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的基本规范及新闻专业学生采写实习研究
2015-12-09朱长宝
朱长宝
摘 要 实习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由之路,也是锻造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一环。实习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工作中去,用工作来检验、补充和提升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实习就是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
关键词 实习 新闻采编专业 规划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1.027
On the Basic Specification of Newspaper Editors
and Journalism Students' Written Internships
ZHU Changbao
(He'n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Internship is the only way for students going to the community from the school,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forging student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help students go to work.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actice is to put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effective use of culture to work, with the work to test, complement and enhance the knowledge learned from textbooks and skills. Effective practice is to use the theory to guide practice, to prove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nship; Newsgathering Professional; planning
1 报社采编工作的基本规范
1.1 报社采编人员的职责分工
通常,报社的记者是不用坐班的,记者只负责写稿件,编辑负责约稿、审稿和版面设计,校对负责校对文字,组版负责版面修改和组稿。记者写好稿件发给编辑就没事了。并且记者、编辑、校对和组版都是按工作量进行月度考核的。四者基本上是分开的,每个编辑一周就负责两个版(对开的是两个版,小报就是四个版),每个编辑负责的版面是固定的,当然也有调版的时候。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新闻专业的学生小鲁假期到某报社实习发现,这份报纸周一到周三基本上是8个版,周四、周五是4个版,分为要闻、综合新闻、深读、农业开发、教育等十几个版面,每天的版面基本是固定的。1版和2版是要闻版,它的新闻性时效性比较强,余下的几版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版面。这里分白班和夜班,白班就是负责固定版时效性不强的版面的工作,夜班是负责1版和2版的工作,稿件都是当天的新闻,下午发稿,晚上审稿、校对和组版,时效性比较强,时间紧,工作强度大。校对和组版是轮流上白班和夜班的。
1.2 稿件编排的基本流程
带小鲁的实习老师是负责第5版的,每周二和周三见报,版面是直管县新闻(注:虽是市县发生的新闻,但属上级省委领导统筹把关)和农业开发(农业开发就是有关农业的政策信息和农业情况,模范乡镇企业等信息),有时还会增加专题和特别策划(特别策划就是为了增加内容和吸引读者特别策划的新闻)等内容。每天的稿件基本上都是编辑提前两到三天约好的,收到稿件之后编辑首先要大概浏览一遍,根据稿件的时间、内容、真实性、字数等审稿,之后要修改明显的错误,最主要的是标题的修改和稿件格式的修改。比如:每篇稿件必须有时间,当时间不明确的时候可以用近日、目前等代替,但距离发稿时间太久的稿件是不能用的;每篇稿件都必须有作者;消息稿件必须有本报讯;标题要用实标题不能太虚等。
编辑确定版面的设计,但大部分时候版面是固定的,根据每期内容的安排和需要而定。之后由组版根据编辑的版样组版,初步组好版后出大样(大样就是和报纸实际大小一样的样板),由校对来修改称为二校。校对核对之后再到组版室修改,修改过后出小样(就是A3纸大小的样板)。最重要的一步是照红(照红就是拿着修改后的跟校对修改的对照,看是否有遗漏或者修改错的);在校对修改的同时编辑也同步在进行版面以及稿件的修改,二校过后是校对进行三校;三校修改过后没有任何问题之后,由校对签字,编辑再拿去由主任签字,该流程才算结束。
1.3 报纸中领导字号的规范使用
在报纸中领导字号的使用也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领导字号的使用和领导的级别,以及文章中的位置是有关系的。比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报纸中副题字号是小一,署名文章字号是四号;国务院各部委领导在报纸副题中的字号是二号,署名文章字号是四号;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报纸中副题字号是二号,署名文章字号是四号;省委常委邓凯在报纸中副题字号是小二,署名文章字号是小四;副省级领导王铁在报纸副题中的字号是小二,署名文章字号是小四;正厅级领导朱孟洲在报纸副题中的字号是三号,署名文章字号是五号;副厅级及以下领导,新闻版消息不上副题专版可上副题,题字号为三号,署名文章字号五号;普通人在报纸中上标题字号不得超过三号,署名文章字号为五号。一般主打稿件有特号,其他版标题用字均不得大过特号,中央领导重大活动或到河南调研,副题用小一号,中央领导在报眼时,副题字号为二号;不同级别领导在同一版面时,下级领导在副标题中的字号不能超过上级领导署名文章字号;不同级别出现在同一标题时,字号以级别高的字号为准。endprint
1.4 稿件采写的基本技巧
在鹤壁的采访中学生小鲁学到了很多,在去之前老师告诉她说,这次采访的是一个原种猪场,属于广告需要5000字。什么是好的新闻稿件?那就是你把这篇新闻读给不识字的老人他也能明白你写的是什么,这才算是好新闻稿件。即便是广告也要写的不像广告才行,并且要与之前为这个企业写过的稿件不一样。要想写好这么一个稿件那就需要大量的详细的全面的资料来做支撑。在采访的过程中就要想好大概的框架,只有框架想好了才能有目标地采访和了解你想了解的信息。
