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如”一词谈企业管理
2015-12-09李丽莉
李丽莉
“假如”(英文IF),是人们十分熟悉、几乎天天挂在嘴边的词。是“假定”、“假设”、“假使”与“如果”的组合、浓缩。《辞源》解释为:“如果”,并引用了《汉纪·成帝纪一》:“假如单于初立,欲委身中国,未知利害,使人诈降,以卜吉凶,如受之,亏德沮善。”说明在我国汉朝这个词就存在了。英语辞典中对“IF”的解释比较全面,文称:表示条件,如果;表示假设,要是;表示让步,即使;表示是否等等。结合上述解释,我对该词的理解是:虛拟语气词和表示条件的状语介词,意味着对一种或多种情境和条件的模拟假定,由此可以启发或推导出不同的结论和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以假定为前提的世界里。科学公理、经济原理、各类原则等等,无不存在于一种假定的条件之下。著名法国科学家、哲学家彭加勒指出:“人们略加思索,便可察觉假设占据着多重大的地位。”“我们应当仔细地审查假设的作用……不仅假设是必要的,而且它通常也是合理的。”[1]对优秀的管理者而言,善解、善用此词,并养成这样一种思维的习惯,十分必要。
“假如”是关于过去的一面镜子。对待过去,无论顺境、逆境,成功、失败,若从“假如”思考开去,多少因素属于“天成”,多少因素由于“人为”,便可了然于胸,为今天和明天积累下宝贵的经验财富。纵观历史,大至政经军商,小至日常琐事,人世间的最大悲剧莫过于回首“假如”之后的“悔”与“憾”了。或许我们都记得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临近结尾那掷地有声、荡气回肠的四句“假使”句,三百年历史的巨轮,因为一两个可能发生的“假设”而改变了方向,多少遗憾,多少教训,令世人扼腕叹息不已! 回眸商界,多少个勃然而兴的商业巨头又于短时间轰然倒下,在我们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时,无非集中在其当时没有控制好那么几点“假如”,并为之惋惜不已。经营管理者们,特别是那些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营者,不亦应常念此词,甚至像佛徒般虔诚地常念,以怀殷鉴不远之心,持如履薄冰之念,戒骄戒躁吗?
“假如”是关于未来的扫描仪。对企业而言,大到对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这一战略问题,细至每一项具体的日常决策,“选择”成为了经营管理者们最大的挑战。要做科学的判断、合理的选择,首要的是合理的“怀疑”。 正如主张“我思故我在”的倡导者——笛卡尔所说的:“我认为,只要对任何东西产生一点点疑问,那么就应该认为它是虚假的东西,彻底否定掉。因为我们有时会被自己的感觉所欺骗,所以我假设任何东西本身与我们对它所产生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2]为此,对于摆在我们面前的各种机遇和风险要进行“假如”的发问。如:假如环境和政策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假如产品的市场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假如人员不适应怎么办?假如客户不认同怎么办?假如……,不停地追问下去,不确定性,风险的要素,机遇的要素,就会逐渐清晰。管理者们可以根据企业的要素分布,风险的偏好程度,做出明智的选择,做出风险防范的对策,从而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道路上,按照自己的方向、节奏、速度前进。
“假如”是创新的触发器。创新是企业保持发展动力的真正源泉。创新源于发现问题,它意味着对过去理性的否定,对传统习惯合理的怀疑,对权威大胆的挑战。美国著名的横向思维创立者德比诺先生说:“也许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问题是冲击,它使事情摆脱平稳的常规。最难的问题常常在于提问题”, “没有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3]反思我们所在的组织,无论员工还是管理层,抱怨产品落后、效率低下、制度不合理是惯常的现象。我们为什么不从“假如”开始,“触发埋藏在人们头脑里的意义” [4],进而改进产品的组合、服务的方式、组织的机制,工艺的流程?戴明先生主张,对一个问题连问五个“为什么”就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不妨我们也多问几个“假如”,就可能找到、发现更好的改进办法。被视为管理界一度奉为绩效管理典范的“平衡记分卡”,当中各个指标间的联系,就是依据“如果……怎样” 的陈述而构建的。[5]
或许人们认为“假如”本身意味着“不确定”“虚拟”“不现实”,但是,作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恰恰要将其作总结过去、掌控风险、选择未来创新之路有效的思维工具。著名管理学者、《基业常青》的作者柯林斯谈到自己心目中的优秀领导人,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假设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永久长存;第二,问对问题;第三,相信感觉。前两个方面,不正是大写的“假如”吗?
参考文献:
[1] 彭加勒 《科学与假设》
[2] 笛卡尔 《方法论》
[3] 德比诺 《 横向思维》
[4] 特劳特 《定位》
[5] 保罗 尼文 《平衡记分卡》