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玲:三点导读
2015-12-09李永玲
李永玲
美点赏析
韩少功曾评价郑小驴的文字:“有丰沛的想象力,灵敏的感觉力,文字的鲜活和精准已非同寻常。”《质数的孤独》,作者用略带戏谑的笔触,精准地捕捉人情世故的内涵及其投射到心灵之上的种种震动,这样一种近乎逼真、率直的写法使人对孤独有了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感触。
像所有有过丢手机经历的人一样,作者刚开始“脑子一下空白了”,紧接着“一面发自肺腑地谴责小偷,一面失魂落魄地找到附近的一位巡警”,然而巡警的态度令他心灰意冷,对人情淡薄的体察更深一层。“失去联系后的恐慌感孤独感如影相随,整个世界观都遭到了颠覆”,怀着异乡人的孤独感买手机,“我”努力而别扭地学着云南人说话,却被柜台小姐满含意味的笑识破,此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立刻分崩离析”,只剩沮丧,作者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出另一层不幸:人的孤独不仅不能消除,反而欲盖弥彰,落为笑柄。此刻,丢手机造成的孤独感已到达极限,悲观情绪蔓延在阴冷的昆明街头。
然而“悲观之后,内心反倒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感”,主人公见底的情绪意外“反弹”,其实也在意料之内,孤独感无以复加之时,就会发生“质变”,消解孤独,转而把自己当做一个与世界本没交集的人,“趿拉着人字拖啪啦啪啦潇洒地走了”。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豁达乐观,而是作者对孤独的顿悟: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沉溺于其中,无法挣脱。就像韩国青年作家千明官所说的,即便不能指明救赎之路,只要能明白自己的不幸并非不合理,自己并不孤独,从而更加理解自己的不幸,这也是有意义的。因而作者的选择是认清孤独的本质而不被它掌控。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所有读者的道理,只可惜大多数人对孤独采取了逃避、恐惧、对立的态度,不敢面对,无法直视。
这篇短文语言特色鲜明而充满哲思,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灰暗心情之下的细细分析与思考。鲜明体现在逼真的心理描写中:“发自肺腑地谴责小偷”“失魂落魄地找到附近的一位巡警”“他略带奚落、嘲讽间夹着些许同情和玩味的眼神端倪着我”“刻骨铭心的体验”“她的微笑暗含着无数种玩味的意思,彬彬有礼的背后,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立刻分崩离析”等语句,细腻形象地描述出心理的真实,丢手机后的恐慌、买手机时的窘迫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真切而率直。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感受的描述,还有细微的哲理思考与分析,比如引用汉娜·阿伦特的话:“人类对孤独的恐惧,是造成极权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 或许也只有等失去手机的时候,才能认真地想一想自己的身份和自我存在之意义这样形而上的问题。”对孤独的剖析加深了文意,也希图读者能够从中有所体悟。
难点指津
一是题目是“质数的孤独”,文中却只字没提质数,这该怎么理解?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字,它们是所有整数中特殊又孤独的存在,作者以质数的数理特点作为孤独意识的隐喻,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孤独意识。借此暗喻失落手机后的“我”,将孤独感放大,形象的抒情和哲理性的思考自然结合,形成哀而不伤的艺术氛围,有化实为虚之妙,与文字上的灵动妥帖吻合。
二是作者由迫切需要买一部手机到结尾思考“我到底需不需要再买手机”,经过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仔细读几遍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心理变化由刚开始对失去联系后的孤独的恐惧变为异乡人的孤独感,再到孤独被识破后的悲观沮丧,最后化悲伤为轻松,作者不再惧怕孤独,反而希望毫无负累地“潇洒走一回”。这种变化来自于对孤独的顿悟:“丢失手机后,人才能认真地想一想自己的身份和自我存在之意义这样形而上的问题。”人面对孤独不能仅仅表现为焦虑和恐惧,而应该正视它,要知道造成孤独的残酷现实也可以让你触摸社会肌理的不同层面,让人得到生活的历练。要知道丢了手机我们才会认清孤独的本质从而不再惧怕它。这一感悟也正是作者希望传达给读者的,因为在这个充满变动的社会,繁芜杂念与人情冷暖让人不再沉静和专注,摆脱所谓的“联系”,人才能回到自我。
考点训练
1.怎样理解题目“质数的孤独”?
2.怎样理解文章末尾的“我到底需不需要再买手机”的问题?
附:参考答案
参见“难点指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