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发背景下高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5-12-09任涛
任涛
摘要:
在区域开发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立足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有序开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区域开发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程序,最后提出了提高区域开发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区域开发;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本文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办学宗旨,以学生和老师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目前的实际能力为依据,对有关课程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开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区域开发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原则
(一)操作性原则
所谓操作性原则就是指,高职院校的校本开发课程必须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而且可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能够进行客观地评估。比如,对目前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情况、教学水平以及受教育水平情况和老师对于所选择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科目的认同感等要有所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情况和紧缺人才的专业情况、要制定明确的校本课程开发大纲以及结构,并根据课程试点实施的反馈效果进行课程大纲和结构的调整。
(二)专业化原则
所谓本土化原则就是指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因此,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必须开发出具有专业性的课程。另外,不同的高职院校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本校的传统以及学科优势和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色,所以高职院校在校本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特色,充分开发专业化的课程。
(三)综合性原则
随着经济射虎的发展以及高科技的应用,新的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区域开发的需求和目前的市场的就业动态,充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和借鉴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协调和完善相关的专业课以及公共课、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和体系。总之,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综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更好的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用。
三、高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与实践的程序
(一)明确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在区域开发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制定必须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学校定位以及国家课程和地区课程相结合,以保证校本课程目标的既能够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发展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最后,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客观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情况等,只有制定适合学生的自身情况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才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其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编写适合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教材
要编写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教材,笔者认为一方面要统筹兼顾,内外结合。一方面要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专业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程序方法进行编写。在此基础上与本校的办学特色、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结合,编写出可以体现本校特色的教材。只有综合以上两方面才可以编写出具有兼顾区域开发需要又可以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特色教材。
(三)课程实践遵循“试点——全面”的程序展开
高职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按早“试点——全面”的程序展开。首先,学校要对相关的老师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和教学能力;其次,学校的负责课程实践的相关领导部门要科学的选择试点对象;最后,通过相关专家对修改后的校本课程教材的科学论证,可以进行有序、全面的展开教学和实践。
(四)科学的方法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
一方面需要建立综合的信息反馈机制。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定期,积极听取学生、老师以及校外企业实践单位的信息,既要听取他们的真实感受,更要听取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不满以及他们认为的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领导部门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与整合;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这个评价方法所包含的内容应该主要有是否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是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校本课程的相关内容是否进行了及时的修正以及我们相关的部门是否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客观地评价等。
四、提高高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质量的对策
(一)成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决策管理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专家小组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任务以后需要相关的专业骨干教师进行具体的贯彻执行,比如需要编写教材、需要进行上课观察和了解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了解学生的信息反馈等等,这就需要成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小组,由教师小组来帮助完成以上工作,并定期的向专家小组进行汇报。
(二)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首先,从源头上引进高质量的年轻教师,完善教师梯队。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实际的教师的需求情况,可以制定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从重点高校引进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年轻教师,充实目前的教室力量,完善教师梯队;其次,从其他相关院校积极引进一批相关学科的带头人;最后,对在职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对在职老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在职老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教材的编制质量以及实际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在职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和未来的发展走向的认识,更新教师的观念,鼓励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校内校外联动、共同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但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同时在区域开发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更需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期待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级技能人才。因此,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要联合本区域的重点企业,了解他们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我们的培养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不足之处,这些正是需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弥补和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要与本区域的重点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的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企业输送更适合本企业需求的专人人才;最后一方面要联合本地区的相关的科研机构,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现有的相关的资源,结合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积极为高职院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帮助和支持。
区域开发背景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基本抓手,多管齐下共同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施良方.课程理论一课程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5]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
[6]赵永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教育,2007.(06).
[7]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种广义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