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角色再定位
2015-12-09汪旭
汪旭
摘 要:本文基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化标准》对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进行了重新思考,笔者认为,在校长专业化的背景下,校长应该是一名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同时也是一名学习者。
关键词:校长角色定位;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学习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校长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校长的专业化是一位好校长的内在要求。当前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研究校长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而制定校长专业化的标准是推动校长专业化的逻辑起点。在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中,为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我国教育部也在2013年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校长专业标准》)。此标准的出台是我国探索校长专业化的一个里程碑,也不禁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的探讨,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可定位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和學习者。
一、校长是教育者
作为教育者,校长应该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把促进师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奋斗的宗旨。作为学生的教育者,校长应该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然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适性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德育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校长应该将学校的文化建设融入学生的德育工作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者,校长应该尊重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信任教师并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教育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校长是管理者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在中小学中,校长主要负责管理学校机构、人事、经费、教育教学和校产等。根据《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优化内部管理,还要调适外部环境。校长应该在贯彻落实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事、财务、校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校长还应该坚持依法治校,建设平安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心学习的乐园,为教师提供一个放心工作的家园。根据生态学的视角,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应该在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的同时,还应学会如何调适学校与外部的环境。
三、校长是领导者
根据《校长专业标准》的相关内容,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不仅要规划学校的发展,还要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这些都要求校长成为一名专业的领导者。华伦·本尼斯和伯特·耐纳斯曾在其著作《领导者:成功谋略》一书中写到,“管理者是去正确地做事情,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1]由此可见,领导者与上文所论述的管理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领导者强调的是一种决策能力,而管理者强调的是执行能力。如果说管理是一种技术和方法,那么领导则是一种目的和艺术。领导者侧重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管理者则侧重通过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长只具备了管理的能力,却不具备领导的艺术。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校长的领导能力是适应校长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素质。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首脑,他是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作为学校的精神领袖,他是学校的领导者。在任何一个组织或是机构,我们都需要管理者和领导者。所以,笔者并不是提倡用校长领导者的角色代替管理者的角色,而是希望校长在管理者与领导者中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将“有效的领导与高效的管理相结合,将有助于产生必要的变革,同时使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2]
四、校长是学习者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旧知识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校长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校长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坚持不懈地学习,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在1965年12月,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提交的报告中就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该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由此可见,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股新思潮,笔者认为作为校长,应该顺应国际潮流,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既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一种促进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社会化教育。校长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服务。因此,作为学习者的校长,应该增强其服务意识。此外,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面对来自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校长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地学习,校长才能迎接并且战胜这些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华伦·本尼斯,伯特·耐纳斯.领导者:成功谋略[M].台湾: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73
[2] 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