在采访的过程中,学生小鲁发现记者首先采访了领导和骨干,问的都是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知识和公司情况,之后采访了厂里的劳模和普通员工,一点也不像她想象中的采访那样一问一答,而是和他们聊起了家常,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一些生活琐事。最后看了一下养猪场的环境,由于公司为了保障猪不受病毒的传染,没有邀请学生小鲁他们进入猪场内部。就是这样简单的采访,记者老师却写出了一篇5000字的专题。回来之后他又专门跟学生小鲁讲了如何着手去写:首先要想好写哪几个方面,构建好大的框架,划分好几个部分,然后根据采访的内容去填充各个部分,一篇大的稿件至少要采访七到八个人,才能让内容充实。描述一个公司的好,不是从他自己嘴里知道他的好,而是要从公司大的环境、规章制度、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等方面显现出这个公司的好,这篇稿子要达到让不会养猪的人知道怎么去养猪,让读过之后的人感觉到这里的猪比人幸福,那么这篇稿件就算成功了。
老师告诉小鲁,会议稿件的采写是最难的,因为多家媒体要在同一天报道同一个新闻事件。怎样在这些稿件中脱颖而出呢?那就需要有特别的视角,不同的着眼点,不同的写作方式。首先就是标题,不要大而空,要小而实。比如政策会议中,要看到其中的亮点,那就是人民群众关心的,和与之前的政策的不同之处,只要抓住这几点就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稿件。
人物专题也是一种不好写的新闻稿件,要求新闻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对于采访对象事先要有所了解,人物专题要从细节入手,要学会观察,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很好的入手点,比如:被采访者的体貌特征,语言,神态,工作环境等。
2 对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到报社实习的建议
新闻专业从最基本的新闻理论学习,到新闻业务、新闻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与社会接轨,与应用为检验标准。不经过实习这个阶段,学生们就是纸上谈兵。不经过实践的检验,难以准确判断和评估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掌握程度。也无法检验老师们的教学效果,对专业发展和专业改革起不到应有的帮助作用。从学生小鲁的实习经历可以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实习提出以下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1)实地采访。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深入群众中间,就像目前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为主的各大媒体所作所为一样,走基层,进地头,多和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阶层的人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酸甜苦辣,倾听他们的生活感悟和心声。通过接触形形色色真实的人,可以帮助学生尽早成熟起来,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从准媒体人到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和老百姓碰撞过的新闻才能做到喜闻乐见,走到百姓心坎里的报道才能让学生有成就感、有更大的动力和更高的追求。只有这样,他们在采访中,才能多动脑筋多思考,才能把书本所学完全释放出来,写出合格的作品。
(2)实习机制的保障。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一切可能,为学生外出采访实习开绿灯,形成健康可行的长效机制。推出实习明星,拉动实习效应。组织一线记者和学科专家对学生的实习作品和表现予以考核,对实习优秀作品不遗余力地进行展览、推介,这会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在全校形成重视学生动手能力,重视校外实习实训的氛围。这样一来,学生的实习作品既服务了社会,成就了自己,又起到了专业标杆模范作用。
(3)稿件的创作。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深入的一线采访,最终要把实习成果落实在新闻稿件的创作上,这是学生们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写东西一不感人、二不生动,既缺乏宏观高度,又不能鞭辟入里,怎么办?新闻前辈们都说,要多读善思,要勤练常跑。建议第一阶段要把报纸上的好稿件作为样板,先学着写比着画,从结构和手法上先过关。然后,结合自己的采访素材,力争有新意、有角度、有突破。对于人物报道来说,最好做到有血有肉,形象跃然纸上。第三,当然是让指导老师仔细修改和点评,知道为什么好或不好,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要在采访写作中打破陈旧的模式,要富于创新思维。不要被一些陈旧的模式所束缚,要创新思维,更新观点。
(4)实习中应该具备的好习惯。要有眼色,不要怕苦怕累,做一个勤快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要学会听,学会问,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这是作为一个新闻人最不能有的坏习惯。
当然,像学生小鲁一样,高职生也有许多不足之处:(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很多基础知识是在课本上有的,却无法灵活运用到实践中。(2)知识面窄,作为一个新闻人一定要知识面宽,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一定要走出去。(3)读书少,到实战中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定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量。(4)采访时紧张,思路不清晰。平时在学校要加强实训环节的锻炼。更多地接触一些新闻的制作过程,提高自信和胆量。
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规定,大三阶段的学生必须到校外实习。实习直接关乎他们毕业以后能不能顺利找到专业对口工作。校内理论学习、接地气的深入采访、精心构思的稿件创作,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课堂学得扎实,采访用心交流,敏锐观察和思考,写作稳中有破,久而久之,就会熟能生巧,成为合格的媒体人。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省级研究项目《高职新闻专业“三主四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4SJGLX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