标,为员工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民营企业在逐步走向正轨后,决策者要树立战略管理的思想,明晰企业战略和愿景,并员工了解并认同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后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经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反复沟通,使绩效目标得到双方的充分理解和认同,达到所有员工都明晰自己责任和努力目标的目的。这也需要民营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尊重并不断开发人力资源。为提高全员绩效意识,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前,要召开动员会,使全员都明晰实行绩效管理对企业和个人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从而调动每个人、每个部门的积极性和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并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配合。
二、夯实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从混乱到规范,其核心就是基础管理制度的完善,它是绩效管理是否能有效进行的重要平台和依据,但民营企业不可能等到基础管理整体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进行绩效管理,有一些基础制度必须先行建立。首先,建立完备动态的工作说明书。它是绩效考核的依据和标准。它通过工作分析而产生,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其中的岗位描述可以提取出关键绩效指标,使公司各个职位的职责更加明确,员工之间就不会互相推卸责任,并根据明确的工作职责对任职者的绩效进行客观评估。此外,这项工作必须持续维护,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变化多端,因此,只有建立动态的工作说明书才能保障绩效的持续改进。其次,完善各种日报与月报体系。它是绩效管理体系中有效的数据支撑。它可以为绩效考核的沟通、分析、决策、改善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建立上下游工作岗位的监管制度。,它能优化岗位职责的界定,通过不断参与流程的整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以项目管理为主的企业中,它更能为综合绩效评估提供合理的依据。
三、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
民营企业要想真正做好绩效管理,应当是站在企业年度经营战略的高度上,从一个系统思维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企业的绩效管理。它不仅需要将公司战略目标逐层分解到个人,还需要持续不断地沟通,做好与绩效相关的数据收集与记录,依据公司实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之后再进行反馈与结果应用。中小民营企业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的过程应是一个封闭的循环,这个循环分为五步: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面谈以及绩效结果的应用(包括绩效改进和导人,以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应用),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上述五个环环相扣的方面,伴之以开放的、持续的、全过程的沟通,同时将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于员工的薪资分配、培训、岗位变动、职务升迁等。如果不把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奖金、职位变动等联系起来,绩效考核最后肯定是徒劳无功.走走过场。具体讲,在设计绩效目标和拟定绩效计划时,应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以完成组织的任务为绩效管理的目标;在设计绩效考评指标时,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地对考核指标进行合理取舍,防止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当造成误导性,并且应事先制定考核标准和绩效管理制度来进行,要对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必要的控制。绩效考评结束后,应及时将考评结果通过面谈的形式反馈给被考评者,同时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分配及职业发展相挂钩。
综上,我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全员绩效意识,使部门目标、员工目标和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一致,并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使其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相结合,处理好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绩效目标及考核指标的设定、绩效考核和结果反馈与改进等关键环节,使绩效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提升管理效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孙琳琳.浅谈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J].中国商贸,2009,(31):270.
[2] 陈斌.对民营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思考.企业技术开发,2009,(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